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读后感10000字

admin2022-10-08 13:35:03.0读后感749

  最近看了《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这本书。这本书是一个台湾的普通老师写的,是一个“半路出家”学心理学的老师写的。这本书最吸引人的是书中所描述的故事都是真人真事,很有可读性。

  我们先来看一看作者,作者唐全腾是台湾一位教了十几年书的理化老师。在教书十几年后,他进修学习心理学,从而对教学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在书的序言中,作者写道:“教书这么多年,心中累积了无数疑问,这些疑问源于在人际交往互动的时候,总是会不明不白地达成“非预期效果。”意外地接触心理学的知识,心中的许多疑问终于可以得到了初步解答。”

  这本书从学习、关系、决定三个大的方面阐述了23个心理学概念,每一篇都从校园里的实例入手,分析其中所包含的心理学原理,并从教师的角度给出了自己的认识和处理方法。

  比如,学习中的“从众”这一概念,作者以国中的一个叫子乔的女孩在分A、B班的事情来阐述。子乔因为理化成绩的不好而被分到了B班。整个班级里就她这么一个女孩认真听讲,其他同学都不爱学习,上课时自得其乐,做自己的事情。可是,慢慢地子乔发现班级里所有的同学都不爱理她了,视她为异类。后来,她才知道原因。因为如果大家都不读书,那么不读书就是一个常态,没有什么对不对的问题;可是有一个人这么不合作地想读书,她的“好”就仿佛是在强调别人的“坏”一般刺眼。她开始犹豫,连她的优势学科英语课上她也开始躲避老师的目光。老师发现她的情况后,找她谈心鼓励她,她终于又振作起精神来。可是,好景不长,到了高三下学期,班级的同学更加排斥她了,最终她还是选择了和其他同学一样,于是她开始有朋友了。尽管,对于老师她心里很内疚,可是她没办法摆脱,她在心里说,等到毕业了一定要给老师写一封忏悔信……可是,当她放弃坚持后,还有未来吗?

  接下来给出了心理学定义,在心理学的定义里,当个体表现某种行为时,其理由并非自己想做,而只是因为团体里的其他成员都这么做,这样的现象就叫做“从众”。

  看到这时,我在想,如果遇到类似的问题,比如,一个开始时爱学习的学生为什么后来变得不爱学习了?我就应该思考,这种情况,是她自己的原因还是受环境的影响?如果一个学生有不良嗜好,我们就要了解了解,是他自己想这么做,还是受“从众”心理的驱使?

  作者举例后还讲述了故事的背后,分析得透彻,深刻。

  “从众”是一个心理现象,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在上述例子里(分班和校园暴力),看到的好像都是不好的部分,然而若是我们注意到这个现象,又何尝不能把它引导到好的一面呢?老实说,我们现在的教育似乎都倾向精英教育,眼中只有前三名,学力测验也只能看到分数在90分以上的同学(有希望考上第一志愿的同学。个人以为,精英教育应该是个别家长需要关注的教育方式,但是国家教育应该以全体学生的最大利益来考量。

  教育要从多数人着手,然后让这多数人自然发挥他的影响力,让少数人不自觉地想要跟随。还是一句话:“站在学生的立场来带领学生。”从“从众”现象我们知道,看事情的时候,不应该只看到表面,而应该去思考背后的原因。

  回味书中的案例,觉得“子乔”这个学生十分可惜。她文科成绩名列前茅,却因为理化成绩不好影响总成绩而分到B班。曾经努力过,挣扎过,但最终放弃了。假如她在A班会是怎样呢?假如没有分班呢?在那么多学校里,如果这样的分班还存在,又有多少个“子乔”就这样被埋没了呢?

  历史上,钱伟长、罗家伦、闻一多、钱钟书、季羡林、吴晗这些大师当年也严重偏科,但是最终被破格录取,考入了清华北大。考大学时数学零分却最终当了清华校长;数学考了4分竟然报考数学系,最终也成了一代大师;数理化加在一起才考了25分,最后享誉中外的大科学家……这些大师分别是罗家伦、季羡林和钱伟长。

  众所周知,语文成绩的提高和广泛阅读有着很大的联系,而自觉地把玩的时间用来读书的学生,全班也找不出三个。认识到了学生普遍具有“从众”心理后,我先紧紧抓住班里的10个平时比较喜欢读书的同学,鼓励他们利用双休日时间结伴去新华书店读书,并和他们一起交流书中的故事,读后的体会等,有时还给他们出一些课外知识竞赛题,提高他们读书的积极性。在这10个同学的带领下,全班同学兴起了一股读书热,连平时比较顽皮的吴越、王宪功都能去新华书店了,《三国演义》、《水浒传》、《窗边的小豆豆》、《狼王梦》等许多书籍都是大家喜欢的读物。最近张晓、邱晓璐、郭千禧、王延鑫、杨帆等许多同学,又兴起了投稿热,我要抓住这个时机,抓住同学们的“从众”心理,努力提高同学们的写作积极性。

  书中还提到了的“单纯曝光效应”,在我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的时候有着很大的指导作用。我们班有个学生在订正的试卷上写了三个字“我恨你”。这个学生是五年级转来的学生,平常写作业很慢很慢,总是要有人看着,或者在旁边一直鼓励他,他才能将作业完成,而到了六年级他就干脆不写作业了。看到他试卷上的三个字,我找他谈心了,他最终告诉我:他恨他的爸爸,因为他总是催我作业快点写,所以我就在作业上写了这三个字。这样的回答,让我陷入了深思。如果是老师也这样催他写作业,也许他恨的就是老师,也许时间久了,他恨的就是这门学科,时间再久一点,或许他恨的就是到学校读书……这就变成了教育中所说的“厌学”了。看了“单纯曝光效应”,我开始反思,对于这样的特殊学生,动作很慢,能不能让他每天只要完成别人的一半呢,让他每天对这门学科知识有些接触,持续的接触一定会让他对这门知识有兴趣的。

  而现在,又有多少学校能够多方面地培养学生,不光专注于分数呢?

  值得欣慰的是,我们学校开展个性化教学,培养特长生,使得一些在某个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其他科目薄弱的学生也能够考上自己理想的学校。真心希望更多的学校能够因材施教,不拘一格选人才。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
  接下来,我又看了书中的其他心理学原理和案例,再联想前面的“从众”案例,我想班级里可能产生了“破窗效应。”在这个班里,开始时,学生学习状态还可以,但是在经历过一次次阶段考试后,学生的学习动机一次次地低落,久而久之,产生了“习得无助。”

  大家可以简单地看一下,这是“破窗效应”和“习得性无助”的定义。就像开篇讲到的“从众”现象一样,这两个心理学概念都有真实案例和透彻的分析。

  书中有这么一段话,值得思考:“不管教育是怎么一回事,最后还不是靠“人”来把它实现?教育问题其实就是人的问题,要解决教育的问题,当然要从“人”的角度切入,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读着这本书,对照自己的教学实际,我隐约感觉到书中讲得很多事例就在我身边,我的好多做法、好多尴尬就如同书中说得一样,可我又却无从改变我的现状,我读着这本书,一会儿忽然开朗,一会儿又一头雾水,总感觉好累,这是一种痛苦地阅读,这种痛苦又让我不忍放弃,牵着我一路读下去;这种阅读又是一种快乐的阅读,这种快乐更让我不愿放弃,伴我一路前进。

  “习得无助”是我从这本书中读到的“新”名词,我常常会埋怨现在的孩子上课不认真,学习成绩不理想,原来现在很多孩子出现厌学心理,害怕去学校,害怕见老师,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习得无助”,而且不仅仅是学习方面。对于孩子来说,由于身心的不成熟,自我控制和约束的能力相对较弱,如果总是经历失败,那么对事情的兴趣就会大大下降,尤其是象学习这种需要付出长期努力的活动。而对学习一旦失去了信心,学习就很难进行下去,当然也不可能有好的结果。所以,对于孩子,一定要更多的去给予鼓励,让他们自己品尝更多的成功,体验更多的成功后带来的喜悦。这样孩子才会把繁重的学习任务,变成内在的动机,只有有了内在的动机和兴趣,学习才会变得轻松。同时体验了更多的成功之后,孩子才会更有信心,也才会更愿意去尝试困难,面对挑战,战胜自我,才会出现良性的循环和不断的进步。

  不仅仅是学生会产生“习得无助”现象,其实老师也会“习得无助”,有时面对学生一而再,再而三的错误,有时面对乱哄哄的课堂纪律……我也会产生消极的心理:这个学生实在是无可救药了,随他去吧;这个班级我已经费尽心思了,可就是不见效果,算了,我已经尽力,我实在是没办法了……但我是老师,作为老师我要有坚定的信念,了解了这种心理现象后,我要主动地克服,面对暂时的困难要积极地应对,树立信心。作为教师,绝对不能走进自己的精神误区,要相信有些感觉都是暂时的,只要努力了,结果总是会很明朗的,一定会与孩子们一起度过最无奈最煎熬的日子。

  “习得无助”这个词不仅适用于我们如今的学生,也适用于我们如今的教师,我说的当然不是全体学生和教师,但也为数不少。

  我在进行日常教学检查时,常常会看到有些班级有成批的学生从早上第一节课就开始趴桌子睡觉,其实他们未见得真的睡觉,只是觉得早上刚来上学,给上课老师点面子,别影响老师讲课而已。等到下午,那可不是这样的情景了,要是再遇到个不厉害的或是讲课水平一般的老师,那教室也就成了自由市场了。虽然这些学生为数不是很多,但他们就是习得无助的学生。你说这些学生从他人生上学的第一天起就这样吗?我不信,其实这是把乌龟和兔子放在一起赛跑的结果吧?乌龟要想赢,只能等兔子偷懒,那概率是多么多么的小啊?我乌龟反正永远也跑不过你兔子,我还跑什么啊!在我看来,我们教育给学生的公平应该在人格上,而不是在知识上,但我们的家长是不干的,于是我们的教育不是从民族的长远利益着想了,而是从家长的利益着想了。结果教育生产出来的产品,其实是废品多于成品的。所以孩子的习得无助不在孩子,我只是可惜他们不学习还浪费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时光。当然学生的习得无助的原因不只这些,但无论哪种原因,都是与学生无关的,而是与我们的教育体制和教师有关的。要想改变学生的习得无助,作为教师无权改变现有的教育体制,但我们有能力在体制内改变自己,让我们的学生少些习得无助。

  如今习得无助的教师越来越多,他们一方面是因为怎么认真教也教不好学生,一方面是对学校或是教育的失望。这些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教师跟学生还是不一样的,学生是未成年人,他们的思想不够成熟,对人生没有一个深刻的认识,所以自控能力是较差的,让学生们靠自己的主观努力去改变自己的习得无助是不可能的,必须借助外力,尤其是教师的力量,没有一个学生愿意习得无助的。教师则不然,教师本身的素质就应该高于普通的知识分子,因为他承担的是教书育人的工作,所以克服自身和学生的习得无助必须靠教师的主观努力。教师们应该知道,现在学生学习差不等于将来学生就没有成就。现在学生成绩差也并不等于教师知识传授有问题。如果我们能这样看问题,我们就不能把习得无助仅局限在教育体制和学校管理上了。我们就会换一个角度来思考问题了,当我们把埋怨学生不努力、体制有问题、领导不懂教育的时间,用来思考如果去试着去改变这一现状,不能改变别人,就改变一下自己,那我们在教学上就会渐渐感到不那么习得无助了。让我们试着让那些习得无助的学生养成一两样好的学习习惯,懂得一两样做人的道理,与他们有一些朋友式的交流,你就会发现他们在上你的课时不再睡觉,不再说话,而是能学一点简单的知识,做一道半道简单的习题。他的眼光里有了对你的敬意,你不觉得你的教学工作也不那么习得无助了吗?如果能这样,相信你的教学成绩也会提高的,别忘了,我们教育的天职在于教学生做人,做人教好了,教学成绩不提高那就是咄咄怪事了。试着改变一下自己的心态,你会发现你不累了,因为心不累了。请记住下面的话: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难会遇到那种让我们真的无法脱离的困境,真正绑住我们的,往往是我们心底那种懦弱、不愿努力的心态。如果是学生,还可以说他们还小,值得我们多加关心;但如果已经是成人了,还好意思坐在地上耍赖,要别人来帮他吗?醒醒吧!难道真的要让自己一直待在的深渊?”

  读师范的时候学过《心理学》,可现在我却一个心理学名词都说不上来,也不知道是没有学过相关的名词,还是自己学过了早就忘了,也有可能当时学得的是纯理论的东西所以印象不深。不过,作为一个教师,真的很有必要学一些有关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或许纯理论的东西,学起来会有些累,像《教师不得不知的心理学》就是一本不错的好书,值得每个教师好好品尝。像书中提到的“破窗户理论”等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了解了这些心理学理论,对我的教育教学有很大的帮助,使我不再“盲目操作”,可以依“理”办事,有章可循。

  这一次,我读完了这本书,梳理了本书的“心理学”知识部分,最大的感受如题:作为教师,在感叹之余,也许我们需要更加理性。

  举个例子,书中讲到一个故事:班上一个男孩在本班教室门口被外班几个学生殴打,重伤,当时正是打扫卫生的时间,所以本班教室里应该有不少学生看到。可是,整整十几分钟的殴打现场,没有一个学生出面制止、告诉老师,甚至在事发之后,全班学生都表示自己完全不知情。

  这样的漠然,自然会让老师生气、失望、抑郁不已。

  可是,当作者唐全腾用旁观者效应去分析这件事产生的原因之后,读者会豁然开朗,生气、失望、抑郁的负面情绪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对人性更理性、更深刻的理解和同情。理性,会促使老师们深入地思考问题,变得更加平静,不那么容易绝望,也能让老师们少犯错误。尤其是,理性会促使老师们尽量少地假装自己已经站到了道德制高点上、动不动就说“某个学生堕落了、没救了”这样伤害自己和学生的话。

  每个人,都是复杂的个体;由每一个个体组成的群体,更是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群体关系。教育教学工作,面对着一群少年儿童,这个群体会发生很多故事,有时候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有些却不是,我们该怎样去正确引导这个群体呢?我推荐你也读一读这本书,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同时举一反三,让自己更加理性,不断成熟,不轻易下判断,找出合理的解决办法。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是一本很适合教师阅读的书,也是一本实用书。作者唐全腾书选择了校园中最常见的事情中重点研究了23种教育心理现象,用心理学来看学校教育,从教师的角度给出了自己的认识和处理方法。读着这本书,对照自己的教学实际,我隐约感觉到书中讲得很多事例就在我身边,都让我开始对我们的教育方式进行反思。这本书通过深入浅出的介绍,睿智的思考,深刻的分析,拨开云雾,识别现象背后的本质,让我们多一份理智和思考,非常值得一读。

  阅读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痛苦也好,快乐也好,轻松也好,艰难也罢,我们都要阅读,起码做一些必要的阅读。阅读,让我们有更多的自信去面对工作,面对生活。

  诚如这本书所言:“教育问题其实就是人的问题,要解决教育的问题,当然要从人的角度切入,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古人云:上兵伐谋,攻心为上。所以,作为教师,必须要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知己知彼,才能胜任教师这份工作。

  第一,心理知识,不可不学。在没有读这本书之前,我不知道原来心理学对解决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这么有帮助。读完这本书我觉得豁然开朗。我举两个很受启发的例子。一多的学生一起进步。我们学校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正好符合该心理学。二破窗效应,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人去修补,隔不久,其他窗户也会莫名其妙被打破。由此我想,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尤其要用心观察,勿以恶小而使学生为之,任何细小变化都有可能是一扇打碎的窗户。从而引发不可估量的后果。所以班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对于这本书对于心理学,我只有四个字的感受,相见恨晚。

  第二,充实自己,广阅书籍。读百家经典,才能做幸福教师,《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这本书的作者唐全腾先生是台湾的一位化学老师,他在进修了心理学以及读了大量的心理学书籍之后,才写了这本书。由此可见,教师不仅要多读本专业的书,还要博采众长。北大中文系温儒敏教授曾说:“我们语文老师自己要做读书的种子,老师都不读书,又怎么能把学生培养成爱读书的人呢?”的确,老师读不读书,从他的眼睛里就可以看得出来。只有那些从骨子里风趣幽默又有才华的老师,才是学生尊重欢迎的老师。我们常调侃说,生活不仅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那么何为诗和远方?就是让自己变得更辽阔。而读书就是让自己变得辽阔的一个过程。在书中我们可以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第三,保持初心,不忘始终。教师不仅仅传道受业解惑,也要和人打交道;不仅仅工作在象牙塔里,也生活在这个纷杂多变的社会。也有比名次,评职称的竞争,也有不被家长学生和同事理解时的委屈,更有工作和家庭不能平衡的无奈。这时,或许,我们应该学一点老子,大道至简,真正有心机的能驾驭一切的老师,都应是保持单纯之心的老师。或许,我们应该学一点鲁迅,他曾说常存单纯之心,深味复杂人性。面对功名利禄,应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以志成为道,以至仁为德。或许,我们应该学点宋钘,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不忘自己做教育的初心,以匠人精神一辈子只打磨教育这一件事。只有把自己的学生教好了,那些你曾念念不忘的,才将必有回响。

  第四,教师如何有效管理班级。有经验的老师知道,能不能把一个班级带好,关键是班上有没有和老师配合的学生。教师在管理班级的时候,关注哪些群体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心理学的破窗效应可以给我们启发。美国学者研究指出,在一栋建筑物里,若是有一扇窗子的玻璃被打破,但没有人去做任何的处置,很快就会再破第二块、第三块。当达到一定数量之后,整个破坏的速度更会呈倍速上升。将该原理用到班级管理上,如果学生不良行为多到一定数量,全班就会快速沦陷;而好的行为增加到一定数量,全班也会快速步入正轨。

  有经验的老师知道,能不能把一个班级带好,关键是班上有没有和老师配合的学生。教师怎么才能和学生保持良好的关系呢?根据单纯曝光效应,即只要一个人、事、物不断在自己的眼前出现,自己就有机会喜欢上这个人或事、物。教师要想得到学生的喜欢,要经常接触学生,但是,单纯曝光效应也是有三点需要注意的:一开始就让人感到厌恶的事物,无法产生曝光效应;如果两个人彼此之间已经有一些冲突,或者是性格上本来就不合,越见面反而越扩大彼此的冲突;过多的曝光会引起厌烦。

  第五,除了体罚还有什么办法。作者鼓励学生受到自然的惩罚,即学生做了错误行为后,应该让其真正感受到这个行为的后果。自从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禁止体罚后,很多一线的教师们感到手足无措。在他们的观念中,体罚是唯一可用的工具。那么,除了体罚之外,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学生听自己的话呢?这时,教师们想到了奖赏,该书中谈到赖老师使用奖赏来激起学生的学生动机,一开始只是请学生吃一根棒棒糖就效果很好了,接下去是喝饮料,然后是冰沙,最后是礼券。最终的结果是非电影票达不到效果,这就是所谓的“过度辩证效应”,意思是内在动机的强度有可能因为外在动机的加入而遭到破坏。学习本来可能是学生喜欢做的事情,因为我们不必要的奖赏,让学生误以为学习是为了得到奖赏。而一旦奖赏消失,就没有学习的动机了。

  那么,除了奖赏,还有什么让学生听教师话的方法呢?惩罚。但是,如何可以让惩罚更有效呢?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如果个体在表现某些行为后得到某种强化,这种强化是个体想要的,那么个体在日后就会更愿意在类似的情境中表现出同样行为。相反,如果这种强化是个体不想要的,那么个体出现同样行为的几率就会下降。该书谈到了学校中的一些“习惯性违规”,作者认为“习惯性违规”的同学可能是通过违规的方式来获得关注。对这些学生来说,被老师骂可能是一种享受,违规和享受、获得关注联系在一起,就会不断违规以求注意。

  此外,作者鼓励当事人受到自然的惩罚,即当事人有了错误行为后,应该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这个行为的后果,比如本来校规说打架要记小过一次,那么打架后就一定要记小过一次,而不只是教育一下了事。作者还提到了使惩罚有效的一些小窍门,如态度、语气、时间、人数、道理的掌握。

  第六,教师如何面对教改。作者认为,教改走到现在的地步,教师也是有责任的——在政策出错后默默不作声,有时沉默也是犯错。

  在书中提到,蔡国良老师因为一开始就不满分班制度,到最后受到大家排挤,被定性为“不满分班的教师”。虽然他早已经失望而不再讲话,但是大家还是把他当成目标,好像他在搞什么地下组织来反对学校的政策,这就是所谓的“印象的初始效应”起了作用,即一开始大家的印象占了决定性的作用,反正再怎么声明,也不会改变别人对自己的印象。书中林冠鸣老师也对分班大为不满,但觉得无力改变这样的现状,加上看到蔡老师的不公正待遇,只能听之任之。由此,作者提到了心理学中著名的“破坏性服从实验”。

  作者认为,教改走到现在的地步,教师也是有责任的,在政策出错后默默不作声,有时沉默也是犯错。作者从心理学知识出发,指出教师在教改中犯下的错误,呼吁教师自己去思考对与错,而不是单纯服从上级的指示。教师不仅是教改的执行者,也需要对教改进行反馈和建议,甚至身体力行,进行教育创新。

  作者通过结合学校中发生的事件来论述心理学知识,更加深了读者对这些心理学知识的了解,有助于将这些心理学原理应用到自身的日常生活情境中去,也有助于培养读者对生活周遭情境的洞察,特别是让教育者放下本身对教育的固执的偏见,从另外的角度来看教育。本书虽然是台湾教师基于台湾教育现状写的一本书,但书中的一些现象具有普遍意义,如“能力分班”。大陆地区很多地方也存在这样的现象,通过台湾教师对台湾教育制度的反思,也为大陆地区的教育制度敲响了警钟。

  一直以来,学校都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场所,父母关心孩子在校的情形,教育管理部门的官员想要了解学校办学的情况,但是这些人都没有身处在学校的教师更为了解校园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而连发生了什么事都不知道,就更不用说如何解决问题了。父母可以通过这本书,了解孩子在学校到底遇到了什么事情,而不仅仅是责骂;教育主管部门的官员,教育的专家学者们可以通过这本书了解校园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从而制定出更有效的教育政策。

  唐全腾老师讲到:“教育问题其实就是人的问题。”要解决人的问题,就要从他的心理入手,不但能将问题解决,而且事半功倍,解决了本质,解决得彻底,最大限度地杜绝了副影响。书中许多观点,都让我开始对我的教育方式进行反思。确实,不管教育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最后还都要靠“人”来实现。所以教育问题就是人的问题,要解决教育问题,就要解决人的问题。唐老师给了我们一个视角,有操作方法的例子,也有失败的教训。让我们在教育中多一分理智和思考,少一份盲目和冲动。

  读完这本书,我很佩服作者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他能够理论结合实际,当面对课堂情境时,运用这些概念来判断及应对学生的情况。恐怕任何一位教师,没有多年的经验积累,是很难把这些理论知识和教学的实际经验结合起来,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正如作者所说,“教书一段时间后再回去读书,带给我很深的体会,因为我终于能了解以前读的书在说些什么,或许这是因为“教育”这门学问必须在真正面对学生之后才有所感受吧。”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