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读书笔记1000字
读完这本书,让我的心情愉悦又复杂。愉悦其拥有的价值,复杂其中老旧思想的根深蒂固。通过历史著作与日常学习,我们学到了中国土地上的兴亡盛衰,而通过《乡土中国》我们了解了中国土地下盘根错节的根须网络,以及封建残余的深远影响。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国农村的作品。全书由14篇文章组成,涉及乡土社会人文环境、传统社会结构、权力分配、道德体系、法礼、血缘地缘等各方面。在《乡土中国》中,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在这样一本广涵新鲜信息的书中,我挑取了几个部分来议论。
首先是关于《文字下乡》与《再论文字下乡》。这两章说明了一个问题——乡土社会不用文字绝不能说是“愚”的表现。在这两章之间用了一段很有意思的假设:如果乡下人来城里不认识字是愚,那么城里人来乡下不会种地是不是也算愚呢?我认为从中体现了很重要的特点是“各有所长”与“求同存异”,从临近的亚运会来看,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难道会造成国家的三六九等吗?当然不会。我们尊重他国的文化,也一直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不但保全了本国的特有文化,也实现了与他国的和平相处,可谓一举多得。
其次关于《差序格局》,“差序格局”是费孝通提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社会学和人类学观点,指的是由亲属关系和地缘关系所决定的有差等的次序关系。中国人独特的“私”的个性,造就了中国独特的“差序格局”。不同于西洋社会有如捆柴的团体格局,费孝通在书中将中国的格局比作“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从中我体会到了人与社会的关系,就像是蝴蝶效应,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都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人身处于社会之中,因社会而改变,也改变了社会。亚运会中的运动健儿们为个人的同时也隶属国家,他们为国家而奋斗,在进行特训改变自身的同时,也为国家夺得奖牌夺取荣誉。这也是一种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
最后关于《男女有别》。如果只从感情方面来看未免有点肤浅,隐藏在男女有别之下的是社会男女间的不对等,这是探讨已久却仍未被解决的问题。男女力量差距、体型差距、古代封建思想影响、现代大男子主义、以及女性对自己同性的斥责与嫉恨,等等原因造成了男女权力不平衡,也进一步造成了一起起令人愤怒不已的社会事件。关于唐山多起“男打女”事件,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不公平性,很显然社会只有相对公平,我们所追求的正义也只是“圆圈正义”,我们无法画出一个真正完美的圆,但我们一直追求画出一个完美的圆,只有社会共同进步与思考,正义才会逐渐成为一个完美的圆。
费孝通先生的这一部《乡土中国》,和它所引发的对乡土的思考,,对社会的思考,都有着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值得熟读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