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沟通的艺术读后感800字

admin2025-08-17 21:07:33.0读后感5

  刚接手一年级班级时,我常常陷入困惑:为什么反复强调的课堂纪律,孩子们依然交头接耳、左顾右盼?为什么温柔的鼓励,有时换不来期待中的回应?直到翻开《沟通的艺术》,我才发现,与这群刚告别幼儿园的“小豆丁”对话,原来藏着如此精妙的学问。

  书中“沟通是双向的情感流动”这句话,让我对教育场景有了全新认知。它不仅仅是言语的交流,更是情感的传递、心灵的触碰。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他们更需要的是老师的理解、关爱与耐心。一个温暖的微笑、一次专注的倾听、一句鼓励的话语,都可能影响着他们对学校、对学习的认知。
沟通的艺术
  记得开学第一周,有个叫小雨(化名)的女孩总是默默缩在角落,回答问题时声音轻得像蚊子。以往我会简单地用“声音大点”要求她,这次我尝试改变方法,轻声说:“你的眼睛亮晶晶的,一定藏着好多有趣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好吗?”那一刻,她微微颤抖的睫毛下,闪烁的不仅是信任的光芒,更是师生间情感桥梁的悄然搭建。原来,沟通的起点不是指令,而是让孩子感受到“我被看见”。

  从此我慢慢改变了我的班级管理方式。当发现孩子们总在排队时推搡打闹,我不再急于批评“怎么这么不听话”,而是尝试描述观察:“我看到排队时有小朋友的手碰到了前面同学的肩膀。”接着表达感受:“这样老师很担心大家会摔倒受伤。”随后说出需求:“我们能不能像小松树一样站直,前后一条线,保持一拳的距离?”最后提出请求:“现在我们重新排一次队,看看哪队小朋友做得最好?”神奇的是,孩子们不仅迅速调整了状态,还会互相提醒。这种温和而坚定的沟通,不仅帮助他们认识到错误,还让他们知道如何改正,远比严厉斥责更能让规则内化于心。

  读罢《沟通的艺术》,我深刻认识到,教育是心与心的碰撞,而沟通正是点燃火花的火种。作为一年级教师,我们不仅要教会孩子读写算,更要通过沟通艺术,为他们埋下自信表达、真诚交往的种子。未来的日子里,我愿继续用充满温度与技巧的沟通,陪伴小幼苗在爱的土壤里茁壮成长。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