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鲁迅作品里的教育读后感2000字

admin2022-12-14 14:56:50.0读后感319

  读了《鲁迅作品里的教育》,让我不仅对鲁迅先生及其作品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也对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在我看来,无论是什么,随着时间、环境、发展的变化,我们都要随之进行改变,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之大变局中以“变”应“万变”。

  要说改变,最想改变的是鲁迅先生。

  鲁迅是大家公认的大文豪、大作家、思想家、教育家,他从事教育工作27年,无时无刻不想着培养人才,在他的早期文章《文化偏至论》中大声疾呼要“立人”,即培养人才,他有极精辟的、完整的教育思想,从批判封建旧教育到提倡新教育,从追求人性到指导青年学习。顾明远先生认为鲁迅是实实在在的教育家,“他的教育主张符合教育的一般规律,具有科学性、前瞻性。他的教育思想和认识其实也是希望“改变”,社会的改变、教育的改变、家长的改变以及青年人(教师)的改变。

  要说改变,最先改变的是鲁迅先生。

  大家都知道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事,他为什么会如此呢?原因有三:一是童年家族变故让他看清了看清世态炎凉、清政府统治下社会的落后;二是在日本仙台学医本来是有机会到东京采矿冶金科深造,但是在细菌课上看到了日俄辱华的幻灯片;三是他认为文学最重要,学习医术不要紧,身体不要紧,只有精神和思想最要紧,而要改变人的思想和精神,就在教育,所以这就是鲁迅先生的改变,为了国家为了孩子为了未来而改变。
鲁迅作品里的教育
  要说改变,最需要改变的是教育。

  那么鲁迅先生认为改变教育要从哪些方面呢?依我看来,就是三个改变:

  一是改变社会,才能改变教育

  鲁迅的文章《怀旧》揭示了地主豪绅、封建知识分子对革命的恐慌,农民阶级对辛亥革命的麻木;《习惯与改革》表述了习惯势力改革之难;《死魂灵》说明了只求适应、不想改革、环境不变是不行的。所以唯有改造社会才能改造教育。

  《狂人日记》用“狂人”诉说着封建道德和伦常对人的压迫;《祝福》彻底反映着封建礼教对人的思想的荼毒;《孔乙己》不就是在告诉我们的封建教育“培养”的知识分子是怎样的可悲吗?这些旧思想、旧礼教、旧教育也只有改造社会、改造人民的思想才能改造教育,塑造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人”。

  二是改变家长,才能改变教育

  《故乡》、《社戏》中的孩童是活泼、勇敢、有生活智慧;《看图识字》中的孩童想象力是丰富的,让人可以敬佩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孩童是自由、调皮、天真的,而我们的孩童呢?是在附加的试卷和补习班长大的。这难道不需要我们的家长反思和改变吗?所以鲁迅先生一直强调家庭教育尤为重要,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他认为中国家庭教育方法单一、极端化,孩童出现了:1、是任其跋扈,放任自由。2、是冷遇呵斥,唯诺退缩等两种极端结果,所以他认为父母应该理解孩子,站在孩子视角来思考和解决问题;父母要反思和学习,遵从孩子的本性,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学校和家庭之间形成稳定的联结,寻求学校、教师的帮助;父母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意志力和社会适应性,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幸福度日的儿童和自由发展的儿童。

  所以我们应该有正确的家庭教育观,要理解儿童、指导儿童、解放儿童、尊重儿童的天性。

  三、是改变青年,才能改变教育

  “读有用的书、走自己的路”,鲁迅先生希望青少年们有自己的思想和行动。所以他的文章《随感录四十一》让我们学会积极向上、主动发声、阳光热情;《青年必读书》让我们钻进古书、不管世事、不读“烂”书;《读书杂谈》让我们自己观察、自己思索、实地经验;《拿来主义》让我们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这些告诉我们什么?只有积极的心态、主动的姿态才能成大事。新一代青少年只有从“要我想”到“我要想”、从“要我干”到“我要干”的思想和行动改变,才能成为未来之大变局中的“弄潮儿”。

  学做引路人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一句鲁迅先生的名人名言,出自鲁迅的《自嘲》,意思是:“横眉怒对那些丧尽天良、千夫所指的人,俯下身子甘愿为老百姓做孺子牛。”指对待敌人决不屈服,对人民大众甘愿服务。创作这首诗是因为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鲁迅在北京时,曾被北洋军阀政府免职通缉,受到一些文人的攻击和陷害。三十年代初期鲁迅在上海,又遭受当时国民党统治者的种种威胁和迫害。当时国民党统治者一面禁止书报,封闭书店,颁布恶出版法,通缉著作家,一面将左翼作家逮捕、拘禁,秘密处以死刑。在这种情况下鲁迅写下了这首诗。

  鲁迅先生正是有这样的大局意识和担当意识才有了他的教育思想,才有了今天的教育,才有了今天人的觉醒。面对这样的“千夫指”、“孺子牛”,我们怎能不努力成为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增强自信、挺直脊梁跟着党的步伐,面对第二个百年起点和未来之大变局,要顺应时代潮流、把握时代特点、回答时代课题,从而回答时代交给我们的课题: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