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额尔古纳河的右岸读后感1500字

admin2023-01-19 15:33:49.0读后感203

  读了两遍《额尔古纳河的右岸》,合上书那一刻,脑海里那些和我似近又远的人们都变成了清冷夜空中明亮的星星,我不喜欢尾声,人们一个个苍老,死去;我已经分不出现实与虚拟的世界,仿佛那些人都在看着我,看着我的流泪,惊讶,沉思与错愕。这可能就是一部好作品的力量。

  我把让我感到震撼的那一页纸张都轻轻的折上,当我回味时,目光又一次落到那些精巧又明媚的文字上时,仿佛又看到了那雪地里沉睡的小列娜,悲壮的达西肩上站着雄壮的山鹰;尼都萨满和妮浩,洒着银光的雪夜,驯鹿在食着苔藓,鄂温克人在把酒言欢,纵情歌唱……

  绾在达玛拉发髻上的鹿骨簪子,罗林斯基那个未送出的小圆镜子,带着她们的山、树木、白云和河流以及那些镜中人的脸,每一个人从饱满青春到耄耋苍老,每一个人从如嫩叶到枯萎都和这无声的林木,如神般的驯鹿一起随着岁月安静的流淌。

  那些死亡,轻描淡写背后透着的是力透纸背的悲伤,她们相信灵魂在天上,所以她们选择风葬,他们与大自然和谐的相处,他们也是着大自然的一部分,那个和谐画面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守护着那里的一切生灵,哪怕是一棵树,一朵花,一条蛇,一只鹰;那里的生灵也守护着鄂温克族的善良的人们。
额尔古纳河的右岸
  列娜常骑的那只驯鹿拒绝了她出事那天的骑乘;伊兰守着达玛拉一直到最后,奥木列陪着达西完成了最终的复仇,那大地苍凉,那鸿雁高飞,似乎一轮满月在温柔的看着林间的希楞柱,在佑护着这些纯真到骨子里的人们,而也如我,烦躁浮华的尘世间又一次开始崇尚善良……

  妮浩每一次救人都要失去一个自己的孩子,她依旧会去在有需要的时候穿上神裙,拿起神谷,做一个合格的萨满,即便她深知用何种代价,依旧向死而生,不辱使命。

  金德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选了一棵枯树,他不想因为他的死害了一棵生机勃勃的树,就是这么简单的念想,就在那流淌的文字中,我久久不能平静。

  这里,爱的深沉隽永。伊万带回了娜杰什卡,用一生等待她的归来,他的墓前插了一个十字架,那是他未了的心愿,他终于可以去找他的娜杰什卡,苍老的伊万终于幸福了。

  小达西对杰夫琳娜的守候又一次让我惊心动魄,我不知道是出于怜悯还是爱亦或是那骨子里的“大爱大善”,达西要迎娶杰夫琳娜的理由说出来的是:“她成了寡妇,又是个歪嘴,我不娶她,她跟谁呢?我不愿意看到她的泪水,她太可怜了……”至今我也尚未得知,到底达西是为了什么,但那种隽永悠长的爱兑现了一个又一个达西的诺言,我钦佩,敬重他。

  达玛拉和尼都萨满的爱冲破了世俗,不被人接受,那个绾着鹿骨簪子的少妇换了一个银簪子,最后在七彩的羽毛裙暗淡的光里化成了灰烬。人置身在那样的黑夜里,也就成了黑夜。

  安草儿还在等着优莲娜变成荷花,我爱他的愚痴,这种愚痴更像那些蜿蜒流淌的湖水,更像那守望人生的半个月亮,更像那寒冬无声无息的雪花,也因如此,他至少是幸福的。

  伊芙琳的一生都在怨,那种骄傲的怨,而这怨的背后是不甘,是对命运的抗争,她用最恶毒的语言诉说着这人间真实,她也最勇敢的不做生活的懦夫,她剑拔弩张,可最后那个干瘪的老人最后带着智慧离开了,她说她自己活不长了,要走的时候要把自己的肠子打扫的干净些,她只喝一点驯鹿奶,就一点新鲜的花瓣,不再吃肉。我想伊芙琳放弃的可能是这么多年的执念吧,这一世悲欢,对伊芙琳是不公平的,她的悲要远远大于她的欢,这里,我觉得,命运有些残忍。

  总是要告别的,折满了折痕的一本书,一定给我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而这烙印里有些许无奈,有些许遗憾,也有些许可惜,也有这人生悲喜的深深感悟吧。

  是谁把我们变成了无处可去的孤儿?社会进步。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