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与地坛》有感800字
我一连看了两遍史铁生的散文佳作《我与地坛》,通篇都充满着哲学思想和不屈不挠的乐观向上精神,深深地被鼓舞着。
书中,作者首先勾勒出母亲的伟大形象。母亲大爱无疆,默默地关心着儿子,为儿子寻找出路,用智慧的方式呵护着他。特别是母亲“在地坛草丛中寻找轮椅车辙”的场景,我读得热泪盈眶。可怜天下父母心,有哪个母亲不疼爱自己的孩子,尤其像史铁生这样的,我觉得写得极其生动感人,将母亲无微不至的关怀表现得淋漓尽致。
作者与地坛有着深厚的情感,在他痛苦无助的时候,经常摇着轮椅车去地坛,获得心灵的慰籍。他爱地坛,爱那里的风过檐铃,紫燕盘旋,爱那里的蜂飞蝶舞,暮鸦归来,草动虫鸣……总之,他爱地坛四季的歌咏此起彼伏从不间断,他用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着园中四季的变迁以及他在地坛的诸多体验。
史铁生的文笔细腻质朴,平淡真诚,风趣幽默。他21岁的时候,双腿残疾,永久瘫痪,坐在轮椅上。
祸不单行,无独有偶,可惜的是他又患上了严重的肾病,逐渐恶化成尿毒症,但他没有被病魔压倒,没有向命运屈服,他幽默地说:“我的职业是生病,业余才是写作”。
他在书里记录了他对死亡,生命意义和亲情的深邃思考。他说:“无论什么季节,什么天气,我都在这园子里待过,地坛的每一米草地上,都有过我的车轮印”。他在这里重新考虑死亡,想了好几年,终于想明白了。他说:“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他说:“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你能创造这过程的美好与精彩,生命的价值就在你能够镇静而又激动的欣赏这过程的美丽与悲壮”。
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和壮阔,跟病魔搏斗了40年,生前他留给世人丰厚的文化食粮,温暖了无数人,死后他将所有器官都捐赠给了他人。作家莫言在[寻找.史铁生]中曾说:“中国作协只养一个人,那也该是史铁生。”
史铁生用他顽强拼搏的精神和生香的墨笔践行着他轮椅上的精彩人生,绽放着他生命的价值!向史铁生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