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我在小学教语文读后感2000字

admin2022-11-11 14:36:15.0读后感663

  “任何语言都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征,唯有当一种语言是母语的时候,它才自自然然带有文化传承的基因,让一个人因为浸润其中而找到生命和文化的归属感。”

  合上书,这句话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或许在书中,我已找到了职业的使命感,也似乎明白了何为语文教育。我想,大抵就是李竹平老师说的那样,“语文教育就是母语教育”,具有文化传承的基因。

  第一次读到这个书名,就顿生亲近之意。我想,“我在小学教语文”是每一位小语老师自我介绍时必提的语句。出于对书名的兴趣,我选择了这本书。花了两个半天读完它,很舒服,很通畅,也似乎明白了语文与其他语言学科的不同之处。语文不同于其他任何一门语言,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语,背后蕴含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广阔的文化。因此,语文教育并不受限于一本语文书和一堂语文课,她和我们的生命、生活都有着紧密的联系。

  也是基于这样的理解,李竹平老师提出了“母语课程”的概念,让母语学习以最自然的状态与学生的“全生活”建立起联系,引领学生进入有联系的而非孤立状态的语文学习生活中。

  一、语文教学需要渗透文体意识

  文体意识在教学中的渗透是文学教育启蒙的必需,是以阅读教学促进学生“悦读”的一条必由之径。我很认同这个观点,曾经我在执教《跳水》一课时,也是这样做的。

  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跳水》一课是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小小说。而小说的学习是六年级的教学内容,五年级的学生并没有正式学习过小说。我在备课时考虑到,本文具备小说的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如果完全不渗透,则失去了一次很好的文学启蒙教育的机会。因此在教学时,我对小说的三要素进行提炼,并呈现在板书上。这是为六年级上册系统地学习小说这一文体做渗透。同时为了让学生对小说有更清晰的了解,在课前谈话环节,我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关注小说这一文体,有长篇小说、短篇小说,自然也有比短篇还要短的小小说。而本文就是一篇列夫·托尔斯泰所创作的杰出的小小说。我想这样有意识地渗透不仅能让学生对小说的人物、环境、情节有深刻的印象,还能激发他们对小说浓厚的兴趣。
我在小学教语文
  二、语文教学需要进行巧妙整合

  书中李竹平老师提到了一种新的课程模式:语文教学与电影课的整合。把电影融入语文课,在阅读这个章节前我的确是百思不得其解,但是读完以后却豁然开朗,原来语文课还可以这么上!确实,电影和文学作品还是有不少共通点的,例如都会采用倒叙、插叙等叙述手法;也会通过渲染环境来烘托气氛,铺垫叙事,突出人物;还都会有特写镜头,或是由远及近的运镜等等。既然有这么多的相似之处,为何不把语文教学和电影进行整合呢?李老师大胆地进行了尝试。他由教材拓展到了同主题的电影,通过比较来发现电影和文本的异同,在对比中发展思维和鉴赏力。还通过同名课文与电影的对比,发现两者在叙事形式上的不同艺术表现。由此我想到,在许多文学作品的鉴赏和学习中,也可以整合电影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例如教学《鲁滨孙漂流记》时,可以对比观看影片《环游世界80天》,教学《人物描写一组》时,可以出示三段影片资料,感受不同影片中对胖墩儿、祥子、严监生人物刻画的表现手法。从而让学生体会,文字相较于电影,总会有更多的留白,留给读者遐想的空间。

  书中李老师还提到他带过的五年级学生竟然没有课外阅读的习惯,闲暇都是在电视前渡过的。但电视、电影可以叙述的故事内容有限、所提供的想象空间也比文学作品少很多!面对不爱阅读的一群学生,他另辟蹊径,利用电影促进阅读,运用电影启发习作。这看似“不着调”的法子,却在李老师巧妙的整合之下令学生养成了阅读的习惯,提升了表达能力。我想李老师的成功不是偶尔,而是他懂得巧妙利用资源与语文教学进行整合,发挥资源最大的价值。同时,他又能不落俗套,避免了写“观后感”等常见的活动方式。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针对一个人物或事件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发表各自的见解。例如:暂停某个关键情节猜测故事的走向,评价电影人物,同类型主题电影的比较,就故事情节展开讨论等等。在高质量的整合下,语文教学便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三、语文教学需要拓宽阅读路径

  语文教学很重视阅读,然而阅读仅仅只是指“视读”吗?李竹平老师采用了“听读法”,很特别。通过对书中《你一定会喜欢上播种》《唐朝的韭菜》这两个课堂案例的学习,我对“听读”有了简单的了解。“听读”就是把书面文字用声音的形式表达出来,引导学生去聆听、预测、想象、表达等等。它作为一种课堂学习形式,比传统的“视读”更能打动学生。教师边读边提问,也促使学生在聆听的同时高度集中注意力,边听边思考。在一次次停顿中,学生能够参与到故事情境中,对情节产生了期待,驱使他们主动听下去,既锻炼了思维能力,也锻炼了表达能力。当然,这样的形式对教师本身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例如教师必须要有一定的诵读水平,能够做到声情并茂;课前要精心选择文本,巧妙设计问题,有效进行引导,学生才能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之下,走进文本之中。

  其实无论是以上的哪个教学案例,书中都在告诉我们,不同的篇章适合用不同的方式展开教学。或许是侧重文体意识渗透,亦或许与电影相整合进行教学,又或许是听读。无论是哪种方式,都一定是需要教师吃透文本,认真解读,大胆创新的。就像书中写的那样“即使觉得自己离不开‘一篇篇课文’式的教材,能对一些经典的或是具有典型文化特征的文本进行多向度的解读,或许能一步步接近母语教育的真谛。”

  我想,语文教育最好的状态就是让学生以最自然的状态接受文化的熏陶,沐浴文化的润泽,传承文化的涵养。为此,我还需要继续学习。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