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学习共同体:走向深度学习》读后感1600字

admin2022-10-31 15:03:02.0读后感998

  上次研修共同体开会,刘旭亮老师推荐了陈静静的《学习共同体:走向深度学习》。当时我就下单买了这本书。因为2019年在杭州培训时就培训过关于深度学习的内容。当时,我的同事孙娟老师,这位优秀的老师就跟我说她对“深度学习”很感兴趣。所以我也是带着期盼等来这本关于“深度学习”的书。

  代序中说:学习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学习是不断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学习是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作者沉迷于这样有趣又有意义的研究,只是想唤醒每一个人参与到教育生态的重构当中来,教育本来就应该充满生机、创意和乐趣。让教育回到其本来的样子。

  文中提到为什么课堂中学困生越来越多,为什么有些学生小学、初中都学习很好但到了高中突然成绩下降厌学?为什么学生没有持续的学习兴趣?为什么学生成绩很好却没有创新能力?这些问题,也是我多年来一直的困惑。每每看到高一孩子刚入学不久的不适应甚至到孩子告诉我她学不进去快崩溃了,我都无计可施,找不到原因。我总认为,初高中的过渡需要一个过程,每个人的适应时间长短是不同的。所以,我常常为此焦虑。但是看到这本书中细致的谈到了这些问题的症结,让我顿悟不少。
学习共同体:走向深度学习
  第一篇章提到课堂的困境:虚假学习与浅表学习。这也是我们课堂大量存在的。陈老师给出了具体的课堂困境的归因分析:1、学生真实的学习历程缓慢而复杂;2、高速而压缩化的课堂教学引发普遍性的学习困难。第一,从教学目标的角度看,对知识体系的传授为逻辑起点,较少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直接“喂给”学生。第二,从教学内容的角度看,很多教科书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差距很大,较少考虑学生的立场视角,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教学内容非常庞杂、信息量很大,在教师专业能力不足的情况下难以进行区分、筛选和归纳,所以会用大量的时间进行刷题。第四,从教学进度上看,每节课的教学进度几乎都与学生的学习进度之间有较大落差,教师的教学进度完成了,但是学生并没有跟上学习进展缓慢,积压了很多难以解决的学习任务。第五,从教学设计的角度看,教师往往从如何教学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而较少从促进学生的学习角度进行学习设计,教师教学内容往往是多杂快,很多时间被浪费在已有知识的不断重复上,而真正核心的有难度的有挑战的课题则往往没有时间进行充分的思考和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有大量的不懂不理解的,但是出于对进度的考虑,往往都被掩盖和忽略了。第六,从教学方法上看,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几乎不主动参与,所有过程都是教师支配,学生只负责被动接受。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衰退。思考的惰性,使他们的学习无法深入,真正的学习能力得不到提升。

  目前课堂的所有时间几乎被老师占据了,所以课堂上更多的是老师的独白或者老师与极少数学生的对话。老师大量的讲述内容密集,速度很快,很多学生是很难理解的,更不用说深入思考了,所以多数的讲授都是无效的。在中国的课堂上,多数问题都不是真正想让学生去思考和回答的,而只是为了能够顺利接续下一步的讲授而走的过场。老师如果能够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提出自己真实的问题,那么真实学习就可能自然的发生了,这才是我们的教学真正的起点。

  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把上课的节奏慢下来,把课堂时间结构进一步优化。老师减少独白的讲授,布置的每一个学习任务都要考虑留足学生独立学习的时间,协同学习的时间,公共发表时间和修订反刍的时间,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学习充分的展开。

  我们让课堂的节奏慢下来,让学生可以以自己的步调去与文本对话,与问题相遇,这对培育学生的学习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是保证学生学习的重要一环。

  我时常在想,多媒体的运用使得课堂容量增大,老师总想尽可能多的拓展各种题型。一节课海量的例题练习完全秒杀曾经的一道道黑板抄题的授课模式。但是,现在的教学效果和课堂容量成正比吗?好像并非如此。一节课,师生都淹没在海量信息里,老师讲的语速越来越快,学生听的越来越跟不上脚步越来越不感兴趣。我们在做得不偿失的事情。师生都既累又苦。也许浓缩就是精华才是对精品课堂的最佳诠释,不在量而在质。解放学生,解放自己。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