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1800字

admin2022-10-17 15:57:08.0读书笔记428

  伍尔夫曾评价:“读《月亮与六便士》就像一头撞在了高耸的冰山上,令平庸的日常生活彻底解体。”《月亮与六便士》的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年近中年,在一夜之间放弃幸福的家庭,远赴巴黎学习画画,后远离世俗,创造了不少惊世之作,最伟大的一幅画在墙壁上的作品,他要求别人在他死后烧毁,他追求他的月亮,这月亮不因世俗的贬低或尊崇而明亮或暗淡。

  月亮只有一个,六便士满地都是。

  月亮与六便士常常会被看成是理想与现实的对立,月亮代表遥不可及的理想,而六便士成为世俗名利的象征,每一个对“月亮”充满渴望的人,都在为了“六便士”卑躬屈膝,苦苦挣扎,慢慢的会认为六便士就是月亮,就是人生的终极理想。

  1.不想谋生,我想生活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到了月亮。”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知命之年依旧有追求梦想的决心和勇气,而美国的摩西奶奶本是一位家庭主妇,在古稀之年毅然决定放下一切,学习画画,八十岁的时候,她在纽约举行个人画展,她说:“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对于任何一件事,人生不会定义早晚,会下定义的从来是我们自己。我们经常会告诉自己我们努力挣钱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无需再过被金钱支配的生活,但实际上我们只是深陷一个又一个的桎梏,对于物质的追求往往不会有休止符,我们常常会在六便士中迷失了自己。还记得上一次我们坦然回答自己梦想是什么是哪一次?也许还是孩童之年雄心壮志回答科学家还是宇航员,童年天真无邪的笑容到现在也许印象深刻,在谈起那时候梦想的时候,我们却会羞涩或无奈,成长和环境改变了我们,身处谋生,却忘了如何生活。每个人的心里都曾埋下梦想的种子,但有些种子会被生活的琐碎践踏,永远无法生根发芽,于是,“在沥青路上勤勤恳恳地浇水就可以培育出百合花的说法,只有诗人和圣徒才会矢志不渝地相信。”也许你会问怎样生活才不算谋生?《明朝那些事儿》系列的结语,当年明月给了一句话“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崇尚无人打扰的宁静生活,便归园田居;习惯有事事有着落的稳定,便安于朝九晚五的重复;想要拼出自己的一番天地,就去承担创业的压力……生活方式没有好坏之分,自己喜欢的,才能问心无愧,拥抱自己热爱的生活方式,才算是拥抱了属于自己的月亮。
月亮与六便士
  2.提升认知,做不被定义的自己

  书中有句话说“如果你强迫自己被他人喜欢,那表明你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我们喜欢定义别人,小时候,我们用简单的标准把世界分成好人和坏人,长大后发现,好人也没有那么好,坏人也没有那么坏,非黑即白的视野中,我们忽视了很多本该看到的风景;我们也常常会被别人定义,满身纹身的大汉,会被定义为地痞流氓;高中就染头发的青少年,会被定义为坏学生;一心扑在慈善事业里的某明星,会被定义为面向公众的作秀……才女张爱玲曾说“人性是最有趣的书,一生一世都读不完。”我们的人生更是如此,承认万物的两面性,打开自己的格局和事业,才能发现这个世界拥抱着更多的可能性,你才会发现,也许纹身大汉会扶老奶奶过马路,染头发的小孩是因为少年白,而某明星已从事慈善事业十余载。不要因为一个行为或一句话就对某个人下某种人性的定义,同时,人生不设限,不要轻易给自己下定义,给自己最大的标签,也是给自己最大的限制。

  3.于尘埃中见星辰

  人生路漫漫,有人看见了星辰,而有人只得见尘埃。正视人生的遗憾,鸡零狗碎的生活中也能找到生活的意义。与生俱来的天性,会使我们更倾向于选择更加轻松的生活,但想要变得更好,必须直面自己的痛苦,有人在痛苦中看到的绝望和深渊,而有人在痛苦中看到了新的希望,书中有句话说得很好“为修炼自己的灵魂,一个人每天都要做两件他不喜欢做的事。”做喜欢的事情是一种享乐,做不喜欢的事情是一种修炼,人生就是自我修炼,杨绛先生在面对文化大革命的迫害被强行剃光头发后第二天依旧能够戴上帽子去买菜,有人说,杨绛先生的一生让我们看到人生最美的姿态,正如她所说的那句“人生实苦且需修炼”。专注内心,修炼自己人生的心境和能力,才是制胜之道。记得高晓松在一次节目中说道:“每个心里永远有两样东西,就像《月亮和六便士》,六便士当然是人们需要的,但你弯腰去捡六便士的时候,别忘了抬头看看天上那个月亮。”六便士当然重要,但月亮也熠熠生辉。我们既要抬头看月亮,也要低头去捡六便士,理想和现实并不矛盾,自己的精神富足不应该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无数远方的人都和我有关,我们应该积极行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尊重生命,热爱生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