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教师成长力:教师素养专业发展图谱》读后感1500字

admin2023-01-18 14:29:15.0读后感764

  《道德经》有言:“山不让尘乃成其高,海不辞盈方有其阔。”高山以每一粒微小的尘土加入而成就了自己的高大巍峨,海洋因每一汩涓流的汇集而造就了自身的宽阔伟岸。山川如此,阅读亦然,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最近拜读了郝晓东老师的《教师成长力:教师素养专业发展图谱》,也体会到了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老师所说的“一个人的教育史就是他的精神发展史”。

  一、反思促进生命觉醒

  郝晓东老师说“提高反思能力的关键是具备批判性思维,能依据事实与逻辑,审慎反思、省察自己与他人的认知方式、固有观念,从而克服认识缺陷,修正错误观念,提出新的理性解释和客观判断。”我真切地体会到了阅读反思对于教师成长的意义,正所谓“万石谷,粒粒积累;千丈布,根根制成”,任何深刻的教育真理并非一朝一夕方能领悟,而需要多次的阅读、大量的积累、反复的交流、专业的探究才能有所成长。

  当我细细品读书中文字,发现自己的某些想法与书中内容竟有些相似之处。就拿“阅读之光照亮成长之路”一章来说,我与郝晓东院长的一番成长经历产生了深深的共鸣。在职业角度看来,我眼中的阅读如同专业积累的一粒种子,阅读的目的就是为了扩充自己的知识量,提升自己的知识专业度,以至于在教书时给学生拓展一些课外知识。我这样的想法在郝晓东院长看来,正是处于“丰富与枯涩”阶段。想要在阅读中取得教师职业认同与发展,关键在于你怎样读书,读什么样的书,从而对自我成长有所提升,也便到了阅读的“觉醒与精进”阶段,为专业成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教师成长力
  二、认知提升思想境界

  主动阅读,对知识充满好奇,把探索作为兴趣,把学习当做目的,更容易品尝到知识的美味,不断享受沉浸、苦思、探究、顿悟中的“高峰体验”。

  著名哲学家培根曾说:“在一切有困难的交涉中,不可希冀一边种下一边收割,而应当对琐事妥为准备,好让它渐渐成熟。”正如培根所言,在阅读之前为自己做好准备,想好自己因何而读,阅读过程中想要获取什么,方能在文字中找到自我,在精神深处扎根。

  书中提及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句话出自《论语·雍也》,是儒家思想“仁”的具体体现,引申到教育即为:若想成为一名有责任与担当的教师,自己就要拥有强大的实力,若是自身根基不稳,如何能更好的去带动学生呢?我想这就是我坚持阅读的意义所在,丰富自己,提高认知,与教师专业的同仁们共同阅读专业书籍,研究教育经典,倾听各位教师们的教育实例。

  “尺码相同的人”带着共同的目的,对各自的看法畅所欲言,共同诠释着教育专业精神。“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在书籍与教师阅读共同体的推动下,我渐渐认识到了,共同阅读是一群人的成长。彼此之间相互借鉴,相互学习,这样提升认知能力,充分交流思想的阅读形式同样可以迁移到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当中。

  三、阅读激发兴趣需求

  兴趣和需求是可以合二为一的,兴趣即需求,需求即兴趣。身为一名年轻教师,我对此看法坚信不疑,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知道自己需求什么,总是会依照自己的兴趣去选择一些与专业无关的书籍去阅读。长此以往,我们对职业的认同度逐渐模糊,认为教师就应该是爱读书之人。采集花蜜是蜜蜂的乐趣,而对于花朵,为蜜蜂提供蜜也是乐趣。既然我们最终的目标都是教育,为何不把对教育成长过程中的这种需求看作一种兴趣呢?

  专业阅读就是元认知能力的觉醒。其实,在专业阅读过程中,选好适合自己的书籍至关重要。拿我这种缺乏教育经验的年轻教师来说,教学课例类的书籍无疑是最适合我的,既积累了经验,又满足了精神上的需求。

  阅读注定是一场自我和灵魂的对话,读完了《教师成长力——教师专业素养发展图谱》这本书,我对于阅读与教育成长的思考久久不能停止。从古至今,学习的方式在不断更迭,但终身学习的精神是永恒的。“学而不已,阖棺而止。”正如孔子所言,活到老,学到老,在成长的道路上还有很多专业知识待我发掘、等我进步。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