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伟大的教育家读后感2500字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在任何行业皆是此道理。梦想促使我们对未来抱着希望,不断前行。即使最终不可能人人都成为行业先锋,但我们见识过这个行业最顶级的大师,这何尝不是一座灯塔呢?
从苏格拉底篇学习谦虚的治学精神
苏格拉底的教育程序包含三种基本见识:
第一种见识就是他认识到和学生向老师学习知识一样,教师也可能从学生身上学到很多知识。这和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教学专著《学记》中的“教学相长”原则是相通的。《学记》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要有这种“知困”心态,莫要处处摆“师道尊严”,好像自己无所不懂、无所不能似的。自己高高在上,在学生心目中,这种老师反而不可爱,新课改也要求我们教师要与学生合作学习,在合作中探究,学生学得更透彻,教师教得更精细,可谓“双赢”。
第二种见识就是为了学到某种知识,人们首先要承认他们现在还没有掌握这种知识。以前经常听到有的老师说学生“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其实我们教师本身何尝不是容易出现这样的情况,对所教内容一知半解,又不求甚解。念完了教科书,算是完成任务了。时间一长,不仅自己没什么长进,就连学生也被我们“越讲越蒙”。两千多年前的苏翁就有这么先进的见解,实属不易。今日,我们教师依然要先“意识到自己无知”,才会有学习知识的最基本理由以及最强大的学习动力。师生若是达成了这样的共识,求知与解惑真就变得如饥似渴了!
第三种见识就是确定了一种关于教学的常见职业病,教师能够发现学习者的某项知识错误,但不能由此推断出教师是相关知识的拥有者。记得哪位教育家也说过,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当时看到这句话,心中颇不以为然,未免说的太绝对了。但今天看完苏格拉底的教学思想,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我们不是无所不能的人,任何人的知识储备量也不是无所不包。我们教师所应该做的,就是不停地寻找学习机会,而且总应该准备着承认自己对某些知识的无知,在教学实践中遇到所谓的“笨”学生,不是他们不开窍,只是我们还没掌握使他们开窍的方法罢了。
在工作和生活中,常怀谦虚之心,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苹果”前老总乔布斯说过:“我愿用我所有的财富、科技、成果,换与苏格拉底相处一下午的时间。”由此可知乔布斯所言不虚,苏翁之思想深不见底。
我看柏拉图的“城邦教育”
首先,柏拉图的爱国思想引起了我的共鸣。他认为,政治不是教育中可有可无的一项内容,而是必要的构成要素。培养人才,要为国家培养,最适合本国发展的人才就是最好的人才。古希腊城邦当时面临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控制大量的奴隶,捍卫城邦领土,确保地中海港口的安全。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稳定的政府和有效的军事实力做后盾。所以,柏拉图建议培养“护国者”,对自己的国家、人民无限忠诚,随时准备为了捍卫本国领土完整和人民安定而不惜献出生命。要求每个人要首先考虑集体利益,然后再考虑个人或小团体利益。中国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虽然在课堂上贯穿着一些内容,但还没渗透到学生的生活,应该在所有的学科和学生的生活中加强渗透,培养出真正忧国忧民,愿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竭尽全力的人才!
其次,柏拉图的平等思想。他说:“不让任何一个社会阶层的幸福建立在其他社会阶层的痛苦之上。”建立一个正义的城邦,让生活在城邦的个体成员可以相应地获得他们自身应得的幸福。虽然柏拉图时代的局限性,他所谓的平等是把奴隶排除在外的,但也难掩其进步性。尤其在妇女地位方面,柏拉图更有先见之明:“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他们唯一的差别就在于是否具备护国的天性。”
但柏拉图有一种观点我不赞同,他说:“统治者把城邦中的儿童从他们亲生父母身边带走,交由城邦的护国者管理。”这种没有亲情的教育必定是残缺的,残缺的教育必定造就残缺的性格,有违儿童的天性发展。现代教育当然更注重家庭、学校、社会的合力,培养更全面的人才。
耶稣是教育家,我信了
耶稣的名气之大,恐怕在全世界找不到几个能与他匹敌的。可我之前从没听说过他是一位教育家,看了《耶稣:平民化教育》之后,我真的服了。
他的教学方法就只有口耳相传,“学生”们不用反复练习,更不用“题海战术”。这些学生中更不乏一些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可他们就这样把本门知识一代一代相传了下去,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奇迹。
再反思一下今天的教育:教师们备课、讲课、课外辅导、批改作业……学生们预习、听讲、练习、复习、再复习……如此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可效果呢?与耶稣的信徒们相比,那可是相去甚远呀!“他运用故事、格言、图形、类比、比喻等方法把自己传承的主要伦理规范和道德观念阐释得清楚明了,并且依靠这些手法使内容显得生动有趣。”
作为一名当代的年轻教师,真该好好学习一下耶稣的教学方法,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们的课堂变成学生们的享受乐园,还用发愁学习效果吗?
我现在相信耶稣是当之无愧的教育家了!
杜威:面向未来的教育
John Dewey出生于美国佛蒙特州的伯灵顿小镇,毕业于佛蒙特州大学。在一所中学从教几年后,进入霍普金斯大学学习,1884年25岁时获哲学博士学位。1896年杜威在芝加哥大学建立了著名的实验学校,希望能够产生教学和学习方面的新原则和新方法,试图回馈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者,从而允许学习者采取实验法进行自我教育。
在杜威眼中“传统课堂”的真实情况是这样的:顺从的、静止的、被动的、以及依赖的。多么一针见血啊!直到一百多年后的今天,绝大多数课堂不还是这个样子吗?我在这样的课堂学习,毕业后又在这样的课堂教学。虽然中国的课程改革进行了很多次,但前些年确实没好好考虑过这个问题。一门心思地抓成绩,平均分上去了,受到学校的表彰就觉得很满足。其实还有很多要做的,路还很长。
杜威的实验学校允许学习者去实验,去调查,去创造。他想要一个教室,儿童在其中能够有机会走来走去,组建小团体,寻找解决自主选择的问题的操作办法。学生是课堂的中心,是他们自己所经历的世界的探险者,教材就是地图,教师能把儿童对世界的初始探索与大量知识的涌现结合起来。
他的思想不正是现在的课改精神所要求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吗?让学生学会“合作探究”“小组学习”吗?原来一切教育思想都是相通的啊!
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像是一片无边无际的大海。站在“海”边观之,为之惊叹;在“沙滩”上走一圈儿,让凉丝丝的“海水”拂过脚面、漫过脚踝,心情愉悦、周身通畅!阅读天花板级别的教育家的故事也是一种神奇的“踏浪”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