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巴金《家》读后感

admin2022-07-25 14:20:45.0读后感365

  提到“家”这个字,我们的心中大多应该想到的是温暖、和睦或美好。也许每个家庭在平日里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不可避免的矛盾,但矛盾过后,依旧会充满温暖,家是心灵深处的一片宁静而温馨的港湾。然而回眸历史,在那黑暗的封建社会,在那旧礼教的毒害下,家却并非是这样的温暖明媚。

  第一次接触《家》这本书是在读高二的时候,翻看第一页时便感觉这是一个令人悲愤的结局,尽管如此,我还是想要继续读下去。带着非黑即白的幼稚,我痛恨觉新的懦弱,可怜梅与鸣凤的悲惨,羡慕觉民的稳重和觉慧的勇气。这便是《家》留给我的最初印象。

  若干年后重拾这本书,除了感叹当时封建社会的可悲,也让我看到他们反抗命运却被命运束缚的无奈。面对命运的安排,有人选择逃避,有人选择接受,有人即使被打得遍体鳞伤也要冲出家的牢笼,更有人哀叹命运的不公而又默默不争。试想,若是他们生在一个全新的家庭,他们的恋情也不会那么悲哀;若是他们拥有选择的权力,他们的故事也不会那么令人悲悯;若是没有家这个牢笼,他们也不会藏着两面性的脸庞。记得文章中有这么一句话:“风雪会长久管制这个世界,明媚的春天不会回来了。”他们期盼着春天的到来,可春天来了也如同灰暗的冬天,没有任何的色彩。我想,在《家》这个故事中,无论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觉新,还是想要挣脱命运束缚的觉民、觉慧,都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符号,都是那个时代的一抹希望。
家
  作为成年人,我依旧想从《家》中读出或多或少的温暖和人情味。“雪已经停住了,风也渐渐地减轻了它的威势。墙头和屋顶上都积了很厚的雪,在灰暗的暮色里闪闪地发亮。几家灯烛辉煌的店铺夹杂在黑漆大门的公馆中间,点缀了这条寂寞的街道,在这寒冷的冬日的傍晚,多少散布了一点温暖与光明。”,读到这儿心中总算浸入了一丝温暖与明媚。我认为,无论是对兄弟三人还是路边的行人,这样的景象会让人觉得房屋好像都有着生命的迹象,他们的“高家”似乎还是存在那么一丝温暖的。对于兄弟三人而言,尽管从小接受的是家庭迂腐的教育,但善良的本性让他们还是心怀一份温暖,一丝希望;对路人而言,在那黑暗寒冷的夜晚,至少还有这么一处给了他们一点点光明,在黑暗中照亮了前行的步伐。

  我怜悯大哥觉新,他在旧中国传统礼教的束缚下,一出生就被命运的枷锁套牢,经常陷入两难境地的大哥,牺牲了自己原本向往自由的心,而他的弟弟们因为有了他的庇护,可以毫无顾虑的追求想做之事。更重要的是觉民和觉慧都接受了新时期新思想的熏陶,有着比觉新更多的勇敢,更想冲出家的牢笼。大哥觉新最后决定让觉慧远离这个家,去寻找自己想要的人生,亦或许这本身也是大哥想要的幸福和自由。我想三兄弟的人生也在诠释着家最本真的意义,彼此成就,彼此牺牲,这可能就是家所带来的温暖吧!

  如今再读这本书,看到的不只是一个封建大家庭的盛世与衰败,还有觉新懦弱背后的善良和自我付出,觉民觉慧争取自由的无畏和勇敢。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家是心中最温暖的港湾。在他们看来,家也是最温暖的地方,正如书中结尾写到:“觉慧怀念了他的家曾经给他的温暖”。他们三人趋光行走,在阳光与阴影中徘徊;他们嘲弄命运却又双双起舞,凝视世间风尘起落;他们用自己流淌的骨血,灌溉着无望的爱。

  曾经辉煌无比的大家庭也逐渐被人遗忘。故事的结局是悲哀的,可是觉慧向往的自由和光明却鼓舞着每一个想要奋进的青年!于当代青年而言,如果我们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只愿我们在拼搏的道路上记得心中那片宁静的港湾--家!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