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学情视角”重构读后感1800字
近日,笔者悉心研读了陈隆升老师所著《语文课堂“学情视角”重构》一书,颇有感触。新课程改革以来,教育者时刻关注学生的语文素养,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语文课堂,仍有不少问题——比如“学情”问题值得老师们持续关注。因为“学情”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因素,只有与时俱进,因材施教,才可能会收到较好的效果。同时也深深地感觉到,作为语文人,身上所肩负的责任之大。
“你了解你的学生吗?”
结果大多数教师的回答是肯定的。
这基本反映出教师们对“了解学生”是充满着自信的,或者说感觉是非常好的,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请看下面一组数据:
学生以怎样的状态学习语文?
1.对语文课感兴趣的学生仅占28.52%;
2.经常会预习的学生仅占9.7%;
3.在课堂上不举手发言的学生占54.7%;
4.在课堂上经常听同学发言的学生占42%;
5.在课堂上时常走神的学生占66.4%。
多么触目惊心的一组数字,还有一些在语文课堂发生的不专注事件,不胜枚举。私下,也有不少同学调侃语文课就是“休息课”“调节课”,那么到底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课堂看起来热热闹闹,实际上却效率低下呢?看完陈老师的这本书之后,认真思索,窃以为是对“学情”关注不够,才导致这种美其名曰“以学生为主体”,实则是一种“虚假的美丽”的现象的存在。
是时候撕下这“美丽的面纱”,重构语文课堂了。重构语文课堂,最重要的莫过于关注“学情”。
诚如王森然先生认为的,教者的行为目的并不在于“教”本身,而在于“学”;“教”的真义,不是“使教者教”,而是“使学者学”。也正如王尚文先生引用海德格尔的有关理论所指出的:教学的本质就是“让学”,“教”就是“让”学生“学”语文。了解了这些理论后,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语文课堂教学实施、语文课堂教学评估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分别对应的“学情视角”是“学习起点”、“学习状态”和“学习结果”),都要充分贯彻“学情分析”这一理论,以期改变语文课堂“沉默的大多数”现象。
笔者曾在执教戏剧单元时做过尝试,从“学习起点”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态度等特征,摒弃传统教学中以讲练为主的教学方式,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尝试一种新的教学策略,即搭建搭建起“2+3+1”课堂教学模式:“2”即戏剧舞台表演性与戏剧文学性相结合;“3”即“教、学、演”三位一体;“1”即课下小组总结活动。
在教学实施层面,即“学习状态”上,也主要从“兴趣”问题入手,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使教学内容趣味化,大大提升了同学们的课堂参与性。以笔者所带的2021级6班学生为例,刘格臻同学主动承担起《窦娥冤》剧目导演、编剧一职,对剧本进行参透、研究,为了方便演出,她对文章旁白及部分曲词作了相应改改编,成稿长达十几页,报名参演同学人数很多,为此,她和语文科代表朱玺丞同学共同研究剧本,选定符合人物形象的角色,为了扩大参与面,选定两拨同学担任剧中角色;在敲定演员后,同学们自己动手制定道具,穿上古代戏服,在课外认真排练,在课堂上深情演绎,不少同学看到感人处,都热泪盈眶。在演完课文选定章节后,同学们又自发看了未选入课本中的内容,还要在课堂上进行演绎,其中由赵映珺同学出演的前期窦娥温顺、善良,楚楚动人;由何奕君同学出演的后期窦娥坚强、不屈、具有反抗的精神,让大家印象深刻。不少同学看到窦娥含冤所发的三桩誓愿这折戏时,都泪洒课堂。这一课,我相信戏剧的艺术魅力已然深深感染了大家。为了尊重原著,编剧对原唱词做了最大程度保留,只改动了旁白部分,不少同学为了体现表演的真实性与逼真性,已经全部脱稿。这一课的成功让笔者深深感觉到兴趣或趣味性的背后隐藏着学生的“学习需要”,而这种“学习需要”正是学习的出发点,顺着这个出发点,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他们主动去探索表演形式,去想象戏剧场面,去思考悲剧内涵,尽可能扩大了语文活动的领域,学生在剧本、教师、演员不断的促动下,尽可能多地掌握了所学内容。
从语文教学评估层面,即“学习结果”方面入手,评价这节课。课堂上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课后各小组进行了总结活动,并整理了书面感悟。
通过这一系列的课堂教学实践,我们深深地感觉到:教师要从习惯的从“教”出发的立足点转换到从学生的“学”出发,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考虑他们想学什么,怎么学,学的过程中会碰上哪些障碍,怎样帮助解决,怎样才能使他们发挥积极性,让他们有主动学习的时间与空间,怎样才能挖掘学习的潜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让课堂真正呈现“以学生为主体”之美丽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