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500字两篇

admin2025-02-28 18:27:48.0读后感114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500字两篇1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我常常在教授学生时思考,如何通过文学作品引导他们更好地理解生命、自然与文化的关系。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无疑是一部能够深刻反映这些主题的佳作。这部小说以大兴安岭鄂温克民族一个家族近百年的经历为背景,通过一位年近九旬的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的女人的自述口吻,娓娓道来一个弱小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的顽强抗争和深沉的爱情。它不仅让我陷入了沉思,也让我对教育和人生有了更深的感悟。

  《额尔古纳河右岸》首先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写,将我带入了一个充满神秘与传奇色彩的世界。河流、驯鹿与萨满不仅是故事的背景与元素,更是承载着鄂温克民族深层文化密码的重要符号。额尔古纳河作为中俄界河,是鄂温克民族的母亲河,是他们生存与繁衍的根基。河流的流淌象征着生命的延续、文化的传承和历史的变迁。它见证了鄂温克民族几百年来从游牧到定居、从原始到现代的生存状态的巨大转变。河流的清澈和浩荡反映了鄂温克人民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敬畏,而河流的每一次涨落,都仿佛在诉说着这个民族的故事与命运。

  驯鹿在小说中被赋予了深刻的情感色彩。作为鄂温克民族的图腾之一,驯鹿不仅是狩猎与迁徙的重要工具,更是族人们亲密的伙伴和灵性生物。驯鹿的温顺与忠诚,与鄂温克民族对自然的敬畏与尊重浑然一体。驯鹿的生死和健康状况与部落的安危息息相关,牵动着族人的心。它们象征着鄂温克民族的坚韧与顽强,正是依靠这样的伙伴,他们才能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下来。

  萨满则是鄂温克民族信仰的核心。在小说中,萨满不仅是部落的精神领袖,更是连接人与神、沟通现实与超现实的桥梁。萨满通过祭祀、祈祷等仪式,祈求神灵的庇护与指引,帮助鄂温克民族在艰难的环境中求得生存与发展。萨满的存在体现了鄂温克民族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敬畏,也展现了他们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理解。

  通过河流、驯鹿与萨满这三个元素,迟子建成功地解读了鄂温克族的深层文化密码。她以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这个民族在历史与现实中的生存状态与精神面貌。同时,也让我们看到鄂温克族在面对现代化冲击时的困惑与挣扎,以及他们坚守传统文化与信仰的坚定与执着。

  在阅读过程中,我被书中对生命的描写深深打动。鄂温克族人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他们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尊重每一种生命。然而,命运总是充满变数,部落中的人们会面临疾病、灾难和生离死别。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而是更加珍惜生命,更加坚定地追求幸福。这种对生命的热爱和敬畏,让我深受触动。
额尔古纳河右岸
  书中对自然的描写同样令人震撼。额尔古纳河、大兴安岭等自然景观被描绘得如诗如画,仿佛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展现在我眼前。这些自然景观不仅仅是故事的背景,更是鄂温克族人生存的基础和精神的寄托。他们与大自然紧密相连,从大自然中获取食物、水源和庇护,同时也从大自然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这种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让我对现代社会的环境问题有了更深的思考。

  除了生命和自然,书中还涉及了文化的话题。鄂温克族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这些文化传统在部落中代代相传。但随着现代化的冲击和时间的流逝,这些传统逐渐被淡化甚至消失。这让我想起了现代社会中许多传统文化的困境,如何在现代化的浪潮中保持和传承自己的文化特色,是每一个民族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额尔古纳河右岸》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关于民族、关于生活、关于爱情的史诗性巨著。它让我思考,如何通过教育引导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这些主题。在我看来,文学作品是连接学生与世界的桥梁,通过阅读和讨论,学生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和历史,从而培养他们的跨文化理解和尊重。

  在教育过程中,我常常鼓励学生们多读文学作品,尤其是那些能够反映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的作品。通过阅读,他们可以拓宽视野,了解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同时,文学作品也能够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人文关怀。

  《额尔古纳河右岸》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引导学生们思考生命、自然与文化的关系,培养他们的全球视野和人文关怀。通过这部作品,我看到了鄂温克民族的坚韧与顽强,也看到了他们在面对现代化冲击时的困惑与挣扎。这些经历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文化身份,也让我更加尊重和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传统。

  在未来的教育工作中,我将继续引导学生们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来拓宽视野、培养批判性思维和人文关怀。我相信,通过文学的力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世界。

  总之,《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部深入人心的长篇小说,它让我陷入了沉思,也让我对教育和人生有了更深的感悟。通过这部作品,我看到了生命、自然与文化的深刻联系,也看到了教育的无限可能。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探索和实践,努力成为一名更加优秀的中学教师。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500字两篇2

  这是我用了一天下午的时间读完的一篇小说,我似乎跌入了一次史诗般的旅程,身临其境般的令我震撼:这是一个90多岁的女人对自己一生所经历过的事情进行的回顾,重新讲述,就好像她的一生活过来了,再一次呈现在我的眼前。女人从出生到长大婚嫁,生孩子,孙子孙女的诞生成长,百年的沧桑欢愉,严寒,艰辛的生活和清澈、深沉的挚爱,无比鲜活勾勒出一幅跨越时空的神秘画卷,似一曲从额尔古纳河右岸飘来的木库莲……

  《额尔古纳河的右岸》,是迟子建的一部长篇小说。故事作者以一个九旬老人、鄂温克最后一位酋长的女人的独有经历,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家族乃至一个民族的悠久历史,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里面的严寒、猛兽、瘟疫等灾难,男人和女人的原始和激烈的爱恨,原始的生活习性,蕴涵着最真挚的人类情感。每一个民族都会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上演着历史的改变。即使是这支数百年前自贝加尔湖畔迁徙而来,与驯鹿相依为命的鄂温克人。他们追随驯鹿喜欢的食物而搬迁、狩猎,在享受着大自然恩赐的同时也备尝艰辛。除了生活的艰辛,这个民族也经历了日寇的铁蹄和种种现代文明的挤压,但是他们在命运面前虽是百般的无奈,却仍殊死抗争,显示着一个民族无比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生命力。

  有人说这是一部民族的史诗。而在我的眼里,我说这是一部诉说生命和挚爱的作品。看完了它,我的内心有种很不真实的感觉。不是小说的故事不真实,而是发觉自己身为现代人活得不够真实。自己诚然拥有了那些鄂温克人所没有的物质上的安稳生活,却发觉自己失去了一些生命所沿袭的热情,一种对生命的激情,对感情深沉的挚爱。也许在目睹这一艰难而又弥漫着强烈的爱恨的生活情景后,我似乎该改变一下自己对生活的态度了。

  在这一次旅程里,我看到了许多与现代钢筋水泥不同的风景,那是来自遥远时空的桃源:星辰,河流,绿地,山川,月亮,阳光,驯鹿,兽皮,白桦树,萨满跳神的舞步,线条简单的岩画,诚挚而坚定的眼神……一切是那么的自然而然,一切又是那么的直率激烈,连那风声,都显得那么的神圣而直率,里面蕴涵着对后裔的希冀和对爱人的深爱,没有太多的情感算计和诱惑陷阱,既温柔诚挚,又狂风暴雨,这一切的风景是那么的融洽,像血与肉不可分割一样,一点都不突兀。

  在这一次旅程里,我感受到了太多的悲伤和死亡。天灾中死去的林克,在冰天雪地里死去的拉吉达,与熊搏斗死去的瓦罗加……每个人的命运都在那片原始的山上一点点的上演。不断有人诞生,不断有人上演着死亡,重复着悲伤。让我更加震撼的是他们民族里的那股神秘的力量,沉重的悲凉与浩大的痛楚。当妮浩当上了萨满的时候,为了拯救别人,跳神而引发的那股神秘的力量使她失去了自己的一个个孩子,在拯救别人和失去孩子的选择中不断的心痛,最后连自己也因为不想再承受这股伤痛,而用麝香抵制怀孕导致自己不能再生育。为了解救一个生命而另外一个生命就得代替他死亡,在惊讶这股力量强大的同时,也能感到这位母亲的无比痛苦,这是怎样的一种选择!身为萨满,拥有神力救人,身为一位母亲,对孩子挚爱无比,无法理解,又无比的敬佩。

  在这一次旅程里,对于爱情的表达依旧是最为动人的画卷。主人公母亲达马拉与父亲林克和伯父尼都之间的爱,激烈中有的更多的是无奈;“看着他们从长大到遇到彼此,成婚生孩子,演绎着彼此的命运历程,有着刻骨铭心的爱,也有着刻骨铭心的恨。敢爱敢恨中,看破了多少生命的挣扎与无奈;彼此的生死离别又道尽了多少生命的脆弱,感情所要承受的沉重;生活依旧,族人不断的随着环境迁徙;生命诞生的欣喜,生命消逝的悲伤,一切都未曾离开那片远古的时空,而我似乎也听到了来自远古时空的诚挚言语:男人的爱是火焰,你要让你爱的姑娘永远不会感受到寒冷,让他快乐的生活在你的怀抱中!而女人的爱,会让男人永远的强壮!

  看完了《额尔古纳河右岸》,我想做好属于自己的本分,守住自己的天性,不想让自己那股依然存在的激情消失殆尽。遥远的天空里,飘来的那曲神秘的歌谣,我希望一直能够震颤着我的心弦,让我能为此拘一腔热泪,浇灌心田。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