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査令十字街84号读后感1200字

admin2022-09-20 14:20:47.0读后感269

  看来我真不算爱书之人,以至于要通过一部电影,才知晓这本爱书人的圣经——《査令十字街84号》,迟到这么久才得以相见。

  这是一本很“小”的书,小到只装了一个穷困潦倒的美国女作家海莲·汉芙与远在英国的马克思与科恩书店,一家专门经营古旧书籍的书店员工弗兰克·德尔买书卖书的书信来往。然而,读罢掩卷,满心的温暖,满怀的怅然,读她的意义早已超出了文字本身。

  开篇那句“你们若恰好路经查令十字街84号,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她良多……”何需献吻,又何来亏欠?引我一刻不容停留,去探踪溯源。

  美国小姐海莲绝对是个书痴,又对书的装帧、版本,特别是编辑、译文绝对地挑剔,遇到好书不仅会反复读,还会穷尽所有去拥有,她不在乎吃、住、穿,只要读到的书好就可以了。至于为什么要舍近求远联系远在英国的旧书店,她坦诚:“只不过是一名对书籍有着‘古老’胃口的穷作家罢了。在住的地方,总买不到想读的书,不是索价奇昂的珍本,就是巴诺书店里头那些被小鬼们涂得乱七八糟的邋遢书。”她对书极端的爱憎分明。对爱的书,她是温良幽默的女子,每次用攒下的少得可怜的钱去买书,却毫不吝啬地用大笔的稿费买生蛋、肉和牛舌罐头等食品,源源不断地邮寄给远在英国卖给她好书,但饱受物质匮乏煎熬的书店员工,她说,“我打心里头认为这实在是一桩挺不划算的圣诞礼物交换。我寄给你们的东西,你们顶多一个星期就吃光,抹净,根本休想指望还能留着过年;而你们送给我的礼物,却能和我朝夕相处,至死不休;我甚至还能将它遗爱人间而含笑以终。”然而,一旦不小心卖给她“这本卡图卢斯害我气得滚下来”她便是个刻薄尖酸的女人,用“汝等无赖”数落别人。她也会发牢骚,“我实在百思不解,再怎么循规蹈矩的人霸占起书来都是一副理直气壮的模样……”。
査令十字街84号
  英国先生弗兰克,一个处事严谨,为人谦和的君子,他在旧书店工作了四十余年,各地买书的人都夸他饱腹学识以及对古书业的贡献。他一丝不苟地替海莲小姐找书、荐书、邮书,也一丝不苟地替她算清每一笔书款,细到几先令,敬业地回复海莲的每一封来信,代表老板、妻儿、同事表达对海莲慷慨的感激,也要面对她偶尔的尖酸刻薄……

  从1949年到1969年,买了20年书,也回了20年信。20年间,她长久渴望能踏上那片土地,去英国伦敦走进“自己的书店”,去追寻英国文学,去给弗兰克和同事们一个惊喜的拥抱;20年间,他和书店所有的同事及家人无数次向她发出邀请,盼着她能到英国,好让他们能回报她的善良;20年间,她的朋友们一拨又一拨地去了她的书店,只是她没能去;20年间,他等来了她的一拨又一拨朋友,却至死也没能等来让他妻子都心生妒意,也最懂他的海莲小姐……

  写到这儿,千万不要误会,这绝对不是关于风花雪夜的爱情故事,但字里行间描述的却是最美好的爱,这份爱让书里书外的人都倍感温暖,也正因如此,当再次读到“你们若恰好路经査令十字街84号,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她良久”,短短的两行字,让读书的人从心底涌出热泪,为那个已经久远的遗憾怅然……

  一气呵成读完这本书,一气呵成写下这些文字。无数爱书人因为海莲的这本书,更加缅怀查令十字街上曾经有过的璀璨时光,我亦如此。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