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物种起源读后感1500字

admin2025-10-29 14:15:13.0读后感4

  初中生物课上学习《物种起源》,留在记忆里的就只有“用进废退”“进化论”这几个浅显的填空题答案。二十多年后再读《物种起源》,真正从历史背景、作者生平、章节内容、影响意义等多角度深入巨著之中,方才领略到这部划时代科学巨著的无穷魅力。《物种起源》出版于1859年,是达尔文进化论的代表作,他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以全新的生物进化思想,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把人类从“上帝”的束缚下解放了出来,从哲学上回答了“我们是谁,从哪里来”的问题,带来了人类一场真正的思想解放运动。芝加哥大学进化生物学家科恩曾这样盛赞到:“读过《物种起源》,应该成为衡量一个人是否受过正规教育的标准之一”。可见《物种起源》的意义和价值非同一般。本周有幸在专家教授的导读和校长学员的分享之中乐读这本书,更觉收获颇丰。

  通向成功的每一步都算数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1809年出生于英国西部施鲁斯伯里的一个医生世家,他从小就对科学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喜欢采集标本、钓鱼、打猎,还特别爱好读一些博物学书籍,是一个天生的博物学家。16岁被父亲送入爱丁堡大学学医,而后又被送到剑桥大学改学神学,在几年的大学时光里,他始终不曾放弃对自然科学和生物的研究,除了学习相应科目之外,还利用大学里丰富的资源,去听自然科学讲座、自学大量的自然科学书籍,加入专注于博物学的学生社团——布里尼学会,并进一步进入葛兰特的专业研究团队,可以说他对自然科学的痴迷没有因专业而荒废,反而是在大学期间更加如鱼得水,得到了有利的引领和发展。1831年,剑桥大学毕业的达尔文放弃了待遇丰厚的牧师工作,依然热衷于自己的自然科学研究,并有幸以博物学家的身份自费搭乘“小猎犬号”开启了长达五年的环球考察,在这次航行中,达尔文对南半球的生态环境、物种、地质等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考察,用他自己的话说:“小猎犬号环球科考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经历,奠定了我的整个学术生涯”。考察回来之后,达尔文做了大量的思考和研究,发表了系列学术著作和研究论文。纵观达尔文的求学及成长历程,宛若一幅丰富多彩、色彩斑斓的治学画卷,使我们在惊叹他的缜密、严谨、惊世骇俗的同时,更加深刻认识到了:每一个人都不是随随便便成功的,人生路上的每一次迎难而上、执着前行、持之以恒、勤于思考、勇于探索都是到达成功之巅的基石,缺一不可。
物种起源
  适者生存的每一帧皆永恒

  达尔文进化论的精髓之一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的工具是“生存斗争”,结果则是“适者生存”,这两方面相结合,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句话不仅是生物学上的被动适应和相对适应,更是人类的主动适应和发展性适应。人类社会不断从低级向高级、从落后向先进的螺旋式发展,就是竞争、适应、发展的进程。具体到我们每一个人也都是在各种适应中生存和发展的,只不过在更多的时候,我们把适应称之为面对:学会面对生命中的一切!尽可能的让自己融合于这世间万物,并与之相适应。同时,“适者生存”也启示我们要居安思危,不断提高自我、发展自我,成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强者,以求得永恒的生存与发展。再向上延伸扩展,就到了可持续发展的层面,可持续发展观中的适应性要求显得尤为重要,适应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可类比为进化与演化的关系。可持续发展首先是进化的适应,并且是持续的适应。比如我们现在所说的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都是适应社会及人类发展而进行的变革和进化。细化到教育来说,我们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核心素养概念,重视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就是为人的可持续发展而奠基,教育的进步发展必将推动社会的进步发展,进而关乎世界及人类的进步发展,这是适应推动适应的辩证关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积极的适应就是进步、就是发展、就是改变、就是成长。

  总而言之,通过对《物种起源》的研读,我更加深刻认识到了自然万物的神奇和伟大,万物共祖让人类的科学思想更趋于科学化和理性化,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尊重自然值得我们每一代人去用心思考,倾力践行。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把落实“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的核心素养作为坚定教育目标和责任,培养出更多道德高尚、理想远大、全面发展的新时代接班人。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