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2500字

admin2022-12-25 16:11:58.0读后感329

  如果让你选择一所喜欢的学习,你会选择怎样的学校呢?在你喜欢的学校会遇见什么样的同学?发生什么样有趣的故事呢?

  日本女作家黑柳彻子,曾经根据自己的成长经历,写成了《窗边的小豆豆》一书。书中为我们讲述了小豆豆因淘气被原来的学校退学后,来到了巴学园求学。

  巴学园不仅仅是一个学校,它是个充满爱心和幻想的地方。小豆豆在这里学会了爱,生活和成长,学会了在生命的别离中得到感悟。最重要的是,她在这里珍藏了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最重要的东西。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说:“孩子们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鼓励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是至关重要。”

  在传统学校,主人公小豆豆是一个“另类”、“顽劣”的女孩,脑子里总是迸发奇奇怪怪的想法。她跟屋檐下的小燕子说话;对新课桌好奇,不停推推拉拉;画国旗超出绘画纸,在桌上留下很深的锯齿痕;甚至在上课的时候,还会跑到窗前看宣传艺人。老师认为小豆豆的行为严重干扰了教学秩序,给她贴上了问题孩子的标签。

  但是在巴学园,小林校长总是对学生说“你们大家都是一样的,无论做什么事情,大家都是一样的。”

  所以,他让孩子们不穿泳衣去戏水,让泰明这样有残疾的孩子明白,即便裸着身体出现在别人面前,也不再觉得有什么难为情的,借以慢慢消除内心的羞耻感。

  他组织特别的运动会,当高桥君站在比自己还要高的跳马面前时,小林先生鼓励他说:“没关系,你能跳过去!绝对能跳过去!”仅仅在最后一刻才伸手托了他一下,让人感觉这就是高桥君自己跳过去的,由此来增加他的自信心。让不再长高的高桥君用实力获得大家的尊重。

  他让美国回来的宫崎君教大家读英语以此增进孩子间的交流,能够让他消除地域的差异感,迅速地融到集体中去。
窗边的小豆豆
  小林校长通过不同的方式,帮助不同的孩子去认识自我,进而肯定自我。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赞美孩子,是反复强化孩子对自我的积极的认识。积极的心理暗示,会让内隐的自信力逐渐爆发出来。

  所以说,小林校长的伟大之处,是在于他的教育不仅考虑的是当下,更是一个孩子以后的人生。不止是孩子面对当下情境的信心满满,更是一种品格的塑造,内化成一种能力,让孩子对自我拥有足够积极的认识。通过不断强化与肯定,这股力量,足以帮助孩子们应对人生这场长长的冒险。

  教育家奈德在《自驱型成长》一书中,分享这么一个小测试。

  他第一次给学生们留了一些练习题,自己安静地陪在学生们身边。

  第二次,再给同样一批学生,留同样的题,但营造了紧张而焦躁的氛围。

  实验结果显示,学生们第一次的整体考试成绩是最高的。因为他给到了孩子平和而有力量的感觉。学生们内心更安定,不会担心随时被批评,也就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思考中。

  而当周围的环境是紧张的,那孩子就会有一部分精力用来担心,他们精力就很难集中,状态也会变消极。

  与普通的学校相比,巴学园是孩子们自由发展的天堂,也是美好教育的代名词。这里不会有体罚、歧视、欺凌等,只有尊重、自由、平等和爱,这也是小林宗作的成功之处。

  因讨论而认知,因认知而具备成就感。被教条式的驯化的人生,往往缺乏鲜活。孩子觉得被理解,有趣味,才会更愿意听取建议,巴学园鼓励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去和世界互动。自己去观察、等待、尝试、探索、失败、反思......营造出一个安全自主的学习环境,因此构架了良性循环。

  曾经不那么想去学校的小豆豆,每天都对学校生活充满着巨大的渴望。生命的内在被唤醒,激发了内在驱动力,持久学习形成了,终身学习也就可以惯性实现了。

  “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此句出自曾子的《大学》,即《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高尚的德行,在于关爱人民,在于达到最高境界的善。

  小林老师首先做到了这三点,然后孩子们也做到了这三点。孩子在这里被小林老师看见、听见,德行也得到弘扬,彼此关爱也得到了发展,每个孩子都收获了更具有善意的自己。

  在小林先生眼里,他不认为小豆豆是个问题孩子,每次看见小豆豆说的都是:“你真的是一个好孩子。”他鼓励小豆豆表达自己,做自己认定的事情。小豆豆上学的第一天,他耐心听完小豆豆近四个小时的“演讲”,没有打断她喋喋不休地诉说生活琐事。

  巴学园从来不向孩子强硬地灌输知识。这里的一切都是趣味性的。

  教室是电车,如同去旅行。孩子们会思考“电车是怎么到学校里来的”。为了找到问题答案,他们持久专注。最终孩子们在晨雾中,亲眼目睹电车如何来到学校,才罢休。

  而校长也顺便把电车的知识讲给了孩子们,比如什么是滚轴,如何利用滚轴移动电车等等。

  孩子们上课,更不是全部在教室里抄写老师的板书。常常是上午在教室里,下午就被带到大自然中自由“散步”。不程式化,更多的选择权让孩子内在的学习能力被唤醒。他们一路遇见,一路都在观察和学习。

  遇见油菜花地,蝴蝶翩翩起舞,老师结合实际,讲解雄蕊雌蕊的知识,蝴蝶帮忙授粉的知识。

  孩子们被大自然的神奇吸引,会叽叽喳喳地讨论“雄蕊和红眼睛不一样吧”,不用过多灌输,就明白了雌蕊雄蕊的作用和重要性。

  校长还特意请了散步路上遇见的农民伯伯,做“旱田老师”,来教孩子们种庄稼。植物从播种到收获,往往变化巨大。孩子们对此兴奋又惊喜。他们自己播种,每天迫不及待地去观察庄稼长得怎么样了,然后回来向校长先生报告。不但完成了观察植物成长的参与,还对生命成长的体验铭记在心。

  有人说:教育孩子是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事。每一个孩子都不能被预先设计,也不能提前准备好一套教育方案,程式化的套用。孩子的教育只能在摸索中,见招拆招,才找到了最适合他们本身的方式。

  黑柳彻子用自己有成就的一生告诉世界,所谓的“问题孩子”和“天才孩子”也许就是一念之差。如果因材施教,尊重个性,趣味引导,唤醒了内在的自驱力,问题孩子也能成就斐然。

  在离开巴学园以后,黑柳彻子尝试了生命体验的多种可能。她做主持人,成为了日本最有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之一;成为演员,出演话剧,被广泛赞誉;成为作家,写出了《窗边的小豆豆》系列,畅销全世界,而黑柳彻子也被任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

  她用实践的真实,让人看到,让孩子变优秀,没有标准,但让孩子活出生命的丰富,却一定离不开好的教育理念。

  鸡蛋从内打破是成长,从外打破是食物。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应该培养孩子的自驱力。不论是学习还是生活,内在的力量远比外加的更强大。

  孩子往往通过自立获得身体的独立;通过自由的使用选择能力,获得意志上的独立;通过没有干扰的独立工作,获得思想上的独立。

  能够顺应每个孩子特质,鼓励他们驱动内心的渴望,寻找到自己的价值,才能让他们走出未来最远、最丰富的路。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