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最好的老师不教书读书心得体会900字

admin2025-04-30 16:43:16.0读书心得3

  《最好的老师不教书》是深度语文践行者王开东的著作。它辑录了王开东老师从教以来的教育心得和反思感悟:既有“好教师哪里去了”的追问,也有“我能想到最浪漫的教育”的憧憬;既有“教无葬身之地”的控诉,也有“教育者的生命叙事”的自省;在“谁曾如你一般磨灭”中,更有作者教育历程的真实呈现。

  整本书犀利深刻,既彰显着他的新锐、另类,也明昭着他的赤子之心、批判中的教育情怀。他发出“最好的老师不教书”的呐喊,无非是呼唤教育回归、教师回归——回到“育人”的道路上来。回到最初的教育本源,我们才能找到教育的真谛。对于作者的呐喊的好回应,便是教师的觉醒与回归。
最好的老师不教书
  了解别人不易,认识自己更难。作为教师,我们如何给自己正确定位非常重要。林语堂先生认为学校应该像一处坚果丰富的大森林,学生应该像一只只猴子,而学习就是猴子自由自在地采摘鲜果。王老师爱教育、善思考,对此进行了深入探究。他认为老师应该做一只大猴子,大猴子首先要充当小猴子的铺路人,其次是引路人,然后是一道采摘的同路人,而到了最后,一定要做小猴子的陌路人,把整个森林让给小猴子,让他们完全自主地选择采摘对象。王老师告诉大家,老师既不能做猴子的饲养员,也不能做森林的看护者。

  王老师在书中引用了经典绘本《犟龟》的故事。他用这个故事启发我们:生命的意义在于上路,在于折腾。每个人都在路途之中,你能不能遇上自己生命的隆重庆典,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王老师本身也是个爱“折腾”的人,他“折腾”各种教育教学方法,并及时反思,在看穿了教育的现状后,仍然心怀理想,热爱教育,形成了“深度语文”的理念。他一路从安徽无为“折腾”到张家港市再到苏州市,把自己“折腾”成了领军人物。

  这些“折腾”体现的是人对于工作与生活有更高层次的追求,所有合理的“折腾”都应该是被高度肯定的。有时我们很容易走进教育教学的“舒适圈”,长此以往难免形成固化思维。而面对的学生是不同的,所以我们必须也要适度“折腾”。

  苏格拉底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事实证明,未经思考的教育教学生活,也没有价值。让我们像王老师一样对人真诚、乐于思考、爱上“折腾”,做一个“擦亮星星”的人吧!——因为“最好的老师不教书”。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