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1000字作文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是美国女作家塔拉・韦斯特弗所著。读这本源于朋友的推荐,读之前也没有特别在意,只把它当做一本普通的书,想着能让我静心就行。但是读的过程,可以用爱不释手来形容,一有时间就马上读上几页,读完后更是思绪万千。
现在社会上还有一种读书无用论的观点:“读了那么多书,还是找不到工作要去当外卖员,读书干什么?还不如直接去当外卖员!”“读书读傻了,啥也不懂!”“不是块读书的料”等等,诸如此类。
我一直没有看到能强有力地驳斥这些言论的有力支撑,读完这本书,我想我感受到了,教育是激发自我觉醒的强大动力,会让人在知识、思想、行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方面都有改变的,也会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好。
一、教育改变命运
塔拉生活的家庭,七个孩子中,四个没有出生证明。父母不让孩子们去学校读书,坚持在家里自己辅导学习,从小塔拉就在父亲开的废料场,小时候在里面玩耍、长大了在里面工作。如果不是16岁时,第一个离开家里去上高中的哥哥鼓励塔拉可以去学习,获取高中学历,她的人生可能就只能在厨房或者是废料场打转。
为了读书,塔拉每天4点起床去便利店打工攒钱,自学高中课程,自己买教材,想办法找到上高中的表姐,让她辅导功课等等,通过不懈的努力,经历两次考试,她终于达到了杨百翰大学的录取分数,成为了一名大学生。父母不给学费,她就自己打工挣钱,教授听说她的困难,为她申请了助学金,她经历百般磨砺却依然顽强。
从一个没有户口的生活在山上的女孩,成长为一名大学生、博士生,塔拉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传奇。
二、教育获取知识
在课堂上听到“躁郁症”这一词汇,塔拉对照父亲的言行,真正意识到了父亲很多言行实际是不正常的,原来是有病;她明白了哥哥肖恩只要一发怒,就会将她的头按到马桶里,几乎将她的手臂折断,那不叫开玩笑,而是一种虐待;她学到了历史跟父亲讲述的不一致,父亲的观点只是一些极端分子发表的言论,被他看到了而已,历史是客观的。
当更多的人、更多的词汇出现,更多的学科知识涌入塔拉的世界,她对以前的生活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同时也更加坚定要自己上大学的选择。
三、教育决定选择
父母不想让塔拉读大学,甚至在参加塔拉的毕业仪式后,以亲情威胁她,如果继续读书,就将失去家庭和所有亲人。
塔拉在亲情、学业、过去、现在中痛苦地游走,甚至一度崩溃,无法完成博士学业,在她内心极度复杂的亲情与重建自我的撕扯斗争中,她终于做出了选择——要完成学业,即使失去了亲人又何妨,这时一个新的塔拉获得了重生。
她写到“我已经不是当初那个被父亲养大的孩子,但他依然是那个养育了她的父亲。”蜕变、背叛,促使这一切的,正是教育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