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3000字

admin2022-12-14 14:27:52.0读后感442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你手上拿着一个水杯,那下一步最好的选择是什么呢?你可能会说去倒杯水,倒杯茶,或者把杯子洗干净放好。这个问题的最好答案应该是: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啊,这和手里的水杯有什么关系呢?

  对啊,恍然大悟!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这样的水杯,我们因为害怕失去而死死盯着这个它,反而限制了眼界,阻碍我们看到真正有价值的事情,这个杯子就成为了我们思维里的一堵墙。这个水杯可能是自己的专业,可能是一段感情,可能是一份安逸的好工作。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记住,不要让一个水杯约束了自己真正有价值的生命。

  以上这段叙述来自《拆掉思维里的墙》这本书,这是一本畅销了11年的关于个人成长的书籍。作者古典,新精英生涯总裁,美国生涯教练国际认证CBCC中国首席导师,GCDF全球职业规划师培训师。

  这本书讲述了许多我们思维里的“墙”,也教会了我们一些拆“墙”的方法与妙招,让我们从现在改变自己的固有思维方式,从不同角度看待人生,从而更清晰地认识自我,规划属于自己的职业和生活,努力成就最精彩的自己。

  有趣的人生是真正有意义的人生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每个人都会去问,去思考,去求证。心理学家斯蒂格将生命的意义分为意义拥有和意义追求两个维度。意义拥有是你能感受到自己的生命拥有什么意义,清楚自己在追寻什么。而意义追求则是你还在思考和探索我的生命还有什么意义?我到底该追寻什么?前者用来感知当下,支撑当下,后者则是追寻未知,拓展未来。而作者古典他的回答是:有趣比有意义更重要,请从自己觉得有意思的事情开始吧。这是一个颇有新意的回答,却让我们进入到一个新的思考。的确,当我们纠结于这个问题,徘徊于如何做时,不如从眼下看得着的事情开始。

  有这样一个故事:《活出生命的意义》的作者弗兰克尔是一个犹太人,在二战的时候被纳粹送进了的集中营,被送进集中营的人都遭受到了巨大的折磨,而令人诧异的是,最先死去的竟然多是那些受到过良好教育的人,他们此前所有的人生意义的都被无情扯碎,在失去了意义的支撑之后,很快就在绝望中死去。而能够坚持活下来的人,则是在糟糕的集中营生活中找到了一丁点切实的,可实现的,虽然渺小却可追寻的意义。
拆掉思维里的墙
  这个故事的结局很意外,却似乎又在情理之中,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不难理解:越感知意义,我们的幸福感和价值感就越强,而越是追求意义,我们的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反而越低!因此,当我们还在为自己的大梦想、大意义而平添苦恼时,不如从你感觉有意思的小事情做起,心有诗和远方;但如果看不见摸不着,停下来,你看看自己眼前的小事情,去做做身边的小事情也挺好。比如:当我们梦想成为名师大家时,可否从自己每天的课堂中找到乐趣?当我们为孩子设定考上重点中学的目标时,可否每天晚上陪孩子阅读、锻炼,找到温馨的亲子时光?当我们还在畅享未来三年里,要做点什么有意思的事?还不如想想未来一年呢?一个月呢?一周呢?一天呢?未来一小时我该多点什么呢?或许我们要找寻的,是当下最有感觉,或者说最有趣的那一个。

  有趣的人生是无条件投入的人生

  有趣,释义多指某事或物对你很有兴趣。兴趣就是你以最高级的形式投入到当下的事情之中去。当你真正完全投入到当下的事情中去时,不管这个事情多么简单无聊,你都能感受到无穷的乐趣。很多的人的问题在于“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兴趣”“好像对什么都有兴趣”。生活中不难看到这两类人,一类人是“无趣之人”,他们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和特长,对工作和生活也没有什么激情。而另一类人是“有趣之人”,他们对什么都有兴趣,精力充沛,对生活充满期待。请问你属于哪一类人呢?有没有羡慕过那种拥有无限精力和好奇心的人呢?会不会暗暗地问问自己,为什么我会这么无趣呢?

  有这样一个故事:话说小明和小强两个人走到一个没有路牌的三岔路口,他们知道只有一条路能够去到他们想去的那个山谷,另外两条不知道通向何方。小强不管这么多,随便选了一条路就往前走,一个小时后,他发现走错了,不得不回到路口重新选择。但是他很开心,兴致勃勃的诉说着自己在路上看到的风景。说完转身又去尝试第二条路了。

  而小明呢?他认为面对三条路有很大的概率会走错,不知道往哪里走,还不如在原地等着,或许能够遇到个明白人问一下路。可是等啊等,也没有遇到人。他也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最后一条河横在了路前面,他知道自己走错了,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抱怨“我就不应该来。”后来,小强和小明在一次聚会上碰到了,小强正在和朋友们讲述自己一段奇妙的旅行经历,小明一下就听出来了,说的就是他去过的那条河。他抱怨说,那是一条错误的路,除了一条大河什么也没有,特别没意思。小强说:“不会吧,你没看到河中间的白鹭和莲花吗?”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请问你像故事中的哪一个呢?

  古典在分析“有趣之人”的心智模式这样说到:有趣之人冒险—投入—成功,获得收获,如冒险—投入—不成功则会获得乐趣、智慧,他们有这样一个心智模式:冒险——投入,所以,“有趣之人”总是充满快乐和激情,全情投入。他们在成功的时候收获到成果,在失败的时候收获到智慧,而不管什么时候,他们都收获到过程中的快乐。因此,当你真正投入当下的事情中,不管这件事情多么简单、多么微小,你都能感受到无穷的乐趣。

  有趣的人生就是放胆一搏的人生

  无趣之人,往往就是无胆之人。“无趣之人”的心智模式是冒险—担扰、被迫—成功后会有更大担忧,如冒险—担扰、被迫—失败后会获得恐惧,他们的这个模式会慢慢简化成为:新事物?——我不感兴趣!所以,“无趣之人”永远找不到真正的兴趣。因为他害怕努力了也没有收获,他们根本就不投入。不投入和低投入的人没有乐趣,也很难得获得成果,心灵和外界都没有收获。他们不愿意面对这个事实,于是他们就对自己说:“我没有什么兴趣。”当一个人对自己的生命开始用“不感兴趣”来搪塞时,生命也开始对他不感兴趣了。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种思维定式,对新鲜事物都不感兴趣,表现得漠不关心。而这也是“无趣之人”心灵和物质都极度缺乏的原因。

  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常遇到忙碌的丈夫对家务“不感兴趣”,就是由于没有投入时间,或者是担心妻子的数落。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往往是由于自己没有学好的能力,达不到老师、父母的要求。毕业生对工作“不感兴趣”,多半是觉得自己没有赚钱的能力,或者是害怕达不到自己心里的目标。他们总在想:我天天那么忙,哪有时间做家务?万一学不会,时间和钱不都浪费了吗?我工作能力这么强,就那这点工资?总总这些,对于结果的担忧就成了一堵将他们与快乐相隔绝的墙。这就好像是那种糟糕的读者,刚打开小说的第一页,就忍不住翻到最后去看大结局,完全失去了阅读的快乐本身。有一点是非常明确的:乐趣源于全情的投入,而不是投入之后的结果。正因如此,快乐是无条件的啊!

  因此当一个人觉得面对事物无力投入,或者害怕投入了也做不好时,他们就会表现出对新事物的漠不关心。无胆之人觉得生活无趣,常常因为他们不敢尝试新事物。他们不是缺乏能力,也不是缺乏机会,缺乏的只是对未知结果事物的投入与尝试的勇气。所以,每天问问自己,你到底是没有兴趣还是不敢有兴趣。拥抱生活的人,生活也拥抱他,远离生活的人,生活也远离他。只有带着关爱而不是期待地投入生活,你会发现能力与快乐接踵而来。

  许多人生的困局终究是思维受限,心中有堵限制思维之“墙”,当你拆掉思维里的“墙”,尝试重建认知,你的前路才会无限宽敞,无限明亮,有趣的生命就会扑面而来。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