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功勋观后感3000字

admin2022-11-09 15:25:43.0观后感881

  “慷慨激昂的歌声,引领人们的思绪穿越历史烟云。从风雨如磐到走向繁荣富强,从积贫积弱到迈向伟大复兴,70年栉风沐雨,70年开创伟业。”70年来,我国经历了太多的波折坎坷与曲折历程,如今终于迎来了我们的曙光与希望。

  70年峥嵘岁月,70年荣辱与共,中华民族诞生过一批卓越的功臣,他们坚守爱国心、心怀报国志,将个人梦想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他们曾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上,看着幸福与残忍同生共至,于是更能够胸怀祖国、造福人民,他们与人民站在统一战线上,与人民风雨同舟,命运与共,心手相连,共迎未来。我国为他们颁发了“共和国勋章”,以表彰共和国功臣们做出的巨大贡献,礼赞国家最高荣誉,祝福祖国繁荣昌盛。

  《功勋》讲了九个共和国功臣的故事,她们分别是分别是中国著名的“氢弹之父”于敏、全国劳动模范申纪兰、“卫星之父”孙家栋、“一级英雄”李延年、“时代楷模”张富清、“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中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和医学专家钟南山,他们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贡献了非常大的力量。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观看了电视连续剧《功勋》后,我受到了很多启发,我为老一辈科学家的崇高精神而热泪盈眶,并且,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为有这样的英雄前辈而感到自豪。

  遍观《功勋》全书结合有关史料,我对钟南山院士与袁隆平院士的经历与贡献有了以下更深刻的认识。

  (一)大爱暖人心,世间无冷意

  2020年新春伊始,本是灿烂美丽的季节,可因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今年的春天好像来得很晚,多了些许黯然。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却又损失惨重的战斗,当全国拉响警报时,人们陷入了恐慌,不知所措。但有那么一群人站了出来,他们挥泪告别亲人,以平凡的身躯、坚忍不拔的毅力走上了战场。穿上白大褂,披好防护服,他们是令人敬佩的白衣天使。在众多为抗击疫情奋勇向前的白衣天使中,一位头发花白、眼神坚定、身体力行的老人吸引了我的目光。他是抗击这场疫情的一分子,每时每刻感动着我的''——钟南山院士。
功勋
  当新型冠状病毒开始传播后,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在冒汗,因为这种病毒威力巨大,染上这种病毒,轻则疾病缠身,重则有生命危险。彼时的钟南山院士已有八十四岁高龄,本该颐养天年,却不顾自身安危及身体抱恙赶赴最前线。当他做出这个决定后,全国人民无不感动,又怎会不为他捏把汗?他被任命为这场战斗的“统帅”,国人无不感到自豪。

  花儿会在最需要它的地方开放。此时,国家需要他,他奋勇向前,不顾一切赶去武汉。在经历了一番舟车劳顿后,他还没有来得及休息,就通过媒体呼吁群众:“要隔离,要防护。”还安慰惊恐、着急的百姓:“这病能治,不要慌张。”这些话让每一个人都感到暖心,仿佛是他为我们撑起了一片天。在劳累过度时,他的眼泪湿润了眼眶,眼睛里的血丝便毫无藏匿之处,钟南山院士为了国家和人民已经很久都没合过眼了。那一双布满皱纹,青筋都像要暴出来的老手,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救治付出了那么多辛劳,为祖国医学事业做出了那么多贡献。被确诊的感染人数一天比一天增多,屏幕上的数字越来越多,大地图上的颜色开始蔓延,他忧心忡忡,泪水又一次湿润了他的眼眶。人们的心也怦怦直跳,可人们没有害怕,因为人们背后有钟南山院士这样肯为国家担当进取、为广大人民的利益付出的英雄使者。他夜以继日地工作,带领白衣天使攻坚克难,为人民鞠躬尽瘁,他悬壶济世的情怀又一次让国人泪奔。

  时光依旧,白驹过隙,使我想起19年前暴发的非典型性肺炎SARS病毒。那时局势严峻,情形紧迫。国家政府开启了二级响应。非典型性肺炎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人们束手无策。那时,钟南山院士站了出来,发扬“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精神。正所谓医者仁心,他不断战胜困难,寻找治病的良方,这就是人民的信心所在,也是中国人的力量所在。他,与死神争夺生命,一次又一次取得成功。

  钟南山院士无愧于大国功勋,他是国家和时代需要的人。他曾说:“一个医生,只要上了手术台,那他就是一个战士。”钟南山院士是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的功勋人物,他做出了巨大贡献,确实不可替代,实属国士无双。

  我们敬钟南山院士,因为他耄耋受命,冲上一线,义无反顾,共与病魔,生死搏斗。不计报酬,不论生死。带头书写请战书,按下血指痕,公而忘私;争分夺秒,与死斗争。抗疫之路一路崎岖,任山高水重,负重前行,与人民并肩过寒冬。于天地之间,点燃无数希望火种。

  (二)人间播种子,天上洒甘霖

  有人说,你是草木愚夫。有人说,你是辛勤劳模。播种时,你接锄而去,挥洒一身汗水。收获时,你挥镰而至,堆着一脸笑容。你用宽大厚实的肩膀,挑着那满当当的水桶。你用满是茧子的双手,灌溉那几寸长的稻子。稻子向你弯腰致敬,你慈爱地抚摸着它的头。直到最后,只剩下满脸笑容。——题记

  我们永远也无法忘记这悲痛的一天:袁隆平院士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昨夜山河齐悲恸,今朝双星辞九州。青海、云南接连不断的震情让全国人民忧心不已,令无数正蓬勃怒放的生命之花在猝然间凋谢。天地悲恸地痛苦招聚晦暗的乌云,整日整夜的阴雨绵绵搅得人人心绪不宁。人民心中的缅怀,铸成英雄的不朽。袁隆平院士炽热而滚烫的心一直牵系着我国杂交水稻的发展。

  “我有两个梦,一个是超级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有稻子那么长,结的籽有花生那么大,我和我的助手就坐在稻穗下乘凉,叫做禾下乘凉梦;第二个梦就是杂交要覆盖全球。”袁老把一生的黄金时光都放在了杂交水稻的培育上,为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保障粮食安全做出了卓越贡献。一生在农业科研第一线辛勤耕耘,不懈探索,为世界和社会进步树立丰碑。他夜以继日地沉浸在黄土地里抚摸着他的稻子,他用那双粗糙而朴实无华的手在挚爱的大地上书写生命的意义,用背影去抵挡无情岁月的磨蚀与侵袭。

  看千重菽浪,闻十里稻香。袁老的灵魂在风吹簌簌麦浪里回响。从此稻田里燃起的每一缕炊烟,都藏匿着人间对他无尽的思念;从此饭桌上下肚里的每一粒米饭,都饱含着人民对他深深的敬重。有人说他并没有离开,只是带着金黄的种子走向了远方;有人说他换了个地点,去天堂继续研究水稻,拯救那些因饥饿而死的人们;有人说他换了种方式,化身为人间的守护者,继续以大爱护佑稻禾。但无论如何,我始终怀揣这样一种坚定的信念,我相信袁老并没有离开我们,他只是化为了天上一颗耀眼的星星,怀着慈爱与希望看着人间。

  袁老为了杂交水稻的培育甚至错失了见妈妈最后一面的机会。“稻芒划过手掌,稻草在场上堆积成垛,谷子在阳光中哗哗作响,水田在西晒下泛出橙黄的颜色。”袁老也曾想过带妈妈去看看这世间的遍地金黄,可是他却再也没有机会,这也因此成为袁老终生的遗憾。

  袁老就该活成一个肆意潇洒的神仙,天天在金黄的土地上缓慢开着小车穿梭在稻浪翻涌的田间。任流年变换,时过境迁,带着他的小猫花花守着那一方金黄色的田。袁老说他爱吃农家里新剥出的豌豆,喜欢在工作闲暇之余同伙伴打上几轮羽毛球,喜欢吹着田野里刮来的风拉起自己的小提琴,又或是伙同自己的老伙计打上几桌麻将,在自己的田里做一个自由散漫的快意人,看到松软的泥间有可爱的鸭子摇摇晃晃地用脚蹼行走,袁老会笑得很可爱,憨态可掬的目光里永远翻涌着滚烫的热情。

  九十载的人间起伏,他来时满目疮痍,他走时锦绣河山。袁老一生的大多数时光牵挂着中国百姓,牵挂着民生大计,心系着祖国粮食安全的筑防。他把一生献给了农业发展,献给了祖国和人民,自己却先睡去了。他是当之无愧的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他会永远活在时代和人民的记忆之中,成为人民心中的一个永恒的标志。

  大国功臣的事迹让我坚信:我们作为青年一辈,应该铭记历史使命,把先辈的优良传统传承下去,努力学习,积极实践,脚踏实地地做好当下的事,为祖国的建设与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