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深度学习读后感3000字左右

admin2022-11-22 15:08:10.0读后感350

  亲爱的阅读者,请允许我向您提出以下的问题——你最喜欢的一本书是什么,请你为什么喜欢它?

  我想,一开始当大家注意到自己被称为“阅读者”这样略显庄重的称呼时,心里可能会突然冒出“我是否正要面临一个可能会暴露我的阅读面其实不广”的疑虑;但是,当问题呈现,你可能会松一口气,因为这样的问题似乎是太寻常,也太简单了。于是,你开始从读过的书目里筛选,并适当打腹稿以备应对“为什么喜欢”这一提问。在考虑片刻后,你说出了那段准备好的自认为已尽可能完善地点出该书妙处或说明它对你产生过如何深远影响的话语来。好了,你终于结束了这几分钟的即兴演讲,没犯什么逻辑错误,没有语病,一切趋于完美了。

  那么,你的答案是完美的么?

  自然不是。四百年前,英国的剧作家莎士比亚早已给出了答案——“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如果你只是立足于个人的阅读视野与体会,那么你对一本书的解读,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达到真正的完美。也就是说,这样的问题是开放的,而且,站在因不断学习而拓展着对世界的纵深认识的学习者而言,在不同时期碰到同样的一个问题,答案可能总会被不断更新、被充实甚至被推翻。

  现在,把问题送回到笔者面前,那么,笔者为什么要问这样一个问题?——因为,它与我最近在阅读的这本书有关,也与我的阅读体验和追求息息相关。

  1《深度学习》简介与本人的阅读契机

  先来谈谈这本书——《深度学习》,是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的钟启泉教授所著,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21年出版,而我手上的这版已经是该书的第五次印版——就一个理论学习经验不多的人而言,我想说这本书真是不容易读懂,但是一本探索教育新理念的理论书籍,能在短短的一年内被多次重印,可见其在国内的受关注程度。

  其实,“深度学习”这个理念在20世纪80年代就被提出,而且,一些西方国家及日本就这一新型的学习模式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研究探索,笔者有幸听闻这一概念,是在2020年的一次外出培训上,来自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的傅瑞屏教授给我们讲了一节介绍“深度学习”课。在那节课上,我除了埋头于认真记笔记,脑子总不时将老师谈的“深度学习”中的“对话”模式与自己一直在学校文学社的心得交流基础模式进行对比映照,在那时,我心里就产生了要对“深度学习”这一理念进行继续学习的念头。
深度学习
  这个暑假,我利用闲暇时间比较浅薄地阅读了这本书,直奔主题地找到了那些与我的社团探索相关的理论。书中的引言部分提到了“对话”这一模式——“从本质上来说,学校的课堂教学是由三种对话——‘同客体的相遇与对话’‘同他者的相遇与对话’‘同自己的相遇与对话’组成”①,在书本的第六章《深度学习“对话指导”与“反思指导”》②中更细致地阐明了在深度学习的理念下开展的教学,它更注重与学习者参与到“话境”里面——“话境”这个词是笔者生造出来的,它大概的意思就是学习者在“思考(语言内化)-表达(语言外化)-聆听(语言内化)-结论(语言外化)”这样的不断与话语产生关联的环境里面,去培养锻炼其思考力、判断力与表达力。

  2“深度学习”理念在阅读实践中的体现

  那么,这些深度学习的理念,与我的阅读体验又有什么关系呢?

  暑期有个名为《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的视频备受关注,引发了网友的热议,笔者也看了,而且关注到弹幕中有不少网友把二舅的故事和余华的《活着》联系起来。几位有读过《活着》的朋友,刚好也就这一点谈各自看法,:A君说小说主人公福贵接连遭逢人生的大不幸,这有“兜售悲剧(卖惨)”之嫌;B君则认为福贵的悲剧,有很大一部分是社会的原因;而我的看法是,作者想展现的就是一个坚韧而无意识地抵抗着多舛命运的中国农民个体……这样的讨论,没有谁更高明,有的只有角度与视野的差异——A代表着一部分读者的意见,接连的不幸确实让人感觉有过于浓重的戏剧效果,而真实的人生也许是小低谷和小高潮交错;而B君则引领我不要只把目光放在主角,而要关注其社会背景(这个方法,也适用于对其他小说的思考);而对于自己的看法,老实说,笔者在大学读完《活着》时也没有与旁人就其进行深入的讨论,因而也没有很认真地思考其意义,反而是待到这一刻为了表达看法,才回忆原作进行思考,因而才有自己对这本书的一点浅薄的评价。

  从这种角度看,这真是一场“互惠”的对话,而这样的一次对话,与“深度学习”中的三种对话也是对应的。

  首先,在阅读《活着》或观看《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这个视频的时候,我们是在阅读文字或理解视频内容(更专业的人可能还会从人物的服装与站位、取镜的远近角度或者整个画面的冷暖色调去读懂“影视语言”),在这个过程中,人的情绪受作品牵连,感动、遗憾、深思……这是与文字或影视语言对话,也可以说是在与创作文字或影视作品的作者进行对话,这是“同客体的相遇与对话”。

  其次,当一个人为了称述个人意见,他就必须厘清在阅读书本或观影时那样一种“若即若离”的朦胧感受,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进行思考、判断和语言组织,最终将这种感受以文字或话语的形态呈现,让内化的语言外化出来,这就是第二种对话“同他者的相遇与对话”的第一步;在这样一场交流中,作为听者,假若能耐心聆听,听到见解相同的地方不免拍手叫好,这是因为自己的理解也得到了认可,且于谈者的见解里找到了与自己阅读时相同感受的另一语言具貌,因而心悦诚服;若听到不同见解而能认真思考其可能性与合理性,后因为谈者的解释而发自内心地点头肯首,那么,这两个人便在这样的对话中交换了彼此的阅读审美与价值观,这就是“同他者的相遇与对话”。

  其实能达到第二步,对这本书或影视作品的理解深度,已经比仅凭一个人内化的思考语言更深入了,但“深度学习”模式中还有第三种对话,就是“同自己的相遇与对话”。这种对话的发生比较难得,它既需要前两种对话的思考与表达准备,更需要前二者后的思维整理,用一个比较好理解的词概括,那就是“反思”。这种反思最好是用文字定型,在对作品有较深入的思辨理解后,再来动笔写读后感,就是一种不错的反思体现。在笔者看来,第三种对话还有一个更高阶的运用,就是在与他人进行交流时,学习他人的观察角度与思考方式,运用到自己下一次的阅读与思考中去,假若能让这样的思考模式定型,甚至不仅在阅读,而能运用到生活中的其他需要思考的场景中去,那对个人来说,更是一种思维成熟的“深度学习”。

  由此可见,读后的思考与交流,也是阅读中重要的一环,这可以说是对作品的深度阅读,它是一种没有被你意识到、却能够让你本次阅读的效果产生质的飞跃影响的重要的学习模式。

  3“深度学习”概念在文学社开展中的落地

  上文中提到我对“深度学习”这一概念感兴趣,是因为它与我校文学社一直在探索的阅读心得交流模式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每学期,我们先安排一定书目要求学生先进行阅读,后撰写心得体会,然后利用一节课进行阅读心得交流,最后将学生们的读后感集结发刊。这种模式包括这几个部分:阅读、写体会、交流与反思。

  阅读作品,跟随作者见证了某个人物的变化,窥知其心理,洞察社会的变化,思考某个句子的深层意义,思考某个人物性格的形成原因,思考作者如何构建某个主题……这是第一层交流——属于作者与读者,对应“同客体的相遇与对话”;完成读后感写作,师生就同一人物或作家进行看法交流,同一个人物,不同的读者由于经历、思想深度、分析角度的不同,会产生出许多的对这个人不同的看法……这是第二层交流,属于读者与读者,对应“同他者的相遇与对话”;最后,师生们从他人的见解中补充了自己见识的短缺,拓展了各人看事物的角度与视野,丰实了对作品的思考与以往观念狭隘的部分,这是第三层的交流,属于交流前后的读者自己,对应“‘同自己的相遇与对话”。

  通过对《深度学习》这本书的阅读,我为我们摸索出来的这种文学社常规模式找到了理论依托,这更增强了我继续开展这种探索的信心。

  4阅读中的“功利”追求

  王家卫的电影《一代宗师》里有一句台词——“人的一生是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的过程。”我觉得,放在这样一场拥有三种对话系统的深度阅读,也是适合的:阅读作品,见识作者为你展示的新天地;与人交流,见识他人眼中的书中世界,也窥视他人的眼界与胸襟;最后是整理对书本的理解要点,并同时反思自身思考局限,直面不足,纳人之长而补己之短……如此循环反复,成就更好的自我——这也就是笔者在阅读中的一点小小的“功利”的追求。

  最后在此引用孔夫子的名言“学而不思则罔”,笔者认为,读而不思,同样惘然无获,所以,各位阅读者,以后请注意改变你的阅读模式——且读且思且交流,自由地来一场激荡脑力的深度学习吧!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