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我与地坛读后感3000字

admin2022-10-04 19:33:20.0读后感568

  对生命的感悟与思考,对母亲的思念与愧疚,如圈圈涟漪,在史铁生的笔下荡漾开来。留给读者的,不仅有生死感悟,更有对命运的不屈,倔强而又孤独的心,终与命运和解。

  一、生与死

  双腿瘫痪使得他在生与死的心理较量中得到重生,宛如凤凰涅槃。这也使得他在之后的文学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更加坚强。“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在经过漫长而深入的思考之后,作者得出了一个结论:生,不可辩论;死,必然降临。

  在孤独和寂静中,“死”这个意念徘徊在史铁生脑海,这令他看透了生命,超越生死,“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它使“我”对死亡不再执着,死是不幸终有解脱的保障,是苦难终有结束的福音。人终有一死,既然如此,何不活下去试试看?“假若没有死的催促和提示,我们准会疲疲塌塌地活得没了兴致没了胃口,生活会像七个永远唱下去的样板戏那样让人失却了新奇感。”死的存在迫使人思考如何活。只有真正活过、活得有价值、有意义,人才可能坦然迎接死亡的到来。

  拜伦说:“逆境是达到真理的一条通路。”无疑,史铁生在历经十五年对生死问题的追寻和思考,体悟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彻底摆脱了死亡的诱惑,走出了生死挣扎的泥淖。他设想面对人生自己的三个角色:孩子、热恋中的情人、老人。孩子是生命的初始,因好奇而活,探索生命的奥秘;热恋中的情人是生命的中途,找寻到生命的意义并享受生命的美好;老人代表生命即将结束,享受美好的同时,一步步都走在回去的路上。向死而生,生命美好却短暂,所以真的不必要急于求死。他懂得了生,理解了死。他和生命达成了和解。

  二、偶然与必然

  一个最有天赋的长跑家,因为“文革”中出言不慎坐了几年牢,出来后好不容易找了个拉板车的工作,因待遇样样不能与别人平等,苦闷之极便练习长跑,他春夏秋冬,风雨无阻,每天跑两万米,以期用长跑成绩来获得政治上的解放。第一年他跑了十五名,他看见前十名的照片都挂在了长安街的新闻橱窗里,于是有了信心。第二年他跑了第四名,橱窗里只挂了前三名的照片。第三年他跑了第七名,橱窗里挂了前六名的照片。第四年他跑了第三名,橱窗里只挂了第一名的照片。第五年他跑了第一名,橱窗里只有一幅环城赛群众场面的照片,他几乎绝望了。最后一次环城赛,他以38岁之龄得了第一名并破了纪录,有一位专业队的教练说:“我要是十年前发现你就好了。”
我与地坛
  那个七岁的小男孩,因为扒卡车尾巴兜风,从车上摔了下来,摔坏了脊椎,四肢肌肉都在萎缩。“他不知道,他还不懂,命运中有一种错误是只能犯一次的,并没有改正的机会,命运中有一种并非是错误的错误,比如淘气,是什么错误呢?但这却是不被原谅的。”多少人只因犯了一个不是错误的错误,一个人之常情的错误,便铸成了一生的悔恨与错误,无法改正与弥补。

  在地坛中,那个漂亮的小姑娘嗓音好听,天真爱美,有疼爱保护她的哥哥。但她智力有缺陷,不能理解生活中发生的一切,也没有能力保护自己。人间之事显出上帝的居心可疑且残忍。带着深切的悲悯,作者从小姑娘的不幸切入,进一步探讨生命中的苦难,终于领悟到,假如可以消除一切人类不喜欢的事物,没有苦难,人人完美,那这样的世界将是一潭死水,没有感觉,没有活力。因此,差别永远是要有的,人类也只好接受苦难。由谁承担不幸?又由谁体现幸福?听凭偶然。“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

  三、愧疚与遗憾

  史铁生的生死苦恼、破茧重生,与母爱的温暖、召唤是分不开的。但对母亲,作者又是多么愧疚与遗憾呀。

  “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待她再次送我出门的时候,她说:‘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

  这是一个怎样痛苦又伟大的母亲啊!母亲先是帮助随时都有可能轻生的儿子坐车上轮椅车,然后是自我安慰:“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儿子久久不归时,悄悄去地坛四处寻找,不知道她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

  在活到最狂妄的年纪,史铁生失去了双腿,终日与轮椅为伴,那时的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他单知道命运对他不公平,不曾想过子女的不幸与痛苦,在母亲那里是要加倍的。作者曾坐在树丛深处,默看母亲着急、慌张却又找不到他的神情,却不去喊母亲,任母亲焦急、担心。当他妥协命运的安排,闯出了一条以写作为生的活路时,母亲却永远地离开了他。

  母亲猝不及防的离世,让史铁生对母亲的痛苦有了深刻的理解。他意识到:有过我车辙印的地方,也有过母亲的足迹。他渐渐明白,母亲说:“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实际上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的祷告,是给他的提示,是恳求与嘱咐。母亲压抑着痛心的焦虑,显露的却是深切的理解。地坛不单单是我的地坛,也是母亲的地坛,好像母亲变成了地坛,地坛成了母亲,我们彼此默默陪伴,彼此理解最深痛的思念与遗憾。

  “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誓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对这种无法弥补的愧疚与遗憾,史铁生终与它们和解。

  四、磨难、价值与幸福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命运对于史铁生是残酷的,让他在双腿瘫痪之后,还要饱受尿毒症的侵袭。但是上苍对于史铁生又是照顾的,让他在经历苦难之后,给了他生命价值的追求。史铁生在21岁那年因疾病而导致下身瘫痪而无法行走,在经历了八年的痛苦彷徨之后,他于1979年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小说,此后就笔耕不辍,在文学的道路上一路攀爬。因为自己的残疾之躯,他对于残疾人的心路历程极为熟悉,所以他在作品中常常塑造残疾人的形象,例如《山顶上的传说》就以史铁生为原型塑造了爱好文学,却又双腿瘫痪的主人公形象;《午餐半小时》中的主角是虽然身体残疾瘫痪但依然和大爷大妈一起工作的青年;《命若琴弦》中的虽然双目失明但依然坚强生活的老瞎子和小瞎子;《来到人间》中描述了一位天生侏儒症的小女孩的生活经历;《宿命》中塑造了天降横祸却依然不放弃理想的有志青年等等。他对于残疾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存处境的挖掘和表现,表达了残疾人对于生活的热爱,永不放弃理想的精神,体现了他人生的价值,而这一切却是他用非常人的苦难换来的。

  所谓好运,所谓幸福,完全是心灵的感受,没有痛苦和磨难就不能强烈地感受到幸福。一时没有了企盼和追求便一时失去了兴致和活力,一时没有了痛苦的衬照便一时没有了幸福感。要使你幸福,不给你痛苦是不大可能了,那就只能使痛苦尽量小一些,小到你能不断地把它消灭。但是一帆风顺到死,最终也无一例外面对死亡,而此时,你要面对的痛苦比经历苦难多的人更深重。

  既然人生的终点都是死亡,那么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你能创造生命过程的美好与精彩,生命的价值就在于你能够镇静而又激动地欣赏这过程的美丽与悲壮。但是,除非你看到了目的地的虚无你才能够进入这审美的境地,除非你看到了目的地的绝望你才能找到这审美的救助。是的,除非你为此痛苦,除非这痛苦足够大,大得不可消灭大得不可动摇,除非这样你才能甘心从目的地转向过程,从目的地的过程转向对过程的关注,除非这样的痛苦与你常在,永远与你同在,从不屈获得骄傲,从苦难提取幸福,从虚无中创造意义。

  人生是一个个梦想不断破灭的过程,没有人是常胜将军,而当我们走出所有曲折的日子时才发现,真正的美好与神奇,已经永远地留在了背后。磨难与价值、幸福在一定程度上是一对孪生兄弟,价值必经历磨难的淬炼,幸福也必然要有磨难的映衬。

  人生终将面对生与死,偶然与必然,愧疚与遗憾,磨难与幸福,可以不屈,但总要与命运达成和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