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600字左右

admin2022-12-02 14:36:23.0读后感251

  《追风筝的人》是我买莫言、余华等人的经典作品随赠的一本书,由于书不算厚,正好有一周的时间就读了这本书。由于作者没有用华丽的辞藻和特别的文风,也没有用一个轰轰烈烈的开篇来吸引读者眼球,我也没有用读名著的心态去让真研中读这本书。因此读到文章最后,我才真正被那细腻的情感牵住,细细回味两个少年的风筝”之情。作者卡勒德·胡赛尼是阿富汗人,后移民至美国。是的,正是那个动荡的阿富汗时期,他的这部作品也用自己童年的经历和成年后逃离自己国家,从侧面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创伤和人民生活的在战争中的艰若与挣扎,也将阿富汗君主制的终结,塔利班当权和“911”等政治事件融合在小说的生活背景中。

  在作者生活时代及小说故事背景下,我以为这一定是一个跌荡起伏的故事,一定有振奋人心的情节,一定满含一腔热血亦或是愤怒,读者在阅读中有强烈的情感体验。书中那平淡朴实的文字,娓娓道来的情节都让我误以为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含蓄地写作手法。然而,在平淡中读到最后,在朴实地故事中结束了整本小说,在毫无波澜中,在小说结束之后仿佛被一道闪电击中,被作者“风筝”隐喻的正直,善良震撼得久久难以平静。
追风筝的人
  书中将“我”阿尔作为一个“反面人物”平铺直叙他在于仆人与好友哈桑之间童年的相处中,一点点暴露阿米尔这个主人公的懦弱自私。而这种暴露太过朴实,作者用极具生活化的文笔让我代入阿米尔的人格之中,理解他的嫉妒,在他的角度竟理解种族和阶级歧视。这种文笔有一种温水煮青蛙的效果,无意之中,自己的人性之恶也被放大又放大。在理解阿米尔的懦弱、自私、嫉妒,歧视的时候,何不是因为在相同的情境下,我们会做出和他一样的选择呢?甚至在生活中,我们也曾做过同样的选择。而这些反思只有在读完整本书,合上封面去回味时,才会像一根根针,刺在自己心里,让自己羞愧自己人性的软弱,且又无力改变。

  哈桑,作为文章中的"配角",会在我全神贯注希望在平淡的语言中发掘主角高光时刻时,无意观察到男二号哈桑的高光时刻。作者用大量的篇幅描述阿米尔的心理活动及前因后果。而对于哈桑,除了讲他与阿米尔一起的童年经历,作者极尽吝啬自己的文字给这个"男二号”。因此哈桑的温柔柔地勇敢、正直、善良,对友谊的忠成荡起了点点水花,甚至有时会被忽略,直至这份纯洁美好被一点点击碎,消失……为什么用省略号?因为缺憾美被作者用最平实的语言发挥得林漓尽致。没有歌讼,让在读完书后意犹未尽。如果说阿米尔这个人物是为了让我们反思人性,那么哈桑就是让我们自己在头脑中构画美好。而美好是什么?人性的高光时刻是怎样的?正如哈桑的故事嘎然而止,给了人们无限想象空间。我们只有在生活中去发现,去挖掘别人的美。这是怎样一种写作手法?而我的理解是:不要用写作技巧去理解和推敲,而要用真情去感受,用生活去思考,用最初的想法去沉浸在故事中,仿佛自己就变身到文章中的角色,去感恩、去挽回去救赎。作者就是在救赎中结束了整篇小说。

  生活中的遗憾可以被救赎吗?人性的阴暗可以被弥补吗?没有人能告诉我们答案,只有自己与世界和解,随时调整心态去把身边人的高光时刻演绎在自己的生活中。或许每个人都有无法克服的大山,活着甚至对于有的人就已经竭尽全力,而我们依然有选择。是守住人性的恶固步自封?还是欣赏别人的善择其从之?都在于我们作何人生态度。

  文章中战争的颠沛流离、异国他乡的起伏、“9.11”中的恐慌,都以“非参与人”的第三者来淡化这些本可以作为故事高潮及转折的部分。因此,读到这本书,我并不觉得这是小说,这明明就是生活啊,真实的生活。

  推己及人,我们难道不是阿米尔吗?哪怕我们并不完美,我们依然把自己作为世界的中心,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我们身边难道没有“哈桑”吗?哈桑们,正直、善良,勇敢,为我们的人生带来光,但谁又真正在乎过他们?只有真正失去的时候,我们才会回头想念哈桑们。而时间不会等待,并不会在我们想念的时候,哈桑们就会出现。如果还能反思的话,就把自己变成哈桑们,努力让哈桑过上更好的生活。

  我们都是“阿米尔”,我们也都是“哈桑”。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