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老舍四世同堂读后感500字

admin2025-08-15 14:10:48.0读后感6

  大家好我今天分享的是老舍先生的经典长篇小说《四世同堂》,读《四世同堂》就像在北平的胡同里走了一遭,青砖灰瓦间藏着太多滋味。老舍笔下的小羊圈胡同,本是四世同堂的安稳模样,却被战火碾出裂痕。

  祁家的故事最戳人。祁老人盼了一辈子的团圆,终究在炮弹声里碎了。他攥着那对镇宅的石榴,像攥着旧时代最后的体面,可终究得学着在断壁残垣里挺直腰杆。祁瑞宣更让人揪心,他是学堂里的先生,也是家里的顶梁柱,爱国的火苗在心里烧,脚却被一家老小捆着。他教孩子读“天下兴亡”,转身就得给日本人办事,那份煎熬,是乱世里多少知识分子的缩影。
四世同堂
  胡同里的人,各有各的活法。大赤包们钻营得丑陋,可小文夫妇死时还穿着戏服,钱默吟从诗人变成战士,连不起眼的韵梅,也从灶台边的媳妇,熬成了能扛事的主心骨。没有谁是天生的英雄,更多人是在泥里打滚时,没忘了把脊梁骨挺直。

  老舍的笔太会写日常。院子里的石榴花开了又谢,胡同里的吆喝声时断时续,这些烟火气衬得战争更冷。他不写慷慨激昂的口号,只写祁瑞宣夜里的叹息,写韵梅偷偷藏起的粮食,写邻居们互相塞块咸菜的暖。原来爱国从不是空的,是守住家里的灯,是不向日本人低头,是在绝境里还想着明天。

  合上书,胡同里的人影还在晃。他们或许平凡,却在亡国的窒息里,透出一股子“人”的气。这大概就是老舍想告诉我们的:日子再难,总得活着,带着骨气活着。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