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荔枝读书笔记1000字左右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初读这句诗的人,脑海里浮现的或许是红艳的荔枝、动人的故事,却难以窥见背后的艰辛曲折。《长安的荔枝》一书便将这段历史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同时也引发了我对工作和生活的深刻思考。
故事的开始,主人公李善德的形象仿佛是无数当代年轻人的缩影:平凡的生活、巨额的房贷以及职场的种种挑战。在命运的安排下,这样一名平平无奇的长安小吏,却承担起了一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从岭南运送新鲜的荔枝到长安。荔枝,“一日色变,两日香变,三日味变”,在那个时代,保鲜和运输都是巨大的难题。然而,李善德最终却能奇迹般完成任务,我认为其精神内核可凝练为三点。
李善德的坚韧与执着,体现在他“我想试试”的决心中。在寻求运送荔枝方法最优解的过程中,他深入田间地头、了解荔枝的生长习性;遍访能工巧匠、寻找保鲜运输的良方。他在文中言道:“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正如我们面对工作中的挑战时,不轻言放弃、勇于实践正是我们迈出成功第一步的关键。一个项目或研究的最优方案,往往是在无数次的尝试与雕琢中诞生的,只有怀揣着这样的热爱与执着,我们才能将工作的完成质量从合格推向卓越。
李善德也懂得创新与协作。一方面,他大胆创新出分枝植瓮法、盐洗隔水法等荔枝保鲜技术;另一方面,运输路途涉及水路、陆路,运输过程一环扣一环,这其中都涉及到大量部门间的协调合作。正是做到以上两点,李善德才得以将自己的理想转化为现实。在工作中,我们同样不能拘泥于固有思维,而应努力发挥自己的专业和创新力,去创造新的价值。同时,个人的力量有限,只有团队协作,我们才能共同应对挑战,实现更大的目标。
在圆满完成运送荔枝的任务后,李善德依然能够保持自我、坚守初心。运送荔枝的路上,他目睹了民生艰苦,看到了在赋税重压下的民不聊生,因此他在名利与自我间毅然选择后者——将运送荔枝的实情如实反映给上级。虽然错失了一时的荣耀,但命运也安排他在之后的“安史之乱”中幸免于难。如文中所言,“跳胡旋舞的要诀,不是随乐班而动,而是旋出自己的节奏。”在面对日常琐碎的工作时,我们也应牢记自己初入职场时的理想与初心,始终保持自己的节奏与方向。
在工作岗位上,我们或许都如李善德,平凡中蕴藏着不凡。相信在江苏银行这个广阔的舞台上,我们都能以不变的初心和坚韧积极的心态面对挑战,摘取属于自己的“理想荔枝”,实现价值与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