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正面管教读后感1000字

admin2025-11-13 14:37:36.0读后感2

  入职近两年,经常问自己,我是否拥有当一名班主任的技能准备和心理准备?答案经常是否定的,原因是我在管理班级上自信不够,方法也不够,于是近期读了这本书——《正面管教》,希望以此来给自己赋能,主要有以下几点收获。

  一、教育理念的革新——从权威控制到尊重合作

  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师常以权威者姿态制定规则、执行惩罚,而《正面管教》强调“和善而坚定”的平衡——既尊重学生的个性与需求,又坚守原则底线。这种理念要求我们转变角色,从规则的强制执行者变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例如,可通过班会与学生共同制定课堂规则,赋予学生参与权,使其在规则制定中理解责任与权利的平衡。

  二、课堂管理的艺术

  (1)和善与坚定并行
正面管教
  当学生扰乱秩序时,我们可通过眼神交流、肢体语言传递不满,而非直接批评。例如,面对课堂讲话的学生可暂停授课,用温和而坚定的目光注视,待学生安静后给予解释机会:“我知道你们想交流,但现在是学习时间,课后可以分享。”此举既维护了课堂秩序,又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

  (2)非语言沟通的运用

  书中强调,我们的态度和语气比言语本身更重要。例如,当学生分心时可轻声提醒:“我们正在讨论一个重要的问题,你的想法很关键,现在能集中注意力吗?”这种表达方式既明确指出问题,又传递出对学生的期待。

  三、师生关系的重构

  (1)建立基于信任与尊重的师生关系

  我们需倾听学生的内心需求,理解其行为背后的动机。例如,当学生频繁打断课堂时,可尝试询问:“你似乎有很多想法想表达,是否需要调整发言方式?”通过共情沟通,教师能帮助学生学会正确表达需求,而非简单归咎于“调皮”。

  (2)“赢得”而非“赢了”孩子

  书中提出“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表达理解、表达同情、分享感受、共同解决问题。例如,当学生因作业未完成而焦虑时,我们可先说:“我理解你感到压力很大,我以前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再引导学生一起分析原因,制定改进计划。

  四、学生成长的赋能

  (1)培养责任感与自主能力

  我们可通过“鼓励模式”替代传统奖惩机制。例如,布置小组合作任务时,我们可引导学生自主分工、制定计划,并在过程中给予支持而非干预。当学生完成任务后,需具体肯定其贡献:“你们在分工时充分考虑了每个人的优势,这种合作精神非常可贵。”

  (2)关注解决问题的过程

  当学生犯错时,我们可引导其思考:“你认为这个问题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可以如何避免下次再犯?”例如,学生因粗心导致考试失利,我们可与其共同分析错题原因,并制定改进计划,而非单纯批评。

  《正面管教》为我们提供了可操作的方法论:通过共同制定规则、运用非语言沟通、倾听学生需求、鼓励自主探索,我们不仅能营造和谐课堂氛围,更能帮助学生成长为自信、自律、有责任感的人。这种教育方式的本质,是让我们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脚手架”,而非“指挥棒”。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