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名作细读读后感1500字

admin2022-07-20 14:33:21.0读后感580

  孙绍振先生在《名作细读》中强调:“分析的对象就是矛盾。”

  他认为,矛盾是内在的,因而关键不在于分析矛盾而在于揭示矛盾。尤其是经典作品,往往是天衣无缝的,特别是学生容易忽略掉的、以为是不言而喻的,甚至是平淡无奇的地方,揪住不放,更能发现精彩。特别要注意文章不写什么,弱化什么,省略什么,割舍什么。

  从矛盾分析的方法来说,孙先生认为一是可以把作品放在一系列作品的比较中来观察差异,与相似的、同类的、异类的作品的差异中揭示矛盾。如果没有现成的作品可比,单篇分析就要用还原法来找出作品与对象之间的矛盾。

  书中介绍还原的对象有两种,一种是语义还原,就是把原生的语义,即字典上的语义想象出来。另一种是还原作品所表现的对象,将其原生态,未经作者心灵同化的状态、逻辑,想象出来,让它和文本中的形象形成对比。简而言之,就是在细读中还原。

  以孙先生分析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为例。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
名作细读
  文章一开头就说,夜深了,人静了,想起日日经过的荷塘,“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这句话看似平淡,很容易被忽略,但是孙先生认为这句话很重要,因为有矛盾可分析。平时的荷塘,是一个样子,并不值得写,而今天“另有一番样子”才值得写。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

  这里说到好像来到“另一个世界里”,朱自清也“好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可能很多人读到这里,又滑过去了。但是孙先生认为这里的矛盾就更明显了,而且是双重的。本来清华园就是一个世界,哪来的“另一个世界”?这个矛盾不能放过,另外一个矛盾更不能放过。那就是“平常的自己”和“超出了平常的自己”。

  “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因为觉得“自由”,便感到一种“独处的妙处”,妙在何处呢?妙在“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

  因此,孙先生发现矛盾的深层是“自由”。正是因为他特别关注了文章中容易忽略的地方,并将这些地方还原到它的原初状态,进而揭示出了矛盾。接下来开始分析矛盾。他发现朱自清的这种“自由”,并不全是之前大众所解读的政治自由,而是从伦理的、责任的重压下获得解脱的一种自由。他的解读也给我带来了新的启示。

  我试着在细读中用还原法分析教材中的例子。部编教材六年级下册《匆匆》同样是朱自清写的一篇散文。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文章一开头就说,日子一去不复返“是被人偷了”还是“自己逃走了”这句话看似平淡,其实很重要,因为有矛盾可分析。日子怎么可能“被人偷了”?更不可能自己长脚“逃走了”。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这里说到“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可能很多人读到这里,又滑过去了。但是这里的矛盾就更明显了。用语义还原来解释“空虚”的意思,是指里面没有什么实在的东西,不充实,一般用来形容精神空虚。可见,这里讲的“空虚”不应该是手,而是心。

  通过细读还原,我发现矛盾的深层是“空虚”。朱自清的这种“空虚”,并不仅仅是感慨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叹息,也是将那短时间的心灵自由,加以曲折地展示。他当时的心境和创作《荷塘月色》时应该有相似之处,用朱自清自己的话说,就是“随顺我生活里每段落的情意的猝发的要求,求每段落的满足。”

  《名作细读》一书真是需要细读才能读懂。我从中得到一种启示:文章的好处不但在于强调了什么,而且在于省略了什么。在细读中特别注意平淡的、并不见得精彩的字句并将其还原,才是矛盾分析的关键。

1 2