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巴菲特的投资组合读后感2500字

admin2023-01-21 17:04:41.0读后感312

  《巴菲特的投资组合》是《巴菲特之道》的姊妹篇,作者都是罗伯特·哈格斯特朗,可以说这两本书都是研究巴菲特的代表作。《巴菲特之道》侧重于教我们如何聪明地选择股票,总结了巴菲特投资的12大原则,《巴菲特的投资组合》教我们如何将这些股票构建成一个集中投资组合,提供了一个组合管理的知识框架。因此这两本书可以说是一脉相承,两者构成了一个整体,即如何选股和如何构建投资组合。

  一、集中投资策略:少就是多

  何为集中投资,作者给出了总结性描述:选择为数不多的,可以在长期提供超越平均回报的股票,将你的大部分资金集中投在这些股票上。无视股市短期的涨跌波动,坚毅忍耐,持股不动。可以说本书主要内容就是对集中投资策略的阐释。

  作者把集中投资策略称为有别于主动管理型投资和指数型投资的第三种投资方式。那么为什么在目前常规的两种投资方式上提出第三种呢?因为目前两种都有问题,最大的问题是这两种策略试图通过多元化降低风险,自然也带来不可避免的后果:业绩平庸。一般而言,两者都不可能产生杰出的回报。(就自己目力所及,大部分成功的投资者采用集中投资策略的多,极为分散的少,但也不是没有,比如彼得林奇和乔尔蒂林哈斯特等,此处的极为分散指的是持股在100种以上)。那要想取得超越平均的成果呢?大概率这两种策略是不行的。因此这也是本书的核心,即探讨集中投资策略的意思所在。

  那么到底多少算集中多少算分散呢?书中给出了明确的建议。巴菲特曾经说过:“如果你是个有点儿基础的投资者,了解一些企业的经济状况,并且可以找到5到10家定价合理、具有长期竞争优势的公司,那么,传统所谓的多元化(涵盖广泛的主动型投资组合)对你而言可能毫无意义。”巴菲特给出了明确的建议——通常是5—10家。作者进一步指出,那些对集中投资哲学有更深入了解的、执着的投资者,建议可以集中于更少的公司上,甚至少到3家。对于一般的投资者而言,平均持股以10—15家为宜。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10—15家确实是一个比较舒服的状态。
巴菲特的投资组合
  作者总结了集中投资的过程包含的行动内容:

  1、运用《巴菲特之道》中提到的投资准则,挑选为数不多(10—15个)的杰出公司,这些公司在过去获得了超越平均的回报,并且你相信它们在未来依然大概率可以继续过去的强劲表现。概括起来就是选择股票,构建组合。

  2、按一定比例配置你的投资资金,将最大比例的资金押在概率最大的事件上。概括起来就是在大概率事件上押大注。

  3、只要事情没有恶化,请尽可能保持投资组合至少5年不动(时间越久越好)。面对股价波动带来的颠簸,让自己学会顺势而为、冷静以待。概括起来就是耐心、不必为价格波动而惊慌。

  二、透视盈余:一种衡量业绩更好的方法

  书中提到集中投资策略大概率波动比较大,很有可能几年跑不赢大盘,作者举了凯恩斯、芒格、鲁安和辛普森的例子证明了这点。确实,集中投资者,除了巴菲特这个不世之材之外,其他的投资大师波动整体是比较大的。那当投资处于低潮时,如何衡量投资进程呢?莫非就靠信心?过于自信就是自大。信心来自哪里,来自所投企业的经营状况,比如透视盈余指标。透视盈余这个指标出自巴菲特,我个人认为简单理解就是企业净利润的增长状况,如果企业经营一切正常,那么无论股价怎么变化,心中也有底,在这样的基础上建立的信心才是牢固的。

  三、增长率至少15%:巴菲特的内部衡量标尺

  如果投资的公司长期不赚钱,那么投资人很难赚钱,如果投资的公司长期赚钱,那么理性的投资人大概率会赚钱。那巴菲特是如何要求旗下公司的经营业绩呢?他要求旗下公司整体的年增长率至少是15%。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对我们自己投资也很有启发。我们在选择投资对像时,未来的增长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

  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金融行业并不奏效

  书中有一段引用莫布森教授(在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教授“证券分析”,这门课与70年前本杰明·格雷厄姆教授的课程同名)对年轻人进入投资领域的建议,很有价值:

  我首先建议他们弄明白经济模式,这不仅包括会计数字和财务报表,还包括企业如何运作以及与竞争对手之间的互动。其次,他们应该了解投资过程中人的角色和局限。最后,我会告诉他们应该努力工作,但不要过分努力。

  努力工作意味着你的大脑需要一直运转,阅读尽可能多的书籍,不仅仅是金融领域的书籍,还有其他领域的书籍,构建和加固取得成功的思维模式。我说不要过分努力,我的意思是有一种趋势,认为一分耕耘一定会有一分收获,但是在与金钱打交道的投资行业里,这条规律并不奏效。现实的情况往往是,那些做出更少但更大决定的人,往往会比那些以忙碌为名、做出很多决定的人,做的好得多。

  莫布森教授的建议概括起来就是懂得公司商业模式,懂得人的局限,多读书(不仅仅限于金融领域)构建成功的思维模式,少操作,和上文提到的“少就是多”的内含是高度契合的。

  五、市场是一个复杂适应性系统:放弃任何预测的想法

  市场太复杂了,影响因素太多,没有人能进行预测。从凯恩斯到巴菲特到国内著名的个人投资者老唐,都已经充分证明了这点。我想作为一个理性的投资者,放弃任何预测的想法是必须的,是深入骨髓的。

  六、一名优秀投资人的思维

  1、视股票为企业

  作为一个投资者,你的目标应该就是以理性的价格,买入一个容易理解的、盈利确定会增长的企业的一部分,这种盈利增长的确定性就是企业在5年、10年、20年以后的盈利肯定比今天多。长期而言,你会发现满足这样条件的公司并不多,所以,一旦你发现了这样的公司,你应该买入足够分量的股票。

  2、扩大你的投资规模

  如果你不打算投入自己身家的10%在一家企业上,我就不想买它了,如果我不打算投入那么多,说明这个注意也不怎么样。

  3、降低投资组合的换手率

  4、使用不同衡量业绩的标尺

  集中投资者可以用计算透视盈余的方式,来衡量他们投资组合的表现,就像巴菲特做的那样。将你投资组合中所持企业的整体收益能力,计算成每股盈利,乘以你所持有的股数。按照巴菲特的解释,企业所有者的目标,是构建一个10年之后,可以提供最高透视盈余的投资组合。

  整个大A股,可能也就贵州茅台的有这样的确定性。

  5、学会概率思维

  6、懂得误判心理学

  7、对市场预测视而不见

  8、等待最佳击球机会

  为取得超越平均水平的业绩,巴菲特必须等到企业进入最佳击球区。巴菲特认为大多数时候投资者击打了坏球,所以才表现不佳。或许,投资者并不是无法分辨什么是“好球”——好公司。事实上,投资者的困难,在于他们总是忍不住挥棒。

  发现好公司不太难,相比之下等到好价格是很难的。因为好价格有可能数年都没有,在这个时候很多投资者可能等不及着急进场了,结果最终发现买点过高,忽略了安全边际。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