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读后感2000字

admin2022-12-12 14:20:25.0读后感451

  初次拿到工作室发的这本书,看到“王荣生”的名字,总觉得很眼熟,似乎在哪里见到过,但工作期间也仅仅是一扫而过而已,一直被压在办公桌的一侧。暑假再次翻出了这本书,越发感到这是值得慢慢读的书,书中既没有太多的晦涩感,也没有故弄玄虚的深奥理论,反而是恰到好处的案例分析,抽丝剥茧,条分缕析,让我清晰地了解到什么才是真正的阅读教学、阅读教学应该遵循哪条路,解读文本应该采取哪种途径和方式。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荣生写的这本《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这本书一是澄清一些关键性的概念,二是明确阅读教学的路径,三是探索阅读教学的设计道路。它是我深入反思自己的阅读教学实践,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行动指南。

  此书共有四章。第一章,“阅读”学习领域知识,比较清晰地解说了“阅读”“阅读能力”“阅读方法”“文学鉴赏”“实用文章阅读”等概念。第二章,阅读教学的任务及其路径,比较清晰地解说了“阅读教学”及其路径,第三章,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环节的展开,解说了“阅读教学设计”的要领。第四章,阅读教学设计实务,分散文,小说、诗歌、实用文章和文言文,展示前述学理的运用。

  第一个概念是“阅读”:阅读活动的核心是理解,理解是个心理学上的词语,还包括感知。“理解压根学生的“语文经验”和“生活经验”。它要求运用语文经验——联系上下文来阅读,阅读涉及到两方面,一“谁在读”,二“读的是什么“。就前者而言,学生的改变,阅读活动就会改变;就后者而言,读的内容变化,阅读活动也势必发生变化,教学内容也就要因此变化,所以,阅读是学生利用自身的生活经验,运用话文经验,对某一篇文章产生的理解和感受,阅读是学生的理解和感受,阅读教学是老师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
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
  第二个概念是“阅读能力”,综合心理学的研究,理解的过程大致可以描述为四个方面:字词辨识,句子处理,把握语篇的字面信息;推论字里行间没有明言的隐含讯息;连贵篇章和建立语篇结构,使语篇街接并连贯成为一个可理解的整体;把所理解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经验对照与结合,扩展和丰富对世界的认识,进而对语篇进行评价。上述心中历程在阅读活动中几乎是同进行的,从而产生理解的结果。而对一个特定语篇的理解结果,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认字,识词,析句的基础能力;二是读者对语篇所涉主题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三是理解过程中的心智活动,可以表述为阅读方法的运用或阅读规则和策略的运用。在基本具备基础能力和生活经验与知识的前提下,他认为,语篇的理解结果主要来源于理解过程的心智活动,即阅读方法的运用。

  第三个概念是“阅读方法”:形象地说即“眼睛往那里看”和“从这里看出什么东西来”,意思是,看语句和语篇的什么地方,即如何找到语句和文本的关键点,以及从这些地方看出什么东西来,即对这些关键点如何做深度加工。作者认为,阅读方法是战术层面上的“如何阅读”,方法受制于对象,在诸多的制约中,文本体式最为重,即“文体思维”,把小说当小说读,把诗歌当诗歌读,把散文当散文读,不仅是阅读取向,而且预示着各自不同的阅读方法。

  第四个概念是“阅读取向”。常态的阅读取向,应该把小说当小说读,把诗歌当诗歌读,把散文当散文读。异态的阅读取向是基于合理的目的、任务,而采取的与通常的不一致的阅读取向。比如小说,编辑校对样稿,是一种读法;语言学家统计某种句法的使用情况,是一种读法;依据小说中的描写,研究那时的服饰样貌,则是另一种读法。而变态的阅读取向则是基于某种错误的观念,而采取一种奇特的阅读取向,有意或习惯性地曲解文本。比如说,有老师要求学生朗诵新闻就属于典型的变态阅读,因为从不见有人朗读报纸。同样,以抽象概括的方法“体会”作者的情感,用扫读法、跳读法“品味”散文,以论点、论据的标签法“学习”古文等均属此类。他指出,“为阅读而阅读”,“为学习阅读而学习阅读”,甚至“为语文考试而学习阅读”,往往导致变态的阅读取向。

  对阅读教学的路径,王老师指出了主要的三条。

  一是因为学生受生活经验制约,故要唤起、补充学生的生活经验。此处可适当使用多媒体之类,准则就是,让学生明白,但又不能做“常识”老师,要在文章的语境里去理解。语文老师要把看似生活经验的问题有意识地转化为语文的问题。

  二是指导学生学习新的阅读方法——抱着正确的目的,合适地看待特定的文本:在文本的重要地方,看出所传达的和意味来。指导与文本体式相应的阅读方法是指导学生要有合适的阅读姿态,区分体式,如话本小说就可以采用“听”说书的方式来教;二是引导学生“眼睛往哪里看”。

  三是组织学生交流和分享语文经验。因为有些课文离学生的语文经验较近,与学生业已形成的或应该具有的阅读方法较为合拍。用这样的课文组织学生交流和分享语文经验,是一条较好的路径。因为我们现在采用的是班级授课制,学生是学习的共同体。学生既是学习者,也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在交流和分享中,学生相互触发,老师择机点拨,学生往往能获得新的语文经验,加深、丰富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作为语文老师,重要的是要清晰地把握一篇课文教学的主要路径。一篇课文的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学情,依赖其中一条作为主要路径,并择机采用其他的路径。

  同时还指导了教师阅读教材的三个角度:一是把自己当作读者,用自己的经验去感受和体会,二是以研究者的角度从体式入手来读,三是把自己当老师以我的学生的角度看,看它有什么看不懂的内容。

  在以后的教学中,要认真执行王荣生的观点,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把自己当作读者,把自己当学生,认真研读教材,揣摩教材的真正意图,按不同的文体用不同的方式来教,让学生学有所获,也让自己成长。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