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巨流河读后感2500字

admin2022-10-15 15:22:42.0读后感565

  《巨流河》是台湾作家齐邦媛女士在晚年写的回忆录,叙述了齐氏两代人穿越硝烟、颠沛流离的苦难史。从1924年的东北到2009年的台湾,从盛开铁石芍药的旧乡到风潮汹涌下的新乡,从长城外的巨流河到台湾最南端的哑口海,他们的经历就如这条两千多公里的河流一样,在一片呜咽中音灭声消,在波涛汹涌下归于平静,留给读者的,只有数不尽的悲伤、道不明的乡愁和在苦难中努力向上的愉悦。毫无疑问,这是一部满载着爱国情怀和个人使命的自传体著作,它带给了我一些意想不到的阅读体验和多方思考,令我怀着十分复杂的思绪写下这篇书评。

  回忆历史却有失偏颇

  本书的前半部分主要描写的是在上世纪国破山河碎的历史背景下,作者及其族人在一片硝烟中流亡了大半个中国,却始终在坚持着弦歌不辍的求学之路。在战火纷飞的山脚下诵读济慈,在日复一日的轰炸声中追寻雪莱,和那个立志报国的少年英雄之间暗生情愫……历史的感伤主义和文学的浪漫主义交织在一起,成为了那个初识文学滋味的南开少女一生中最独特的记忆。我相信作者在回忆这部分经历时是带入了18岁的自己的,从她有点混乱、稍显克制的文字里,我仿佛看见了那个面对家国巨变时有点不知所措、在颠沛流离中极力隐忍、在政治洪流的裹挟下无处安身的天真少女。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即使是国民党高官的子女,也无法躲避历史的血泪和痛楚,从这一点来说,她是不幸的;但是比起那个年代下饱受战乱之苦的普通民众,想起在日寇屠刀下受难的几十万冤魂,她的一生又何其幸运!这前半段的回忆性文字不禁令我疑问丛生:作者这种“既是描写悲伤、却又没有那么悲伤”的写作效果是因何而来,是来自于她隐忍又克制的文风、还是取决于她的教养和性格,又或许是来源于历经沧桑后走向平静的老学者心态?总之,这些疑问让我觉得有点看不透这位作者,有点别扭,也有点失望,别扭的是作者一再强调不涉政治,但是在字里行间却掩饰不住自己的偏见,对于期间好几处历史事件的描写,既不客观,也不全面;失望的是,出于阶级的局限性,作者的所观、所思仅围绕她所处的阶层展开,并没有纵深到对战乱下的普世有一丝的共情和关怀,尤其是对于东北的那一段历史,她是借着父兄的眼去观看体验的,江水呜咽,流过了她的心田,也流过了我的心田,却不想我和她的悲喜竟不相通,她的疼痛很难打动我。
巨流河
  攀登天梯守学者初心

  由于前半段不甚愉快的阅读体验,正欲弃读,又怕自己犯了“未观全貌、轻易置评”的毛病,便调整心态,耐着性子自第六章《风雨台湾》继续阅读,作者作为上个世纪国共内战爆发时第一批迁台的知识分子,时局依旧动荡,前途仍然未明,作者在这座风雨飘摇的岛屿慢慢找到了自己的初心——即如何通过“故国回望”来寻找中华文化之根,坚守文学艺术的阵地。面对政治高压,她反而看清了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理应是思想启蒙;身处家庭琐事,她努力坚守住了那一颗最纯碎的求学之心,读到这里,我仿佛看到了那个在白雪覆盖的树林中,在大大的玻璃窗后面那个不分昼夜伏案写作的学者,在她身旁的春花冬雪中,有一条由书本堆叠起来的学术天梯,在落满了鲜花和天使的阶梯上,她那坚定的眼神和洁净的面容在我的心里变得清晰而高大起来,连同着那延续一百多年的南开精神、充满文人风骨的朱光潜、钱穆等人再次触动了我的心。少年时痛失故土、大半生颠沛流离的作者终于凭个人奋斗找到了自己的心灵属地——那就是文学啊。文学是她给予自己最好的礼物,文学也是能让她坚守初心的力量源泉,这股力量令她不仅改善了台湾当时的教育环境,而且推动整个台湾文学走向世界,促使整个国际社会去关注台湾文学的精神内核。在这里,我也接受了最初那个无助的少女终于成长为一名散发着智慧光环的女性学者,诚如她自己所言:“回应时代暴虐和历史无常的最好方法,就是以文学记述超越政治成败的人与事”。我相信她做到了。

  一缕乡愁终难以言说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也认为“台湾文学”确实处在一个被人忽略的角落,当然在这其中存在着诸多因素。文学是人类情感的沟通和表达,台湾游子的精神诉求通过其文学主题便可透视一二,而“乡愁”从来都是台湾文学中一个绕不开的主题,“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余光中先生这首小小的短诗曾经让无数中国人泪洒两岸,至今读起来都令人动容。”渡不过的巨流河、回不去的家乡“,这种如此悲伤、如此忧愁、又无可奈何的漂泊感从头到尾都笼罩在齐氏两代人的心中,也牵动着两岸无数同胞的心。齐邦媛女士在《巨流河》的写作中表达了上一代知识分子”落叶寻根“的文化情怀,力求找寻两岸同胞在民族精神上的共鸣和契合,遗憾的是,十年间过去了,如今的台湾在意识形态、心理认同等方面与大陆仍然存在隔阂,从巨流河到垭口海,从旧乡到新乡,从黑发到白头,这种终其一生的漂泊和对故土的思念折磨着千千万万个无法归乡的”齐世英“,令这缕乡愁成为了我们两岸人民心中难以言说的痛楚,这其实不仅仅是属于个人的情感记忆,而是一个时代的集体症结,理应得到更多的关注。

  当下,虽然经济全球化的脚步不可阻挡,但是因为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失衡、局部之间因为宗教、文化、信仰上的差异,地区冲突、暴力和战争不时发生。我个人认为,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文化的和谐、文明的包容带来的力量就愈发重要,文化的力量可以让我们回应历史的暴虐和无常,文明的发展也会推动着历史的车轮最终走向平等与和谐。“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人类本就是命运共同体,大陆文学与台湾文学本就同根同源,共同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做出了努力,所以我相信,任何人都阻挡不了中华民族走向统一的脚步,我也相信这缕难以言说的乡愁终究会跨越历史,跨越两千多公里的河流,最终归于永恒的平静。

  最后我想用喜欢的一段话来作为结尾:“人的一生是山河万里,来往过客无数。有人给你山河添色,有人使你日月无光,有人改他江流,有人塑他梁骨,大限到时,不过是立在山巅,江河回望。“齐邦媛先生的一生,既是一段交织着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漂泊之旅,又是一首将个人情怀融入家国命运的历史双重奏,虽然尚未尘埃落定,但令人动容;虽然她在这本书里的记忆清晰度和深刻度存在差异,但是不影响它作为一本可读性强的人物传记流传下去,很庆幸我读到了最后,也跟随着这条奔腾而下的河流一起,去认真倾听属于从那个时代淬炼出来的清明之声。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