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小故事读后感800字
什么是清廉?通过最近阅读《清廉小故事》我对这个词语有了深刻的认识。“清廉”就是清正廉洁,说得清楚一点就是不贪取不应得的钱财,不以权谋私利,做人清清白白的行为,行为光明磊落。
清正廉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中,清正廉洁的思想源远流长。古今往来,凡是名垂史册、受人敬仰的人物无一不是清廉自律一心为公的典范,古有杨震暮夜拒金堪称历代师表,今有周恩来一生廉洁两袖清风,可以说清正廉洁作为民族的脊梁和精神符号,不但是我们为人处事的底线原则,更是一个国家强盛的根本基石。
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我以不贪为宝》这个清廉小故事。
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人上山采石时,采到一块宝玉,他担心别人会来抢,想拿出去卖,又怕被商人占了便宜。想来想去,他决定把这块宝玉送给京城里的大官。
于是,他带着宝玉,来到京城掌管工程的大官子罕府中,献上宝玉。子罕觉得很奇怪,便问道“我和你素不相识,你为什么要献宝玉给我?我可从来不收别人任何礼物的。”那人以为子罕怀疑这是一块假玉,就答道:“这块玉我请玉匠看过,确实是一块真玉,价值连城,所以我才送给你的。”子罕说:“我把不贪的品格当作珍宝,你把这块玉石当作珍宝,如果你把玉给了我,我们俩人都丧失了珍宝,不如你我还是各自保存自己的珍宝吧!”那人跪下恳求道:“我们小百姓,拿着这样珍贵的东西,是不敢出门的,我把它献给你,是为了免于祸患。”子罕就让那人暂时留下,请玉匠把那块宝玉雕琢加工好,然后帮他把玉卖掉,把所得的钱全部交给那人,并派人送他回家。
这个故事见于《左传·襄公十五年》。后来,人们就用“不贪为宝”这句成语来形容清正廉洁的高尚品质。
通过阅读《清廉小故事》这本书,我充分了解了“清廉”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坚定了自己的思想,要做一个廉正廉洁的人,清廉正直,洁身自好,不让自己清白的人品受到玷污,同时也要让自己不贪污,不损害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以“不贪为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我觉得,清廉像一盏明灯,照亮了人们的良心;清廉像一架天平,衡量人们的言行;清廉像一座警钟,时刻向你发出提醒;清廉像一把利剑,悬挂在那些贪婪者的头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