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利用儿童经验的策略读后感1600字

admin2022-11-28 14:35:20.0读后感380

  有效的数学学习也是一个促进学生经验应用、提炼和再积累的过程,儿童有与生俱来的“内在潜能”,这种潜能是积极的、活动的、发展的,具有无穷无尽的力量,教育的任务就是激发和促进儿童“内心潜能”的发挥,并使之遵循着自己的规律自由发展。

  利用经验,把握认知起点。

  教师要善于捕捉,有效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形成数学概念和数学理解,积淀为后续学习的数学经验;教师要有效地利用这些经验,激活学生的思维,找到学生认知的起点。例如:教学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时,原题的内容是一个粮店三月份售出面粉674袋,每袋25千克,一共售出面粉多少千克?这样一道例题让学生感觉与自己生活太远,和自己的关系又不是很密切,所以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果照着原例题讲。学生肯定会觉得枯燥无味,于是我们联系学生的生活来进行延伸,上学伊始,就让学生猜测一个滴水的水龙头,每天要白白流掉多少千克水,学生们一听是生活中经常能遇到的事情,兴趣盎然,有的猜测5千克,有的猜测10千克,还有的猜测20千克。有个别的学生看到了课后的内容说出来是12千克。教师接着问,照这样计算一年要流掉多少千克水?学生马上算出平年4380千克,闰年是4392千克,随着计算结果的出现,学生觉着非常吃惊,哇,这么多呀,看着学生吃惊的样子,教师又提出新的要求,你家所住的楼房一共有多少户?如果按一家一个水龙头计算。一年要白白流掉多少水?思考题,原题和改动后的题目有比较有什么异同?包括与学生生活的联系、目标的维度、教学的效果?案例分析虽说都是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的应用题但是由于学生对来自于生活的素材感兴趣,所以他们感觉不难而且有趣,同时体现出了课程综合化要求,使学生受到了节约用水的教育。这样,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了学习生活中,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提高了学生用数学思想来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
利用儿童经验的策略
  类比经验,直面学生现实。

  对学生已有的经验进行类比、澄清与完善,使生活经验和数学经验在对接中相辅相成,可以让抽象的知识变得更易于理解。例如:如果在数学教学中将新旧知识进行类比分析,便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学会并且降低难度,为学生以后学习新知识建造好桥梁,比如教师讲解到求多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教师可以让学生类比,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接着再用相同方法求第三个数最小公倍数,再者,求多个数最小公倍数循序渐进,进而掌握最小公倍数的求法,教师在引导学生求解多个数字最小公倍数时,需要提醒学生会有两个数字约束,并且可以用短除法往下除,进而不能约的直接拉下来,使学生得出的结果成为互质数为止。再比如,教师讲解到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教师可以先出示一道题目,让学生自己去探寻解决的方法,借此帮助学生回忆起商不变性质,根据分数除法联系,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进行类比,教师先让学生根据商不变规律,猜想分数有没有类似的规律,再让学生通过实验来证明,教师在讲解之前先分好小组,当真正上课时,再让每个小组进行合作,最后,小组长代表拿出四个同样大小的纸张,把每张纸标记好,然后再进行比对,这种方法既抽象又有趣直观,也会成功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热情,使学生能够领略到数学知识的乐趣。

  反思经验,积累活动经验。

  丰富的生活经验是儿童学习数学的前提、基础和重要资源。教学中要注重提升学生的基本数学活动经验,通过引导学生回头看,渗透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合理的运用生活情境可以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规定的情境中,教师让学生扮演一定的角色,给学生分配一定的任务,如学习统计这一内容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模拟日常生活中买东西的情景。教师可以在桌子上放置不同的水果,有学生扮演水果摊的老板,另几位同学扮演购买者,买水果的同学要统计出自己需要买的水果的种类价格及数量,从而确定需要带的钱数。卖水果的同学则需要统计销售额的水果的数量和所得的收入,这种情景模式的重现能够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让学生从实际生活的案例中探究出潜藏的数学奥秘,提高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总之,尊重和承认儿童的生活经验是数学学习的重要资源,可以有效地促进儿童学习方式的改变。对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正确分析,可以准确地把握学生学习的起点。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