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3000字

admin2022-12-13 14:28:43.0读后感550

  假期拜读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感触良多,受益匪浅。他用精辟的教育理论知识结合生动的教育实例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展示了其数十年可贵又丰富的教育经验,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建议,为我的工作、学习乃至生活均带来了启迪,使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和深深的洗礼。尤其书中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学生的关爱以及对教育的深刻理解,深深感动和激励了我。

  一、树立正确教育观

  “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教师工作本身的方式和性质,就决定了教师的忙碌,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后辅导再加上课外的工作等等,充斥了教师一天的生活,以至于老师们经常抱怨没有时间。这也是我们常以“辛勤”“奉献”来形容老师的原因。

  针对老师的时间问题,苏霍姆林斯基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认为“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是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而滋养它的小溪流便是读书,每天不间断的读书,与书为友,不以应付上课而读书,而是“出自于内心的需求和对知识的渴求”。如书中“用一辈子来备课”的历史老师,用自己读书所获得的知识,来改变死扣教科书的备课。

  二、启迪深度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孩子。学生的个人自尊心受学习成绩的影响,而学习成绩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种相对的东西:对一个学生来说,“五分”是成就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教师要善于确定,每一个学生在此刻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是教育技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们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要求,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我有时会很不解,“这道题都讲了好几遍了,可学生还是不会?”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分析之后,我觉得我可能错怪学生了。其实,我在讲解时,有时忽视了学生应该理解什么,在思考过程中应达到什么目的。并非教学内容讲得越清楚,越明白,学生的问题就会越少,他们的知识就会掌握得越牢固,要想真正地掌握知识,不仅仅要在学生面前揭示教材内容的本质,而且要教给学生怎样思考,让他们独立地自觉地深入到教师的详细讲解中来。
给教师的建议
  从书中我也深深地领悟到,我们教师要重视自身角色的转变,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当有些知识在学生中有人了解,有人不懂时,教师的最佳角色就是活动的组织者、协调者,让“知道的人讲给不知道人的听”。爱因斯坦也指出:“教师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是鼓励学生去实际行动。”小组合作就是非常好的一种方式,让学生在与同学的交流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教师进行及时地矫正和指导。

  三、丰富知识储备

  我们很多老师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知识,也就是要求学生在解决问题或测试时,能够把学过的知识准确无误地“倒出来”,这样的表现就是有知识、有能力的表现。其实这样的评价导致学生学到的知识脱离了学生的精神生活,脱离了学生的智力兴趣。学生掌握知识变成了毫无乐趣可言的事,变成了为了学知识而学。我们教育理想的观点是:只有当知识变成学生精神生活的因素,吸引他们的思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时,才能称之为真正的知识。这就要求知识“活起来”。

  作为老师,在我们的课堂教学实施时,应把知识与直观生活结合起来,带领孩子走进自然。就像低学段的教学重点认识字、词,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观察自然界事物的过程中,通过直观的看、闻、触等感官去认识并理解,进而有思考。比如认识春天,作为引导者身份的我们,可以带领学生走进田野寻找春的痕迹,用优美的语言向孩子讲述春天自然界的一切生物都在复苏,都在焕发出生机勃勃的状态:河水解冻,发出淙淙的流水声;田间地头的麦苗,渐渐挺直了腰杆;路边沟渠里的枯萎的野草,也隐隐约约透出了绿意……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看到的:尖尖的草牙、嫩黄的柳芽、偶尔掠过的小燕子的黑影……

  就这样,孩子在老师的思想引导下有了自己对字词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了主动性的思考,接着有了自己的语言创作创作。这样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对于字词的学习不仅限于固定的知识,而是让字词的认知过程成为创作和情感流露的推动力和源泉,打开了通往周围世界的窗口。学生在学习知识时主动进行着思考,无形中得到了一种无可比拟的思维的快乐感,在认知的过程中得到了享受。这实质上是让教学过程发生了质的改变,把获取的知识变成了再一次获取知识的工具,也就是让知识“活起来”了。

  四、激发学习热情

  作为老师,我们的任务应该是不断地发展学生从学习中得到满足的良好情感,以便从这种情感中产生和形成一种情绪状态——强烈的学习愿望。

  首先是作为课堂引导者的我们,应该投入到一种积极的情境中,用系统的连贯的语言和情感创造一种精神振奋的、生气勃勃的“情调”,让学生在课堂的学习过程中产生良好的情绪感觉,即从学习新知识中得到满足感、从掌握新知识的紧张劳动中得到健康的疲劳感。也就是在整个课堂的实施过程中,让学生在掌握知识过程中始终积极,教师的课堂流程设置能够引起全班学生的兴趣。

  其次是作为学习主角的学生。我们应该让学生从一踏进校园,就让他们感觉生活在一个十分有趣的思考的世界里。要知道,儿童想要好好学习的愿望,是和他们乐观地感知世界不可分割的。如果学生对于学习没有一种欢乐的喜爱,没有付出紧张的精神努力去发现、获得知识,是谈不上热爱学习、热爱知识的。所以可以设置一些特别的思维活动课,让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以主人公的积极主动状态去学习新知识。

  这样的学习过程也就是“到思维的源泉去旅行”。我们在每个学期都可以多多进行一些实践性的活动课,让学生在实践课的活动进行基础上发现问题,从而引导学生为了解决问题去阅读书籍,从相对应的书籍中带着问题去阅读并思考,进而发现问题的答案。这样的课程设置把实践劳动与智力很巧妙地相融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慢慢成长为一个爱钻研、爱思考的读者,让学生就实质性的问题通过这样的融合,激发起学习之后获得收获的自豪感。就这样设置的教学环节环环相扣,从而激发起学生的主动学习愿望。

  五、培养创造性思维

  亚里士多德曾经指出:思维是从惊奇开始的。一个人由于看见了世界,他就不会成为消极的旁观者,而是成为真理的发现者。纵观我们现在的教学现状,可以发现:孩子们刚入学时,聪明伶俐,勤学好问,可是随着年级的逐渐高涨,孩子已经不愿主动回答问题,甚至躲避问答,有的成绩甚至下滑厉害。为什么学习的知识越多,学习却越来越艰难——这些都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缺乏系统培养的缘故。

  每一个孩子就其天性来说都是一名诗人,但是,要让孩子心里的诗的琴弦响起来,要打开他的创作的源泉,就必须交给他观察和发觉周围各种事物和现象之间的众多联系。也就是要给学生以足够的智力训练,使这些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活跃的智慧和鲜明的想象不仅不能熄灭,而且要得到很好的发展,也就是带领孩子去亲自体验,亲自认识事物和词语、景物环境与句子之间的深刻的联系。在这个基础上,再逐渐扩大孩子阅读书籍的内容、范围,使学生由认识自己身边的田野、树林而逐渐扩大到了解祖国以至全世界的自然界和人们生活情态。

  当然我们也不能绝对地夸大直观教育的作用,但是用记忆来代替思考,用背诵来代替鲜明的感知和对现象本质的观察——必将使学生逐渐消失学习的主动性,在求知的过程中体会不到思考带来的快乐,并将逐渐丧失创造性思维。反之,到和教学内容相关联的事物情境中去直观认知,到思维的源泉去旅行,就是一种不脱离生活的教学过程,这样我们的学生们就会把刚学到的知识变成认知新知识的工具,层层推进,有求知欲、好奇心,有主动探索的欲望,有通过自己思考获得成功的快乐满足感。

  我们希望每一位个性鲜明的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依然保持鲜明的思想,拥有生动的词语表达以及极具个性的创造性思维,做一个快乐的学习享受者。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在漫长的教育生涯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只有不断地阅读,汲取书中的养分,才能不断完善自己,丰富自己,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也只有不断地引导学生和家长去阅读,才会打开大家的智力之门、心灵之门,营造良好的家庭关系,让教育润物无声,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