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秋天的怀念读书笔记1200字
初识史铁生还始于《秋天的怀念》一文,从他的字里行间感受到了浓浓的母爱,和对母亲的复杂情感。好奇心驱使我想对史铁生有更深一步的了解,于是我打开了《我与地坛》这本书,读完这本书让我深深地感受到生命的力量,母爱的伟大。
“生命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苦难似乎是人生的必由之路,有人忙于生计四处奔波、有人忙于与病魔抗争、有人身处泥泞之中,他们无不在向我们诉说着人生的不易,但也无不向我们展示着生命的顽强,读完这本书我觉得史铁生正是这类人的代表,他们在悲风中起舞,在苦难中奏响生命的颂歌。众所周知史铁生在二十岁遭遇截瘫双腿残废,这给他带来了沉重一击,当翻开《我与地坛》,我以为会是他对命运不公的控诉,但细品之后,才发觉这是他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是他孤单又灿烂地走出那段艰难日子的记录。
在最年轻气盛之时失去双腿,正如身处顶峰却突然坠落,任谁一时都无法接受,因而地坛便成为了史铁生散心的去处,地坛于他而言是可以逃避这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史铁生在文中说地坛的每一棵树下几乎都有他轮椅碾压的痕迹,在那里他见过地坛的四季变换,他用园子里的声响来描述四季他说:“春天是祭坛上空漂浮着的鸽子的哨,夏天是冗长的蝉歌和杨树叶子哗啦啦的对蝉歌的取笑,秋天是古殿檐头的风铃响,冬天是啄木鸟随意而空旷的啄木声”。在他笔下我感受到了寂寞但又绝美的地坛,但史铁生在这也遇到了许许多多的人或事,有和他一样十五年来日日都来地坛散步的中年夫妇、一个喜爱唱歌的年轻小伙、嗜酒的老头、执着于捕一种鸟的汉子、智力缺陷的小女孩等等,正是这些事让他有了一些对生命真实的憧憬,正是与地坛的相遇和分开,才让他有了从死亡走向重生的勇气,也正因如此史铁生才能写出如此绝笔,成为照亮我们低谷时的一束光。
我想《我与地坛》这本书的魅力不止于此,我在阅读这本书时也感受到了浓浓亲情。史铁生说地坛每一处不仅仅有他车轮的痕迹,有过车轮痕迹的地方也都有过他母亲的脚印。我想或许史铁生最大的遗憾是他的母亲吧,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总是加倍的,母亲是最希望他能有活下去的勇气和能力,而等愿望终于现实时她却早已离开人世,物是人非。母亲还在世时,铁生还沉浸在失去双腿的悲痛之中,易躁易怒,会看着母亲在地坛里焦急寻找他的身影时在旁全然漠视。等铁生幡然醒悟重新振作起来,拿起笔创作并取得优异成绩想让母亲骄傲一把时,母亲却再也见不到了。这其中的的酸涩、不甘与懊恼溢满在文字中,流露出浓浓的亲情。
回望铁生这一路实在是万分艰难,这一路虽苦但是他却说:“苦难既然把我推到了悬崖的边缘,那么就让我在悬崖边坐下来,顺便看看悬崖底下的流岚雾霭,唱支歌给你听。”或许对于苦难人们总会先于抱怨而不会思考如何去面对,但在读完这本书后,铁生却教会我们要放平心态,解决问题,沉下心来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最后,我觉得在这本书中最激励我的句子当属“太阳,它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但也都是旭日。当它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它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晖之时。”
我想我们面临苦难时不要一味悲观,不愿去面对他,记住在失意时应当记得即使夕阳再缓缓落下,也是旭日在那头冉冉升起。史铁生能在夕阳下重生,在悲风中起舞,歌颂生命的颂歌,我们也可如此。
人生路上困难重重,让我们且视他人疑目如盏盏鬼火,大胆的去走自己的夜路,我们终会奏响属于我们自己的生命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