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偷书贼读后感1500字

admin2022-12-04 15:43:24.0读后感401

  人类怎么可以如此丑陋又如此美好?今天的读后感,我想从(澳)马库斯·苏萨克的《偷书贼》的结束语开始。阅读完这本《偷书贼》,我也在想:人类为什么可以如此丑陋又如此美好?我的心因为阅读此书而沉重,也因为阅读此书而温暖。我想写一写在这糟糕环境中的一群有爱的人。

  偷书贼以一个死神的口吻叙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个叫莉泽尔·梅眀格的十岁的德国小姑娘,被妈妈送到了希默尔街三十三号的胡伯曼家。在他家中生活的四年时光中,她的所见、所遇、所思、所想,以及遇到的人和事。

  我想写的第一对有爱的人是莉泽尔的养父母——汉斯·胡伯曼和萝沙·胡伯曼。莉泽尔刚刚来到他们家的时候,经常被弟弟死亡的噩梦惊醒。每当此时,都是养父汉斯来陪伴她。即使莉泽尔因为做噩梦尿床,他也没有为此而责备她,他总是安慰养女,还默默的把床单被套清洗干净。为了安抚莉泽尔惊恐的心,他半夜陪着她开启午夜阅读,尽管他自己只有四年的上学经历,但并不妨碍他为女儿朗读,也不妨碍做女儿朗读的启蒙老师。他们的朗读就从女儿“偷”来的第一本书——《掘墓人手册》开始。从此以后,这爷俩开启了阅读生涯。条件简陋的他们想尽一切办法创造朗读和识字的机会,他还用香烟给女儿换书。这段读书生涯为莉泽尔带来了无限快乐和幸福,她也因此而给希默尔街上的贫苦居民带去了内心的安定,给霍尔茨埃普费尔太太带去了太多欢乐。汉斯不仅包容着、呵护着、爱着养女,他也见不得别人受苦,他曾经在大街上公然给一个犹太老人面包,为此他付出了被挨打和唾骂的代价;他和太太冒着生命危险藏匿了犹太朋友家儿子——马克斯·范登堡。要知道这如果被发现可是要杀头的,再说他们家本来就生活很不富裕,但是依然把豌豆汤和马克斯共享。萝沙除了上面和他一心救马克斯,也深深爱着养女莉泽尔。尽管他们是为了一点救助金而接收了莉泽尔,尽管她总是叫莉泽尔“蠢猪”“小母猪”,但这正是她爱莉泽尔深厚的结果。汉斯被征兵打仗去了,她整夜整夜的抱着丈夫心爱的手风琴坐着睡觉,她总是把自己的爱藏得很深很深。
偷书贼
  第二个有爱的人是镇长夫人——伊尔莎·赫尔曼。高贵的镇长夫人怎么能和贫穷的莉泽尔拉上关系呢?这都是因为莉泽尔经常为妈妈到她家拿换洗衣物的缘故,熟悉之后镇长夫人经常邀请她进书房阅读。不过她们俩故事的真正开启应该从镇长夫人不得已炒了莉泽尔养母鱿鱼那天起,那天莉泽尔很生气,对镇长夫人(镇长夫人因为失去儿子而萎靡不振,莉泽尔还揭她的伤疤)说了很多难听的话,也许正是这些真诚的话语让镇长夫人对莉泽尔刮目相看。她送莉泽尔的书被莉泽尔扔了回去。后来莉泽尔又惦记那本书,让好友鲁迪和她一起去偷。这都被镇长夫人看见了,只是没有打扰她,后来还把一本字典放在莉泽尔能找得到的地方,与字典同在的还有她给莉泽尔的书信。再后来,莉泽尔去偷书的时候还吃上了圣诞点心(这也是镇长夫人为她准备的)。故事的最后,是她给了莉泽尔一本小黑书,让莉泽尔写书,才有了莉泽尔的《偷书贼》。

  还有鲁迪,还有马克斯的父亲……他们都是有爱的人。当然,还有本书的主人公——莉泽尔。要是没有她,马克斯这个犹太人估计早就死了,是莉泽尔不断的阅读、鼓励……给他精神支撑,才让他活了下来。他为了报答莉泽尔,给他写了两本涂鸦书:一本《俯视我的人》,一本书《采字人》。

  战争如此残酷,歧视永远存在,可是爱也从来没有缺席,我被书中这群有爱的人深深感动着。丑陋与美好向来都是相伴而生,惟愿世界上丑陋的事越来越少,而美好越来越多。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