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滨逊漂流记读书心得900字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著名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代表作,出版于1719年。讲述了鲁滨逊在荒岛上不屈不挠与大自然作斗争,克服了常人难以忍受的艰辛,历经28年的风风雨雨,最终回到英国的故事。这个故事是笛福受一个真实事件的启发创作而成。1704年9月,一个名叫亚历山大.塞尔柯克的水手与船长发生争执,被船长遗弃在大西洋中的一座荒岛上。四年后,塞尔柯克才被一艘经过的船只救出。笛福就是以塞尔科克的传奇故事为蓝本,结合自己多年的航海经历,并充分发挥想象力创作出了饱受大家欢迎的《鲁滨逊漂流记》。
在我的心目中,鲁滨逊是一个有远大志向的人。他曾经希望能在海上乘风破浪,威名远扬,做一名船长或是一名水手。不甘于像父亲一样学习法律,做一名律师;也不甘于像母亲一样,做无忧无虑的中层阶级人。正是他的远大志向,使得他有些冲动,于是他才不听父母和朋友的劝阻去航海,也为他后来流落荒岛埋下了伏笔。我认为,有远大志向固然是好的,但是也要先考虑后果。如果不顾后果就去做的话,会造成不可逆转的结局,简直不敢想象。我们要以鲁滨逊为戒,做事仔细推敲,预测它的前因后果。
在我的心目中,鲁滨逊还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在他流落到荒岛上时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列举出自己处境的好处与坏处,理性地进行思考,找出让自己聊以自慰、增强信心的条件,靠着顽强的生存力,克服所有困难,最终回到家乡。我认为鲁滨逊这样的行为是值得称赞的,要是没有如此坚强的意志,在一座荒岛上生存28年简直是难于登天。但是他做到了,他坚强的意志是他能在荒岛生存28年的主要原因。这种精神,值得当今社会的人们去学习,去传承。另外,他还是一个敢于与大自然作斗争的人。到达荒岛后他没有畏首畏尾,而是观察岛的地形和环境,利用岛上的可利用资源,与地震、大风、暴雨等大自然灾害做斗争。用自己的努力证明了人是可以战胜自然的,是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的。
但是鲁滨逊生活的年代是英国资本主义大规模发展的年代,是英国殖民者大肆扩张的年代。鲁滨逊参与奴隶贩卖,认为小岛是自己的领地,这些都体现了他是一个典型的殖民主义者。此外,他还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常常把自己的成功归功于虚幻的上帝。因此,我们要辩证地看待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这本《鲁滨逊漂流记》真有趣啊,有兴趣你也去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