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王阳明传习录读后感1800字

admin2022-08-11 14:37:34.0读后感653

  初读王阳明心学时,是在我高中最焦虑的时期,偶然之下接触了心学,并受益颇多,我虽知道以我目前的知识积累、人生阅历尚且不足以对王阳明心学进行系统的评价,但仅就当时的惊鸿一瞥就足以令我深深地爱上传统文化。因此,我写下此读后感,想让其被更多人了解。

  五百年前,浓墨般的黑暗中,深山岩洞一灯如豆,犹如于万古长夜中划过的一道流星,照耀了神州大地。

  龙场悟道,名声大振。王阳明心学承孔孟之道,沿袭陆九渊开创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的心学思想,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并以此反对朱熹理学的“外心求理”观念,提出躬体力行是内外相统一的思想路线。若把阳明心学看成是一把剑,那么心即理就是剑柄,“知行合一”就是锋利的剑刃。“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传习录·上》)许多人认为知行是两件事,而且经常认为知在前,行在后。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在王阳明心学之中,知行合一无异于一个硬币的一体两面,你可说它的一面如何如何,另一面如何如何,但不可将其看作是两样东西,因为它们本就一体,何来两物呢?“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失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王阳明认为人的认识和行为是不可分割的,实践和理论是不可分割的。正如《实践论》所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知只有真真正正的落实到行上,才可称为真知,否则便是假知。今日常有人说:“我们懂得了许多道理,但仍旧无法过好这一生”若王阳明穿越百年,听到此等观点,必会笑其无知小儿,不懂装懂。,可谓“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传习录
  五百年后,在遗弃国学百年的中国社会中,一方面,随着综合国力的上升,让我们爬出了全盘自我否定的坑,民族自信在慢慢回来,而另一方面,则是道德内核的混乱,令国人重拾起国学,以求在人心不古的社会中求得一心安之处。王阳明的致良知,在此起到了纠正社会错误风气的意义。然,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想求得赤子之心,必破乡愿。心中烦恼破之难,但也是我们修行自身的渠道。恰如马克思主义所说的矛盾,既是改造世界的障碍,也是改造世界的关键点。当我领会到这一点时,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来自中华文化的魅力。

  它教给我慎独,要时时刻刻自省,不可丧失做人的基本原则。它回答了我在面对物欲横流的世界,我该如何自处。它教给我做减法,要追求人的完美,而不是追求财物的完美,不要把生命变成财物的附属,不要让“存在”被“占有”所支配。它一遍一遍的告诉我,极致地追求世俗之物是如梦泡影,如露亦如泡,梦中说梦,头上安头。它告诉我致良知,要对自己负责任,要追求精神上的富足。后来我读到《明朝那些事儿》时,当年明月回答说:“我之所以写徐霞客,是想告诉你:所谓百年功名、千秋霸业、万古流芳,与一件事情相比,其实算不了什么。这件事情就是——用你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人仅此一生,人生仅此一次,所以“活出自我”最为紧要。面对现实的残酷,我希望我会勇敢的追求自己的梦想,以自己的方式去达到自己的目的。我又忆起毛主席当年“粪土当年万户侯”的豪情壮语,我渴望追逐前人的脚步,我渴望成为像他们那样的人。

  初读时,王阳明心学给了我许多答案,它告诉我,在人心不古的社会中,我该如何自处。在迷茫之中,它告诉我,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以自己理想的状态活着。也许在那个时候,它在我的心底,就埋下理想主义的种子。而今日,我愈发深入的学习了解它,并且希望通过学习了解儒家思想来提升自己对王阳明心学的认识。不仅是因为它曾经给了我希望,还因为在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后,我希望能够进一步的提升自己的辩证思维,只懂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不够的,还需要补学点它的对立面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不懂得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没有同这些反面的东西做过斗争,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不巩固的。今日之中国对王阳明心学需要批判性继承,而非全盘接受或者全盘否定,我明白真正的哲人是战士,是敢于面对淋漓的鲜血的。因此读阳明心学既不能将其当作改造世界的工具,也不能将其认为阿Q精神胜利法。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认为学习了解国学是必要的,但切不可厚古薄今,弃马列主义思想工具,落入全盘肯定的陷阱。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仍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