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偷影子的人读后感1800字

admin2023-01-18 15:33:39.0读后感356

  在我看来书中的“偷影子”类似于读心术,只不过每个人的影子都有独立的一面,它们既能透露主人的遭遇与隐私,也能对主人的一切发表意见,并且可以表达自己的态度。但凡男孩的影子跟别人的影子重叠时,他就可以跟别人的影子交流——这一设定的想象力非常丰富。的确,影子的重叠这一景象足以让人浮想联翩,只不过很少有人去浮想。而作者恰好抓住了这一点。在这里不得不进一步分析一下“偷影子”比“读心术”的高明之处。正如之前所说,影子可以表达自己的东西,而读心术只能读取被谈心人的间接含义,至于真假或隐藏的东西则需要二次加工提取,所以来自影子的信息要更真实、饱满一些。

  全书通过偷影子,再到接受影子的任务去帮助别人,大大小小的故事中渗透着许多哲理,真正的爱可能并不光鲜,甚至夹杂着自私。而每个人为了自己的完满都会伪装成一个并不真实的形象,以至于忘记了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当然故事都是伴随着男孩的成长历程逐步推进的。小时候的故事有小道理,长大的故事有大道理。其中男孩的老友吕克在男孩的帮助下离开面包店踏上了自己向往已久的行医之路,再到后来发现自己真正喜欢的还是面包师,并最终回到了面包店。这个故事很耐人寻味,有时候人们向往的东西并不一定是自己真正喜欢的,而真正喜欢的在表面上可能又不是那么光鲜亮丽。
偷影子的人
  其实职业本就无贵贱之分,能在工作中找到幸福才是高明的,这也是主人公成长的隐喻。而男孩放弃苏菲,选择了克蕾尔则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这次体现在爱情上,感觉更加微妙和飘渺一些。苏菲是个好女孩,但更适合他的则是克蕾尔。尽管多年以前,由于自己的错误判断导致做错了事,但是当男孩终于发现自己的过错和自己真正想要的女孩是什么样子时,他放弃了现在拥有的,去追寻克蕾尔,尽管可能无果而终,但是他知道他必须这么做。其实苏菲也是一样,这些年轻人都明白一个道理,就是要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另一半。“有些人只拥吻影子,于是只拥有幸福的幻影。”莎翁的这句名言精妙地概括了整本书的主题和主人公们的行动。而这本书带给读者的启发就是要先确定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并去追逐,而不要在那些浮云和幻影上浪费时间。这本书是一支灵魂奏鸣曲,使童年与梦想也被惊醒,当年的热血早已被时间与现实冲垮,岁月无情,多少孩提时代深铭于灵魂深处的感动与纯真之情已然消逝,现实的磨砺令我们日渐成熟,摒弃了许多曾经纯真的感情与梦想,变得日益市侩,这便是无奈的现实所致。在人与人的社会中,只要有欲望存在,许多的善良纯真也只能隐匿消散,梦想就如同影子一般,是自身的写照,仿佛触手可得,却又隔着遥不可及的现实。回想曾经的豪言壮语,如今只道惆怅与彷惶,试问谁当初不曾许下气吞山河的鸿鹄大志,现在也只能叹息年少轻狂。周围的一切都在改变,连带着我们最初的梦想。希望很多年以后,我们不要只能拥吻童年的影子,于是只能拥有幸福的幻影。这本书就像是最为治愈心灵的圣药,带领着我们仿佛越过了岁月,穿梭到了美好的童年,而品味着书中那么纯真的童年。

  多么美妙的一趟奇幻旅程啊!抬头望天,任由心里的一股暖流流遍全身。封面上的小男孩仍然轻吻着他的影子,而我又一次打开了这本书,延续着一份阅读的感动。

  有时候我也会想,我们的“影子”其实并不只是影子,而更像是镜子。它是我们由内散发出来的特性,带着每个人独有的特点。我们或许要学会感受自己,感受生活,去拥抱自己的影子,拥抱那些我们惯于隐藏、驱隔在记忆深处的记忆,那些关于我们自己、关于青春、关于童年的一切。《偷影子的人》是一首对童年、梦想以及想像力的颂歌,作者写作技法栩栩如生,极富电影般的临场感。《偷影子的人》如同李维一贯的风格,该书以童年、爱情及友情调和成一道风味酱汁,还掺入了少许幽默笔触,马克·李唯这本用温馨、喜悦、哀伤与爱交织出的书,令我灵魂深处的童年记忆悸动,唤醒了我童年的无邪灵魂。合拢这本书时,就如同合上了自己的童年,我犹如沉醉在一个温暖的怀抱中,从空气中嗅到了浓浓的感动与温情。我静静地倚靠着沙发,幸福感仿佛从四面八方涌来,令我有不禁想要默默流泪的冲动。浓浓的感动弥漫了我整个灵魂,我知道我的心早已被这个男孩的故事俘获了。一心一意地被那个爱与友情盛开的美丽世界感动地深入肺腑。

  在《偷影子的人》中,马克·李维忠于自己,用一贯简单、明确又有效的笔法述说了一则感人的故事,作家成功地钻入主角的躯体,以完美语气演绎了一个能和影子对话的小男孩以及一名医学院的杰出学生。马克.李维深谙善用自身过人的感受力,从亲身经历中深掘出滋养书中人物及故事的生命力,而作家对营造美丽爱情故事的写作才华以及对书中角色精辟的心理分析。这本书展现了神奇的魔法。笔法极简,叙述手法富有情感,并营造了快乐的结局。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