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从优秀教师到卓越教师读书心得体会1200字

admin2025-11-14 22:23:27.0读书心得2

  在开封的晨曦与夜色中穿梭,我们日复一日地耕耘于三尺讲台。我们或许是他人眼中的“优秀教师”,但教育的终极追求,永远是“卓越”。近日,重读《从优秀教师到卓越教师》一书,如清泉涤荡心灵,让我对脚下的路与心中的光,有了更深的体悟。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肩负为国育才的重任,身处教育改革的浪潮中。“优秀”似乎是身边许多同事的标签:扎实的学识、娴熟的技巧、亮眼的成绩。但《从优秀教师到卓越教师》一书却犀利地指出:优秀是卓越最大的敌人。这并非否定优秀,而是提醒我们,满足于“优秀”的惯性,会遮蔽我们望向“卓越”的视野。那么,从开封熙攘的校园到灯火通明的办公室,那条通往卓越的道路,究竟在哪里?

  这本书给了我答案:它不在外在的技巧,而在内心的信仰。一、从“技术”到“艺术”:教育是心灵的对话卓越教师与优秀教师的核心区别,在于他们更关注“人”本身,而非仅仅关注“事”。我的日常工作,曾几何时,我也曾沉迷于“技术流”:如何设计更精巧的课堂环节?如何运用更前沿的多媒体技术?如何精准地抓取考点?这些固然重要,但当我面对一个在“双减”后依然焦虑的家长,或是一个在数字化浪潮中感到迷失的学生时,我发现,再精巧的技术也显得苍白。
从优秀教师到卓越教师
  卓越的教育是一门“艺术”,是心与心的碰撞。它要求我们:看见每一个“人”。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卓越教师能穿透成绩单和排名,看到那个内向孩子眼中的星光,看到那个调皮孩子心底的渴望。我们不仅要教“火电的学生”,更要教“在火电的每一个学生”。

  构建“信任”而非“管理”:优秀的老师善于管理班级,秩序井然;而卓越的老师致力于构建一个充满信任和安全感的学习共同体。在这里,学生不怕犯错,敢于质疑,因为他们知道,老师是他们最坚实的后盾。二、从“燃烧”到“长明”:坚守信仰是力量的源泉

  教师,常被比作“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但过度燃烧,终会油尽灯枯。这本书让我深刻反思:如何让这盏灯不仅明亮,而且能够“长明”?答案就在于坚守心中的信仰

  。这份信仰,是对教育规律的敬畏,是对生命成长的无限信任。在如今科技快速发展、AI技术广泛应用的环境下,我们很容易被大数据的各种指标、评比和外部期待所裹挟,从而迷失方向。此时,心中的信仰就是我们教育的“定盘星”。

  它让我在浮躁中保持沉静:当“唯分数论”的杂音不绝于耳时,我坚信教育的本质是“立德树人”。我会坚持带学生去走一走、看一看体验400米有多长?1公顷有多大?动手做一做“莫比乌斯环”感知数学的神奇,读一读“你知道吗?”了解古今中外的数学文化,因为我相信,宽广的视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才是他们未来行走世界的根基。

  它让我在倦怠时重燃激情:批改作业到深夜,处理学生矛盾到口干舌燥……这些都是常态。但当我回想起那个因为我鼓励而眼睛发亮的孩子,那个在毕业时深深鞠躬的学生,我就能立刻感受到这份职业无与伦比的价值感。这份价值感,正是信仰结出的甜美果实。

  卓越,归根结底,是一种由内而外的精神气质。它意味着我们不仅是在教书,更是在用自己全部的生命状态,向学生诠释什么是爱、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坚持。读完《从优秀教师到卓越教师》我更加笃定。在教育的沃土上,我们或许永远无法达到世俗定义的“完美”、“卓越”,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永远行走在通往卓越的路上。

  这条路,始于技术,成于艺术,最终归于内心的信仰。让我们共同守护好心中的那盏灯。它或许微弱,但足以照亮一间教室;它或许平凡,但足以温暖几十个童年。从优秀走向卓越,就是我们选择永不熄灭,用信仰之光,为祖国的未来,点亮更多璀璨的星河。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