读书笔记

活出生命的意义读后感2500字

admin2022-12-13 14:32:34.0读后感430

  既然所有的生命都要死亡,那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亲爱的小伙伴们,你们的答案是什么?有个人的回答是:“我生命的意义,在于帮助他人找到他们生命的意义。”这个人,就是维克多·弗兰克尔。

  克多·弗兰克尔(Viktor E.Frankl,1905-1997)是20世纪的一个奇迹。作为生活在奥地利的犹太人,在纳粹时期,他的全家都被关进了称作“死亡工厂”的奥斯维辛集中营。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于毒气室中,只有他和妹妹幸存。弗兰克尔不但超越了这炼狱般的痛苦,更将自己的经验与学术结合,开创了意义疗法,而且把人生过得光彩夺目:成为了维也纳医科大学神经与精神病学教授,67岁开始学习驾驶飞机,80岁登上了阿尔卑斯山。在他的经典著作《活出生命的意义》(北京华夏出版社,2018年1月出版)一书中,弗兰克尔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如何活出生命的意义。这部作品曾感动、激励着千万人,名列“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十大图书”之列,被翻译成24种语言,影响极其深远。

  弗兰克尔认为生命的意义在每个人、每一天、每一刻都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使命。细细品读,字字句句触动着我的灵魂,促使我深刻思考,接下来的人生,我该怎样活出自己生命的意义?按照意义疗法,弗兰克尔提出找到生命之意义有三个主要途径:工作(做有意义的事)、爱(关爱他人)以及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

  定位座标、设计教育人生

  弗兰克尔强调:人越是忘记自己——投身于某种事业或献身于所爱的人——他就越有人性。俞敏洪老师说,面对工作有三种境界:“为薪水而工作,为喜欢的职业而工作,为内心的使命感而工作。一个人为了使命感而工作时,工作已不再是一份工作,而是一份事业、一份生命之所以存在的理由,一种崇高的生命本质。”我也希望自己能肩负一种使命感,成就自己的生命,让课堂“活出生命的意义”。这些年,我积极参与学校的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朝着合作、幸福、生命课堂而努力,希望能以一种积极的、创造性的态度赋予工作以意义,完成自己的教育追求和梦想。
活出生命的意义
  何为有意义的教育生活?我们的坐标定位应该是过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做自己的专业成长设计师,分析自身的优势和不足,规划未来三至五年的专业发展,通过研究、阅读、思考、写作和分享,创造自我,实现自我。我想我可以着重研究教学,研究学生。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把握核心素养实质内涵,秉持英语学习活动观组织和实施课堂教学,不断优化和创新教学方式与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关注的中心,成为主题意义探究的主体和积极主动的知识建构者;引导学生运用真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解决真实情境中的真实问题,让师生在生命的流淌和互动中,共同收获生命成长的力量。我想我还可以在镇核心能力提升研修班这个彼此滋养的读书场域里,和小伙伴一起交流、分享、勉励,站在集体的肩膀上提升。

  承担责任、传递生命温暖

  弗兰克尔把爱定义为人类终身追求的最高目标,爱的两翼是信任和责任。他是怎么赋予爱意义的呢?因为对父母的爱,他放弃了移民美国的签证;因为对妻子的爱,他内心充满了思念和希望;因为对未完成的意义疗法著作的责任,他内心充满了勇气和力量。他认为爱是直达另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唯一途径。这让中年的我再次深切感受到:爱是一种医治任何创伤的良药。今年暑假,我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进行了教师研修专题活动,认真观看了张桂梅、陈立群、张玉滚等十位时代楷模的先进事迹。一个个感人的教育故事催人泪下,感动他们把自己生命中最绚丽的部分献给了教育事业。他们物质资助、精神帮扶,用真心、真情,给与了孩子一束希望之光,照亮了他们的求学之路;他们身体力行,爱生如子,成全了每一个渴望读书的孩子,向我们展示了一条通向崇高的道路:“教育无他,唯爱与责任”。

  爱能让人体会到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我也要用爱勇敢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用负责的态度,去回答生命对我提出的问题:深爱我的家人和学生,去实践和行动。对于孩子,发自内心的热爱他们,读懂他们,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用放大镜看他们的优点;鼓励、信任、尊重、接纳他们,给予巨大的力量和勇气,让他们发挥潜能,感受生命的温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他们,给予正确指引,让他们在感恩之中感受爱与被爱,健康成长。

  直面苦难、感悟生命图景

  集中营每天都在面对生死考验,在这里,有人选择放弃,有人选择自杀,有人选择接受,比环境更可怕的是精神的绝望。弗兰克尔在渺茫的生存希望面前,仍对自己存在的每个当下保持敏锐,他认识到自己必须努力为未来而活下去。他认为:“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古往今来,直面痛苦,用毅力战胜磨难的例子不胜枚举。刘大铭不可思议的28年,加尼姆·阿尔·穆夫塔“我们因不同而美丽”,无法避免病痛,他们选择不被厄运击垮,在苦难中成长,把自己活成了一束光,成就了更好的自己。汶川地震的幸存者们,当意义中断时,他们重新找到新意义,活成了生命的强者。他们的精神让我尊重、钦佩。我想这也是弗兰克尔传递的观点:“人能够将个人的灾难转化为胜利,将个人的厄运转化为人类之成就。”

  我深知,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在自己的专业成长道路上,我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或失败,亦或陷入困境,我该以什么样的心境和态度去面对显得尤为重要。我希望自己能够调整心态,积极乐观,迎难而上,转变行为,实现超越。

  我也深知生活从来没有一帆风顺,即便是和平年代的小波折,也有可能被压倒。当下疫情反复无常、病毒不断变异,原本平静有序的生活总被打乱,很多人因此出现心理问题。疫情什么时候能结束?疫情什么时候能清零?难道我们的处境比集中营还要可怕?无法改变事实,但我们可以选择采取何种态度,不妨从积极的角度来思考:疫情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出行带来了不便,可防控措施是为了守护更多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啊!更何况,目前各种政策、措施都在不断优化完善。一旦找到了意义,痛苦就不再是痛苦了。想想,在这样的慢生活里,我们何不做一些之前想做却没有时间做的事情呢?比如好好陪陪家人,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日子再难,终究会过去。“那没能杀死我的,会让我更强壮。”这也是作者引用尼采的话,一直在书中表达的。

  明白了苦痛、死亡是有意义的,我感悟到自己全部的生命元素构成的图景都是有意义的,全然接纳生活的好坏,以及各种未知。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值得每个人去阅读,去思索生命的意义。相信你一定能从作者的故事中收获人生感悟,汲取生命力量。也许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有一些黑暗时刻,借着意义的寻找,将自己超拔出来。愿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命答案,过有意义的人生。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