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陪伴的力量读后感1000字

admin2025-11-14 22:19:33.0读后感3

  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都明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要多陪伴孩子。然而,到底要怎样陪伴孩子呢?

  《陪伴的力量:我送孩子上清华》的作者李晶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与女儿相处的实践经验,从快乐饮食、增强体质、热爱阅读、信任与倾听等方面阐述了父母对于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生动的情景再现、独到的分析和具体的指导,使读者可以轻松的认识到,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行为其实存在着很多隐患;轻松有效的方法可以使父母更轻松,亲子关系更融洽。夏日傍晚,合上书页的那一刻,指尖似乎还残留着纸张被阳光晒过的温热,心中涌动的暖流比盛夏的蝉鸣更持久。整本书没有华丽的辞藻堆叠,也没有惊天动地的教育传奇,只是用一位普通母亲笔下的生活碎片——那些沾着牛奶渍的便签、台灯下重叠的影子、考场外攥皱的矿泉水瓶等等拼凑出"陪伴"二字最滚烫的模样,而父母对孩子自主阅读习惯的悉心培养,更是如一条温润的溪流,贯穿孩子成长的始终,滋养着他的精神世界。书中写道:孩子刚上小学时,对文字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兴趣,作为妈妈的作者没有强迫他背诵课文,而是在家中随处摆放着绘本和童话书。
陪伴的力量
  客厅的沙发缝里塞着《安徒生童话》,餐桌旁的书架上摆着带拼音的《昆虫记》,就连卫生间的置物架上,都放着几本图文并茂的科普小书。爸爸每天晚饭后都会拿起自己的书读上一会儿,妈妈则会在睡前给孩子读一段故事,并不要求他必须认真听。有一次,孩子在客厅玩耍时,偶然翻到了一本讲恐龙的绘本,立刻被里面的插画吸引,缠着爸爸讲了一遍又一遍。从那以后,他常常自己抱着书坐在地毯上,虽然很多字还不认识,却能对着图画编出自己的故事。作者在书中写道:"看着他趴在地板上,手指点着书页咯咯笑的样子,我忽然明白,让孩子爱上阅读,不是把书塞到他手里,而是让他觉得书就像玩具一样,是生活里自然的一部分。"这种陪伴式的阅读互动,让孩子在自主阅读中感受到了被理解和被尊重,也让他对阅读的热爱愈发深厚。他在日记中写道:"我家的书房是个神奇的地方,爸妈和我各读各的书,偶尔抬起头交流几句,就像在不同的世界里相遇。"书中有张夹在扉页的照片:清华大学的林荫道上,个子已经超过爸爸的男孩,正低头看着手里的书,母亲站在一旁,阳光透过树叶在他们身上织出金色的网。照片背面有行小字:“他考上的不只是清华,是敢去闯的勇气,而这勇气里,有我们一起读过的每一页书。”这句话道破了教育的真谛——所谓名校光环,不过是漫长陪伴结出的果实,而那些在阅读中积累的智慧、培养的思维、塑造的品格,才是滋养成长最肥沃的土壤。

  《陪伴的力量》最珍贵的地方,是它让我们看清:真正的教育从来不是一场冲刺跑,而是父母陪着孩子慢慢走的马拉松。就像书中说的:“所谓父女母子一场,不过是我陪你数完星星,你陪我数完白发,而那些一起读过的日子,就是生命最好的答案。”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