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杨绛传读后感700字左右

admin2025-10-16 14:07:48.0读后感4

  杨绛先生出生于书香门第,受家庭氛围影响,小小年纪就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并把这个习惯保留一生。当时的大家闺秀并无小姐脾气,而是能够“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她被丈夫钱钟书先生成为“最贤的妻,最才的女”。她为人低调,追求“淡泊名利,宁静致远”。后人形容她“人淡如菊,素雅如莲”。然而面对磨难时,她却能够做到“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的心态,即使再怎么痛苦,她也能够理性对待,不忘自己脚下的路,为祖国、人民做出巨大贡献。

杨绛传  于自己,将生命活的潇洒、灿烂。

  一生嗜书如命的杨绛先生真是无时无刻不在读书,从清华大学到牛津大学,图书馆是她另一个“家”,读书像一日三餐,缺一不可。这里我联想到了我们现在,有多少人可以每天抽出一部分时间读书呢?又有多少人愿意放下手中的手机,拿起笔来写写字呢?就在生命灰暗的日子里,经历文革时期的杨绛先生,白天为大家打扫厕所,晚上挑灯也要拿起书来学习。她是优秀的作家,翻译家。

  于丈夫,她是贤妻也是挚友

  她的丈夫钱钟书先生也是我国著名的作家。生活中她保住了丈夫的“痴气、淘气”,精心经营他们的家庭。他们同在英国留学时,丈夫想吃家乡的红烧肉,她便学习红烧肉的制作方法,一试再试,最终成功。两人有相同的爱好---读书,经常互批书稿,有共同话题。她们感情深厚,即使在文革期间被迫分开,也不忘互通书信,相互挂念。

  于家庭,将爱传递

  晚年的杨绛先生先后经历了丧女,丧偶之痛,面对天塌式的打击,她并未一蹶不振,而是整理好自己的心情,从心出发。她每天认真整理钱钟书先生生前的手稿,有的难度极大,同时结合三国语言,但都被她一一攻克。同时她继续编写女儿钱瑗的书---《我们仨》,将一家三口幸福珍贵的生活写照真实反映在书中,将爱延续。

  杨绛先生,这位跨世纪的女性,她对学习的热爱,对家人的关怀,对磨难的释怀,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次第花开,我心静好”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