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慢煮生活读后感1200字

admin2022-12-19 19:17:31.0读后感752

  《慢煮生活》是汪曾祺的散文精选,全书共有五个章节,“花一叶皆有情”“一茶一饭过一生”“生活,是很好玩的”“万水千山走遍”“花枝一束故人香”。写的都是我们生活中稀松平常的小事,但在汪曾祺的笔下,一切都鲜活了起来。他的见闻和生活趣事通过文字慢慢展现在读者的眼前,让读者置身其中,倍感亲切。

  读完每个篇章中的一篇短文,思绪总还萦绕着汪老在“一茶一饭过一生”中写的话: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北甜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对食物如此,对文化也应该这样。读着汪老的四方美食,也让我回忆起了成长过程中走过的城市、熟悉的味道。

  我吃辣的本领是在徐州练出来的。18岁背上行囊到徐州求学,也开始了一场新的味蕾之旅。中国有不少地方都爱吃辣,但徐州的辣和他们不同,辣中带点儿咸带点儿甜。无干煸不徐州,任何食材在徐州都能成为一道干煸菜。到徐州本地的菜馆点一桌菜,乍一看每一道菜口味就像复制黏贴一样:红烧的食材,满满的红辣椒、花椒、葱姜蒜。在太仓,一道菜里能放上一些辣椒末儿调味;在徐州,我总在一盘辣椒里挑菜吃。
慢煮生活
  我上学时徐州有这么一家店,没有菜谱,点菜全靠嘴,带我们去的同学戏称这家店:口味满分,服务零分。干煸鸡、干煸鱿鱼、干煸菜花、干煸土豆条……虽然做法一样,但因食材不同每一道菜吃起来口感都不同,最有意思的是,吃完菜后,服务员拿着这盘只剩辣椒的“残羹冷炙”加入一个鸡蛋,又给你汆上了一个汤,那滋味至今难忘。

  我的家乡在太仓。以前总觉得家乡的味道很简单,从小吃到大的口味没什么特别,但却深深藏在了我的味蕾里。汪老在《四方食事》中说:中国人吃羊肉的历史大概和这个民族的历史同样久远。羊肉也是太仓餐饮文化的冬令特产之一。每到冬天,太仓人民都要来一碗热腾腾的羊肉面,来驱散冬天的寒意。路过羊肉面店,透过满是水汽的玻璃看到小小的店面里坐满食客,酥而不烂、浓而不膻的红烧羊肉,劲道的面条配上清爽鲜美的羊肉汤,嗤溜吃完后唇齿回香,十分满足。

  到了三四月的春天,太仓人的餐桌上总会多一道腌笃鲜。鲜嫩的春笋、冬天腌制的腊肉,鲜五花肉,倒入锅中一起慢炖,腊肉的腌味与春笋的鲜味交融在一起,在味蕾中碰撞出了春天的味道。

  来到被蝉鸣充斥的盛夏时节,一碗从太仓人民儿时就有的解暑神器“清凉绿豆汤”也上市了。蒸熟糯米和绿豆,按照自己的口味配上红绿丝、冬瓜糖、葡萄干等佐料,倒上一碗有薄荷味儿的冰水,嗅上一口便感受到了清凉,一勺料配一口汤,晒蔫的精神一下就被唤醒了。

  随着气温下跌,一阵阵秋风也吹熟了太仓新毛的芋艿。这里的芋艿口感细腻软糯,不管是早晨清蒸水煮后直接扒皮蘸糖或酱油吃,还是配小葱炒上一碗挂汁的葱油芋艿,都是太仓人民秋天饭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

  这些存在味蕾里的记忆,也承载了很多人和事,回忆老味道,也唤醒了脑海深处或美好或悲伤的记忆。人的口味宽一点杂一点,游尽四方,尝尽美食,勇于去尝试不同,对口味如此,对生活也是。

  生活是需要慢煮的,在某一点时间让自己慢下来,细心品味生活,给自己的身心放个假,慢慢熬煮,烹调出属于自己的舒适生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