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格桑花一样绽放读后感1500字
真正的坚韧,不是对苦难的盲目忍受,而是超越困境的精神觉醒——它可以是荒漠中静默生长的格桑,也可以是烈火中淬炼重生的哪吒。这种觉醒,让普通人的坚守有了史诗般的壮美,也让反叛者的呐喊化作时代的回响。《像格桑花一样绽放》是一部视角独特的儿童文学作品。作者高鸿以纯净的文字讲述了两位少年与绘测队员穿越新疆、西藏的动人故事。书中,戈壁滩上的格桑花与测绘队员的身影交相辉映,让我深刻领悟到:真正的坚韧,是面对逆境时始终如一的信念。
格桑无声,荒漠中的生命礼赞
格桑花没有牡丹的华贵,亦无玫瑰的娇艳,却在风沙肆虐的戈壁傲然挺立。正如书中的测绘队员——他们顶着烈日测量数据,裹着冰霜绘制地图,甚至因高原反应晕倒在仪器旁。少年阿米尔问队长:“为什么要坚持?”队长指向石缝中的格桑花:“你看,它若放弃生长,就永远看不到自己的春天。”
双线交织,成长中的精神觉醒
故事中,少年们跟随测绘队穿越无人区,亲眼见证队员们用冻裂的双手校准经纬仪,用结冰的墨水记录数据。在GPS定位取代人工测绘的时代,这群人依然用血肉之躯丈量国土,恰是对技术至上主义的温柔抵抗。当暴风雪袭来时,测绘员老张为保护资料箱跌入冰河,被救起时仍紧攥着图纸喊道:“数据不能丢!”这些瞬间,就像一粒粒格桑花的种子,悄然埋进少年心底。最终,当少年们主动为迷路的队员举起信号旗时,那份坚持已在他们身上生根发芽。
苦难如砾,磨砺中的光华绽放
书中让我泪目的,是藏族女孩达瓦的故事。她在雪崩中失去双亲,却每天徒步三小时为测绘队送酥油茶。问她为何如此,她笑得像格桑花一样灿烂:“阿爸说过,格桑能在石头缝里开花,人就能在苦难里长大。”这让我想起“独腿舞者”廖智,地震夺去她的双腿,却未能折断她起舞的梦想。真正的坚韧,从不是与苦难硬碰硬,而是将痛苦化作滋养生命的土壤。就像《哪吒2》中那个燃着火焰的少年,他冲破天元鼎的禁锢时嘶吼,向我们展现他的强大生命力——“如果你问我,人能否改变自己的命运,我也不晓得,但我晓得,不认命,就是哪吒的命”,“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算”。
回想起我的成长经历,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学习乐器马林巴了。初识马林巴,是在福州大学的打击乐夏令营。我以为老师会马上教我优美的曲子,让我在马林巴上尽情演奏。结果,我却要每天练习三个小时的基本功,在哑鼓垫上单调的“左右左右”敲击。这让我觉得枯燥的练习让我的手腕酸胀,于是我就开始浑水摸鱼,夹在一群人中间,懒洋洋的敲打。老师其实早就发现我这一系列举动,于是就给我练曲子。一开始速度慢,我觉得很简单,结果提速后,我发现我的鼓槌压根就跟不上节奏,乱七八糟,更糗的是我在汇报演出时敲着敲着将鼓槌飞了出去。看着台下那么多人,我又羞又恼,恨不得钻入地洞。然而,老师并没有责怪我,而是语重心长地分析失误的原因,用她稳当又快速的节奏向我展示基本功的重要性。自从那天开始,我坚持着基本功练习,一刻也不松懈。
每当我用双手握着四根鼓槌在琴键上飞舞,精准而有力的敲击让音符如晶莹的水珠,轻盈的跳跃着时,我很感激我自己的坚持。一次次手指起水泡磨破皮,一个个创可贴贴上又剥下时,我仿佛为每个音符注入了灵魂,让音乐充满了生命力与感染力。在我的马林巴之旅中,我体会了简单的事情日复一日坚持的力量;在格桑花的故事里,我又感悟到了坚韧的力量。
合上书页,戈壁的风沙犹在耳畔。那些如格桑花般的坚守者告诉我:生命最美的绽放,从不在温室,而在迎风挺立的瞬间。愿我们都能在属于自己的荒漠里,活成一株倔强的格桑——风越狂,脊梁越挺;雪越厚,根系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