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1200字

admin2022-09-09 14:33:51.0读后感633

  对于一名即将迈入大学校门的学生,《优秀的绵羊》一书无疑让我重新思考:我为什么要上大学?我将怎样上大学?本书的作者——一位前耶鲁大学教授,以他独特的视角与案例,启发大学生如何找到自我、独立思考。

  1、什么是优秀的绵羊?

  什么是“优秀的绵羊”?作者认为它就是那些有着名校光环、荣誉环绕、样样精通的学生,他们是优秀的代名词,内心却也像绵羊一样寄居着恐惧、焦虑和孤独。“绵羊”们不愿花费时间与精力去思考自己的追求,包括对大学的憧憬,他们人生的目的与热爱从未被思考和探索过。“绵羊”们更对成功有一种压迫式的追求,他们必须以最高效的方式不断追求更伟大的目标,这些压迫让他们无法建立深厚的情谊,让他们拒绝犯错和示弱。

优秀的绵羊  我想,自己可能也正是一只“优秀的绵羊”,在别人看来很优秀、光鲜,但心中也有着无尽的迷茫与焦虑。为了摆脱“优秀的绵羊”的困境,我根据此书重新思考了我们受教育的目的与方式。

  2、在绩点外,我们更应追求什么?

  “大学教育的本意是提供机会给年轻人去尝试和探索,让其发现新的角度来观察这个世界,并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内在的新的能力。”读大学的目的或在优秀的完成课业,拿到优秀的绩点以外,它应当追求一种博雅教育。

  首先是学会以一种批判性的眼光看待世界,从常识与权威中解放出来,学会认清它们、质疑它们,最后从新的角度思考它们,即中大校训的精神“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其次则是以建立自我为使命。建立自我的一个重要步骤是反思,反思我们曾经的想法,理念,甚至价值观。在与现实的碰撞中,成功或失败里,追寻真理、追寻真我。同时,建立自我还需要大量阅读,习惯思考,放缓脚步,投入深度的对话,为自己创建一个丰满的精神世界。由此,我们能减少迷茫,从懵懂的青少年逐渐走向一个成人。

  最后,博雅教育追求一种不随流俗的勇气,这种勇气包括放弃所不热爱的“钱途”,相信自己内心的选择,包括选择独特人生的勇气。正所谓:欲度关山,何惧狂澜,风生水起,正好扬帆。

  3、接受失败,热爱驱动

  接受大学教育的方式应当是什么?我想是敢于接受失败,被热爱驱动(而不是像“优秀的绵羊”一样被恐惧情绪驱动)。前文中“绵羊”们正是害怕失败才逐步变得谨小慎微,敏感多疑。看起来勤勉积极,其实驱动他们的,并不是热爱,而是害怕失败,害怕落后。那么,我们在大学生活中,为何不勇敢地纳悦失败,并将它转化为自己的经验与智慧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热爱可以帮助我们更好掌握知识以上的东西——一些学科与课程的底层逻辑与思想方法。毕竟正如哈佛校长所说“我们所学的在十年内就会被淘汰。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

  当重新认识了受教育的目的与方式后,我希望能为实现这些认识而努力。比如:在今后的大学生涯里利用课程学习培养自己思辨性、创新性的能力,多选择或旁听自己所热爱的课程,勇敢接受学业或生活上的失败,减少精神内耗,并努力成为自己梦想中的样子。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