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学习共同体:走向深度学习》读后感2500字

admin2022-08-27 14:21:02.0读后感1663

  假期里受任老师的推荐,我拜读了陈静静老师的《学习共同体——走向深度学习》一书,在阅读中思考,让我真正理解了教育的本真,从中受益匪浅。

  陈静静老师十年来她频繁走进中小学课堂,以“蚂蚁之眼”观察,以“蜻蜓之眼”审视,以“飞鸟之眼”瞭望,洞察了一线教师所未见的学情,然后与一线教师一道“以爱孩之心”检索虚假学习和肤浅学习,这样的努力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课堂上真实学习和深度学习的发生。她毅然选择了在课堂上深耕教育,她的努力敲开了一扇门——一扇读懂学生和读懂学习的大门。这是一本携带着学术基因和泥土气息的书,

  本书最大的特点是理论性与实践性合一。在这本书中既有价值观的阐释,又有方法论的解读。书中收录了不少经典课例,包括学习单的设计、怎么进行课堂观察、高品质学习任务设计等在内的诸多方法,让我们一线教师如获至宝。

  一、放慢教学节奏,做学生的陪伴者。

  陈静静老师发现,课堂上的第一大矛盾就是复杂而缓慢的学习历程和快速而压缩的教学过程之间的矛盾。作为老师,我们只有积极去深入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并体会他们遇到的学习困难,才能去解决这些困难。从目的出发,以需求点为导向,为了学生在每节课堂都能学到知识,观察与研究是完成教学改进和突破的重要方法。在平常的教学中,发现多数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学习之中,他们只是课堂的“观光者”,缺少思考的机会、表达的机会、分享的机会,或者用“虚假学习”的方式逃避学习,久而久之,造就了那些所谓的“学困生”,也许他们是完全有能力表达的,但我们往往为了教学进度,急于完成教学任务,没有很好的去做一个课堂观察员,只关注到上课积极发言的孩子。对于这一点,我深有感触,我是个急性子人,尤其是面对一些公开课时,我基本不会去关注那些课堂上不爱发言的孩子,即便小组合作学习分享交流时也不会叫他们。但是当外校的名师来送教的时候,这些平时不善发言的孩子,甚至是班上的学困生,在课堂上表现得特别活跃,回答有理有据,朗读也声情并茂,完全超越了平时课堂上优等生的表现。一直以来,我认为是他们觉得对新老师有新鲜感,但此刻我真正明白了是老师的教学艺术感染了学生,并且关注到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给孩子一个温暖的怀抱,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放弃自负或者自卑,让所有孩子都参与到课堂中来,学习在孩子们真实地情境下发生,孩子们享受到的是高品质的学习。所以我们的课堂真的要慢下来,凡事多等30秒,当孩子说错的时候,当他说得不完美的时候,我们再等一等,不要急于帮助学生越过那个障碍,因为当你帮助学生越过障碍的时候,其实下一次学生遇到同样的障碍依然越不过去。我深感:我们现在的课堂,最需要做的,可能就是让它慢下来,让课堂变得多一点安静,慢慢地学会倾听,慢慢地学会思考,慢慢地学会有质量的学习。
学习共同体:走向深度学习
  二、转变自身角色,做学生的倾听者。

  要由一个课堂的“主导者”转换为一个“倾听者”和“共同学习者”,就要营造一个润泽温暖的学习氛围,创设公平共赢的学习机会,追求高品质的真实学习。陈老师举了两个关于倾听的例子,美国教师和日本教师。美国老师蹲着听学生讲,让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日本老师坐下来,学生上来讲自己的问题,让课堂真正围绕学生展开。这一系列的行为都表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习问题的设计要能够和学生真正地交流融合,先和孩子建立好融洽的关系,先让班级凝聚好关系,把团队做好。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提出问题后,面对个别学生回答不流畅的情况,我总是怕影响课堂教学时间,还没等学生表达完,我就急于插话或者打乱孩子的思维,这样的教学导致学生学习进度特别快,学生难以跟随和理解问题,学生没有获得个性化的学习机会。

  三、优化学习设计,做学生的引领者。

  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设计了六大语文学习任务群,他们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所以在课堂上,要从学生出发,确立学习目标,制定学习任务,设计学习过程的导学要点,在活动过程中,让学生有意识无意识地结成学习共同体,学生之间形成平等互助的伙伴关系,让孩子们的思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碰撞出新的火花。比如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教学,本单元以“走近鲁迅”为主题,可以设计三个阶段的学习活动,第一阶段熟读单元选文,走近鲁迅,了解鲁迅;第二阶段确定探究鲁迅的方向,自主探究问题,查找整理资料,通过举行“鲁迅面面观,我说大先生”主题研讨交流会,以任务驱动方式,自主探究;第三阶段完成我眼中的鲁迅专题习作,召开专题研讨交流会,进一步认识鲁迅先生的精神品质,责任情怀。整个学习活动的设计,以单元主题学习为基本教学方式,依托学习任务,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挑战性言语实践活动,积累语言经验,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对于本单元作业设计,我们可以摒弃原来字词抄写、句子练习、课文背诵等“点式”作业布置方式,根据新课标要求及单元语文要素进行体系化单元作业设计:“入情入境演一演”,鼓励学生将《少年闰土》编排成课本剧。在学生中开展演员由你选、道具由你定、剧本由你改等自主化作业,让学生在剧本创编、道具制作、情节补充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入文入心读一读”,要求学生学完本单元后,课外阅读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一面》等有代表性的作品,引导学生欣赏鲁迅笔下的生活和别人眼中的鲁迅,从多个角度了解鲁迅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拓宽学生的阅读面。“有思有感写一写”,鼓励学生以《我眼中的鲁迅》为题,写一写自己对“民族魂”的认识,可以是针砭时弊、嫉恶如仇、幽默机智、疼爱孩子、关心他人、乐观向上、勤奋踏实……通过这项作业的设计让学生一改标签化的人物认知,感受到有血有肉的伟人形象,拓展学生思维宽度和思考的深度。

  总之,深度学习是通向课堂的桥梁,教师深度理解了,学生才能深度学习,才能让深度学习在课堂上真实发生!在今后的课堂上,我们要努力实现每一位学生的深度学习,逐渐形成学生协同学习,教师之间互动学习、专家型教师成长的美好模式。通过学习共同体,让每个人都走向卓越。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