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与超越读后感900字
“努力让自己看起来很强,看起来比一般人优秀的人,其实有着强烈的自卑感。”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的这句话,宛如一把钥匙,开启了我对人性的深度思考。
我们常把自卑视作情绪的阴霾,但阿德勒认为,自卑本质上是中性的。它如同一把双刃剑,关键在于我们如何驾驭。若能善加利用,自卑便能成为推动我们前进的强大动力。
书中指出,自卑感几乎贯穿了每个人的一生,我们的许多奋斗和追求,其实都源于这种感觉。生活里,总有人在社交平台精心雕琢“高光时刻”,在言谈间不经意流露优越感,可私下却常陷入“我不够好”的自我怀疑。我曾认识一个人,他事业有成、外形出众,是众人眼中的“人生赢家”,但他私下坦言,自己总是觉得“还不够好”。这种反差,正是“看似优秀者藏着自卑”的生动写照。
自卑如何发挥作用?阿德勒认为,它是自律的内在驱动力。当我们清晰地意识到自身的不足时,内心会产生一种紧张感。这种紧张感促使我们主动约束行为、提升能力,一点点缩小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就像前面提到的那个人,会为了一场重要的会议提前数月打磨方案,会为了保持身材数年如一日地坚持健身。又比如有人因身材不够好而自卑,便通过规律健身、健康饮食来改善;有人因知识储备不足而自卑,就利用业余时间努力学习。这种由自卑引发的自律,最终能帮我们实现自我提升,让生活变得更好。
同时,自卑更是推动我们前进的动力源泉。阿德勒指出,每个人都有追求优越感的本能,而自卑感正是激发这种追求的内在动力。正因为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我们才会努力寻找方法克服短板,从而实现自我超越。
那么,如何正确应对自卑?首先,要学会接纳自己的不完美。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没有人天生完美,接纳不足是自我成长的起点。其次,要将自卑转化为积极的行动。与其在自卑中沉沦,不如把它变成行动力,用具体的改变打破内耗。最后,要树立合理的目标。目标过高易受挫折,过低则缺乏挑战,科学合理的目标能让我们在克服自卑、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不断收获成就感,提升自信心。
《自卑与超越》真正教会我们的,是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把自卑当作成长的基石,一步步迈向自我超越。自卑不是缺点,而是让我们变得更好的“隐形燃料”。正如阿德勒所说:“一个真正了解自卑感的人,会把它当作前进的动力,而不是后退的借口。”当我们学会与自卑和平共处,并将其转化为积极力量时,就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实现自我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