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中国文化课读书笔记3000字

admin2022-08-01 21:56:43.0读书笔记562

  中国文化为什么会成为人类各大古文化中唯一的长寿者?我一直在探寻这一问题的答案。余秋雨先生给出了八大原因,但我觉得还不够,还有更为主要的原因。

  余先生给出的原因是:

  (一)体量巨大。首先是有足够大的地域体量:把美索不达米亚文化、埃及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发祥地的面积加在一起,也远远比不上中国文化的摇篮黄河流域;如果把长江流域、辽河流域、珠江流域的文化地域都算上,那就比其他古文化的地域面积总和大了几十倍。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这巨大的地域体量潜藏着客观的集体能量,形成了巨大的人群体量:秦——两千万,汉——六千万,唐——八千万,宋——上亿,清——4亿。

  正是这庞大的地域体量和人群体量,中国文化有了长寿的第一可能。

  (二)从未远征。世界上有三大文明,即游牧文明、航海文明和农耕文明。游牧文明和航海文明都具有天然的侵略性。我们中国是农耕文明,有极其强烈的“厚土意识”,不愿意长离故地,千里远征。中国文化没有外侵和远征的基因。不外侵,不远征,也就避免了别人的毁灭性报复。

  总之、文化的中断常常与跨国远征有关,中国文化基本上避免了跨国远征,因此也避免了中断。

  (三)以统为大。由于中国地域体量大,客观需要同一个政府的统治,便于运行;在文化上,“一匡天下”、“大一统”的观念早就存在,在经典中,在各种学派中,早已把统一当作一种无法改变的政治生态和文化生态,如九州一统的郡县制、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轨道路、统一民风民俗。因而多数中国人在文化上养成了作为大国国民的心理适应。

  正是这种心理适应,指引着历史步履,使中国始终没有在分裂的泥潭中沉没。

  (四)家国同构。中国体量大,也统一了,但如果没有“秩序”,为“一盘散沙”,也不会有整体生命力。中国的儒家确信,家庭的有序图像是天下有序图像的起点。家庭秩序由血缘、辈分、长幼、排行、婚姻主意设定,非常清晰,把家庭秩序放大、外移、扩散,成为社会秩序和国家秩序,从而形成了“家国同构”,因为“家国同构”,使民众获得了通俗化的体认,容易被接纳。而且由于家庭秩序、血清秩序是坚韧的、明确的、可持续的,也就使社会秩序和国家秩序变得坚韧、明确、可持续了。因此,中国文化获得的长寿。
中国文化课
  (五)简易思维。文化就像一个人,肥胖臃肿,不利于长寿。中国文化一直保持着精精瘦、乐呵呵的行者形象。典籍之首的《周易》,就是以“简易”的方式研究“变异”和“不易”;百家之首的老子,全部著作五千字,从内容到形式都倡导“极简主义”。确实,从根子上,中国文化是简易的、轻快的、朦胧的、优美的。这种特点,使它便于接受,便于传诵、便于延续,便长寿了。

  (六)以德为帜。有人评价,中国文化是种“德性文化”,西方文化是种“智性文化”。“智性文化”的成果始终处于被超越、被突破、被否定的长链上,一旦长久就会面临危机,而不能像德性文化那样,吸引人们永远抬头仰望。用儒家的话说就是“止于至善”。这个“止”,带有恒定、永久的意涵。王阳明又为“至善”找到了每个人心底所蕴藏的依据,那就是“良知”。这一来,中国文化也就建立了一个比其它文化更明晰、更干净的道德架构,使中国人产生了永久的景仰。景仰构成了一个稳定的方向,即便缺少实行举措,也减少了其它方面的精神耗损。当景仰变成一个长久的延续过程,中国文化的寿命也就随之延续了。

  (七)避开极端。“避开极端”就是“中庸之道”,“中”指中间值;“庸”,是指寻常态。正是这俩方面构成了普遍意义上的延续态势。中国历史那么漫长,总能躲过一次次的浩劫,原因在于它避开了在关键时刻最容易出现的各种极端主义。

  为什么在各大文明中,只有中国能够全方位地实践中庸?还是因为农耕文明。

  农耕文明靠天吃饭,服从四季循环,深知世上难有真正的极端。只有中国,让中庸在世俗生活中长久普及,成了一种谁都无法忽略的实践形态。

  极端主义,常常演变为“单边主义”,结果无路可走;中国实行中庸,走多边主义道路,越行越远,获得长寿。

  (八)科举制度。科举制度使中国文化拉出了一条通向长寿的特殊缆索,它工程大,功能全,很好地护佑了中国文化。它的“大”“全”体现在:

  1.科举制度选拔各级各类管理人才,保全了文化土壤;

  2.在空间上,科举制度全国统一,统一的标准、统一的机构完成统一的

  选拔,这就以文化的方式,堵塞了分裂的可能,反过来又保护了文化。

  3.在时间上,科举制度保证每三年提供大量管理人才,源源不断,这是中

  国文化保持有序延续、有效延续的重要原因。

  4.科举制度在中国,不分地域、门庭、职业、贫富,只要是男性就有资格参加。这种全民动员,及大地强化了文化在全社会的整体生命力和号召力。

  5.社会上最容易产生动荡的群体是青年男子。科举制度让全国这一群体的

  大部分,都成了极为用功的备考人员、应试人员,而且很多人是屡败屡考,终生应试。这就让社会极大地提升了安全系数,而且安全在文化气氛中。

  6.科举制度所考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这样儒家经典经无数年轻人的接力负载,变得生机勃勃。可谓“经典滋养生命,生命滋养经典”,让经典永显青春血色。

  7.科举制度让考生学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他们拿

  这些去做县令、太守,大致属于“专业对口”。于是,社会治理和文化传承相得益彰。

  8.科举制度安排刻板的格式,后来甚至限定了“八股”模式。这种科举考试就是对行政模式的预示,较好地辅佐了中国文化走长路。

  9.科举考试总体上公平严格,如果有了作弊就采取酷刑严罚。民众由此明

  白:做官以文化入场,对此决不能作弊。这种共识极大地提升了文化对于官场伦理的奠基性价值。

  这就是科举制度对中国文化长寿所起的重要作用。

  以上就是余秋雨先生对中国文化之所以能长寿总结的八大原因,但我觉得以下原因也不能忽视:

  中华文化具有超强的包容性,这种包容性在于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历史演进过程中,中华文化早已不是单纯的汉民族文化,而是融合了各个民族、地域的文化,因此才极具生命力。在历史上,无论是五胡十六国还是辽、金、夏、元、清,在经过汉文化的融合后,都成为了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即使西方外来文化,在中国也可以兼收并蓄,例如,将小提琴,钢琴等外国乐器与中国古典舞蹈,京剧戏曲完美协调;例如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又例如吸收国外先进思想和科学技术,促进中国社会政治和经济的进步;洋为中用,即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不断发展的重要原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