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我不只是数学读书心得2500字

admin2022-09-20 14:28:48.0读书心得502

  《魏书·李谧传》有言:“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可是如今的书太多,质量参差不齐,经常是看了一半就打不起精神再读下去。直到我读到了一本书——《我不只是数学》,字里行间迸发出的暖流,让我时刻保持着一种读下去的冲动,不可抑制的冲击波不断激起心灵的震荡。

  这本书究竟有什么魔力,让我如此迷恋?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谈感受。

  一、人与课:质朴无华

  说起这本书的作者,可以说是现今小学数学教育界无人不晓的人物——华应龙。就是这样一位响当当的人物,既无所谓专家的“架子”,也没有某些读书人的“清高”,他待人和蔼可亲,有口皆碑。正如一位同人所述:“华老师无论有多忙,对我的信总是及时回复。华老师,一点架子都没有,一个地地道道的平民大师!”

  在《我不只是数学》一书中的11节课里面,没有高冷,没有奇葩,更多的是扎实有效,娓娓道来。比如“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以大头儿子用领带帮爸爸量沙发为例,沙发没有一个领带长,大头儿子就把领带对折再对折,通过这样一个测量情境自然引出了分数。整节课没有华丽的语言、离奇的情节、激昂的表演、精致的课件,有的只是他真诚的爱心、饱满的热情、娴熟的技艺、前卫的理念。正如华老师所说:“这节课没有移步换景,讨论的话题始终围绕着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故事;这节课没有精雕细琢,学生思考的素材都是素朴的、自然的、绿色的,都是在课堂上生成的,来自学生自己的创造。而以往关于‘分数的初步认识’的经典问题一个都不少,随机融入,且行且思。”

  像这样不是“高大上”的课,仿佛就是一堂“家常课”,但又使你总有一种“我怎么没有想到”这样的感慨,这也许就是“课堂充满生长的气息”吧,这样的课自然受到老师们的喜爱。
我不只是数学
  二、思与辨:创新超越

  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就是“课前慎思”和“课后明辨”。

  “课前慎思”是在深思熟虑下对前人教学的吸纳与批判,并通过自己积极的思考,以求对教学的突破与超越。比如“认识面积”一课,在课前慎思中,华老师针对“怎么理解面积”进行了追问:“什么是面积?什么是面?什么是积?学生最难理解的是‘面’还是‘积’?‘面’和‘积’又是怎么联系起来的?面积具有可加性,那么面积为什么不叫‘面和’?”一连串的追问让我惊叹,我怎么没有想过这些问题?

  接着华老师针对不同版本的教材,对面积的概念进行质疑:“‘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是什么关系?为什么论述面积时要这样正式?”“从数学上来说,是积点成线、积线成面吗?可以这么说吗?”在对“怎么比较面积的大小”的问题上,他也在反思:“不规则的图形在生活中比较常见,学生掌握不好的也是不规则图形的面积,但一开始就比较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大小,是否太难了?如果学生看不出来又怎么办?可不可以用将图形涂满的方法来比较?画线来比较呢?好像也有些荒唐,不过可以很好地突出面积的意义。”通过以上专注、彻底和深入的思考,华老师才郑重其事地定下了教学目标,展开了教学,最终取得了成功。

  极具探究味的课前慎思,引起了我的共鸣。于是我也试着像华老师那样进行课前慎思,但落笔时却发现根本就没有什么东西可写。我怎么了?我该怎么办?思忖片刻,我不禁想问:慎思之前华老师会做什么?博学之?审问之?是的,华老师酷爱读书,深厚的文化底蕴促生了他深入思考的习惯。他的慎思是深入学生、深入教材、深入课堂后的一种自然流露,也是跳出来用另一种方式研究教学的智慧。这让我想到了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言,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如果说“‘课前慎思’中的每一个字,都是长在思考之树上的丁香花”,那么“‘课后明辨’中的每一个字,都是窗前月光下的夜来香”。是的,课后明辨如夜来香般在笃行后倾洒,不浓不淡地吐露着芬芳,恰似回头观望着人生最曼妙的风景。

  比如“找次品”的“课后明辨”环节,老师们提出了以下问题:“为什么不研究5个、6个、7个?”“为什么不研究待测物品的个数和最少称几次之间的规律?”“您的板书为什么上面是磁铁,下面是数字?”“您的课上常常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情境。这节课为什么不找一个好的情境?”“为什么能够上出这样充满哲学味道的‘找次品’?”华老师针对这些问题一一作答,让我们读后有一种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的豁然醒悟。除了反思大家的问题,华老师还主动自我追问:“人们为什么看不到第三个盘子?”“那是因为第三个盘子太大了。当一个东西太小或太大时,我们都会看不到。”

  明辨反思不仅要有回望成功的喜悦,还要有审视教学的困惑。这节课华老师请美术老师创作了一幅连环画(如图1),想以此渗透规避风险的意识,突破要尽量平均分的难点,但又怕学生缺乏生活经验,看图会浪费大量时间而纠结:这幅连环画,到底该不该加?他在彷徨,他在求教。在这样的明辨反思中,我们似乎从单纯的“旁观者”转变成“参与者”和“当事者”,共同思考着后续该如何再优化教学。

  “课前慎思”和“课后明辨”,像是一对思辨体,遥相呼应,这其中体现了华老师对教学孜孜不倦的思考与追求。“从来如此,便对么?”(鲁迅语)“创新有时需要离开常走的大道,潜入森林,你就肯定会发现前所未见的东西。”(贝尔语)正是这种批判与创新才有了精彩的“课中笃行”。当我们像华老师那样慎思笃行,自发地对教学进行自觉观照时,教学自然便有了创新,有了超越。

  三、点与评:引路提升

  我最喜欢看的当属课后专家的点评了,那些专家总能从独特的角度,高屋建瓴地分析教育教学,句句让人拨云见日、茅塞顿开,带来心灵的震撼。

  比如《通过“分”与“数”,得出分数是个“数(shù)”——兼评华应龙执教的“分数的再认识”》一文,北京教育学院的刘加霞教授从一个现象说起:为什么学生不承认分数是数?她分析了两个原因:其一,分数因不是十进制和位值制,学生不能按原来自然数的办法看出其大小;其二,在学习分数时,我们一直强调“率”,致使学生认为分数是部分与整体或部分与部分的倍比关系。简短的几句话,直指问题本质,让我们知道了学生不愿意承认分数是一个“数”的原因,为开展教学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我不只是数学》就是这样一本书,大气又如此接地气,丰富又如此质朴。它就如一节课,一节能深深吸引你心灵的课,一节能让你产生共鸣的课,一节能让你无限遐想的课。我愿静静品味一节节这样的课,无需多言,始终相伴。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